6 均匀设计
(2) 选择合适的均匀设计表,建立试验的具体 因素水平组合; (3) 执行试验并取得每次试验的指标值;
(4) 用试验的指标值和取得该指标值的 各因素水平值,建立试验指标与各因素 水平关系的回归模型;
(5) 利用回归模型寻找最佳的各因素水 平组合,并进行该组合的验证试验; (6) 从步骤2开始重复进行各因素水平 范围缩小试验,进一步寻找最优试验条 件组合。
均匀设计表任两列组成的试验方案一般并不 等价。
如用U6(64)的1,3 和1,4列分别画图,得到下面 的图(a)和图(b)。可以看到(a)的点散布比较均匀, 而(b)的点散布并不均匀。 均匀设计表的这一性质和正交表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每个均匀设计表必须有一个附加的使用表, 根据U6(64)的使用表,2因素的试验应排1,3 列。
1.2 均匀设计的特点
1)均匀设计具有试验设计方法的共性及本质
内容,从少量试验结果中获取带规律性的结 果,也可进行回归分析。
2)试验点具有充分均衡分散的特点 正交设计是根据正交性来挑选代表点的, 为了估计各因素的主效应和部分交互效应, 试验点的数目较多。
如用正交表安排每因素为q个水平数的多因素 试验,试验的次数为rq2,r为自然数。
15
2.3 混合型水平的均匀设计
• 试验中各因素的水平数不同,
• 比如,其水平数分别为q1,…,qk。这时 应使用混合型的均匀设计表。
“方开泰,均匀设计与均匀设计表,科学出版(1994).”
16
混合水平表的代号,含义为:
均匀设计
定量因素 的最大数
Un(q ×
1
… × q )
k
试验次数
各定量因素 之水平数
U11(116)的使用表
6
S 列 号 D
2
2 4 6 8 10 1 3 5 7 9 11
3
3 6 9 1 4 7 10 2 5 8 11
4
5 10 4 9 3 8 2 7 1 6 11
5
7 3 10 6 2 9 5 1 8 4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11
2
3 4 5 6
1
1 1 1 1
用方程的离回归标准误判断模型的好坏,另外, 还要根据专业知识判断。
以上是对均匀设计原理和应用方法等 的简单介绍,只要按着这样的一条线索记 忆就可以了:表的含义→安排试验→回归 建模→参数寻优→继续试验→最优条件。 利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回归模型建立 及其参数寻优还需要专门的计算机软件支 持,有关的内容不作介绍了。
下表是一个混合水平均匀设计表:
17
它的试验数 n为 12。
可以安排水 平数为6、 4、3的因 素各一个。
U12(624)
它的试验数 n为 12。 可以安排一 个6水平因素 和二个4水平 因素的设计。
18
3 均匀设计的基本步骤
均匀设计一般分以下6个步骤:
(1) 确定试验指标、因素、水平数和水平范围;
U6(64)
试验号 1 2 3 4 5 6
列号 1 1 2 3 4 5 6 2 2 4 6 1 3 5 3 3 6 2 5 1 4 4 6 5 4 3 2 1
每个均匀设计表都附有一个使用表,指 示我们如何从设计表中选用适当的列。 下表是U6(64)的使用表。它告诉我们, 若有两个因素,应选用1,3两列来安 排试验。
2 均匀设计表
2.1 均匀设计表和使用表各部分的含义 2.2 等水平均匀设计表 2.3 混合水平均匀设计表
2.1 均匀设计表及各部分含义
均匀设计是通过均匀设计表来进行设计的。其表的含义:
均匀设计
因素的最大数(列数)
Un
试验次数
s) (q
水平数
7
如U6(64)表示要做6次试验,每个因素有6个 水平,该表有4列。
4.2 模型好坏的判断标准问题
F检验给出的显著性与否是判断回归模型是否有 效的重要依据,如在复相关系数或相关系数上,R2 数 值越大越好, 但模型的好坏,在数理统计中还有误差自由度 和离回归标准误进行判断。 模型一般应保持误差自由度≥5,前面有 “试 验次数选为因素数的3倍左右为宜” 观点就在于此。
5
4 3 2 2 5 4 3 3 5 4 4 5 5 6
0.16942
2.2 等水平均匀设计表
均匀设计有其独特的试验布点方式:
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做一次且仅做一次试验 任两个因素的试验点在平面的格子点上,每 行每列有且仅有一个试验点
以上两个性质反映了均匀设计试验安排的“均 衡性”,即对各因素的每个水平一视同仁。
s
U9*(94)的使用表
列 号 D
2
3
1
2
2
3 4
0.1574
0.1980
• 有时出现加“*”与不加 “*”的同类型均匀设计表, 通常优先使用加“*”的均 匀设计表。
均匀设计表U11(116)和它的使用表
均匀设计表 U11(116)
1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第六章 均匀设计
Uniform Design
1 均匀设计的概念与特点 2 均匀设计表 3 均匀设计的基本步骤
4 均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 均匀设计的概念和特点
1.1 均匀设计的概念
均匀设计是由中国数学家方开泰教授和王元教授 在1978年共同提出,是数论方法中的“维蒙特卡罗 方法”的一个应用,已得到国际上广泛承认。 只考虑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均匀分布的一种试验 设计方法。 它适用于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设计,是部分实 施的试验设计。 试验次数等于因素的水平数,比正交设计更能减少 试验次数。
3)只考虑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充分 “均匀分布”,而不考虑“均衡可比” 或“正交性”。
其试验点的均匀性比正交设计的均匀 性更好,更具有代表性。 由于该法不再考虑 “均衡可比”而设 置处理,因而大大减少了试验次数。 这是它与正交试验设计法的最大不同
4)每个因素的各个水平仅做一次试验。
当水平数增加时,试验数随水平数增加而 增加。若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数则随水平数的 平方数而增加。 如5因素31水平的试验,用正交设计需做 961次,采用均匀设计只需做31次试验。 均匀设计也可采用线性回归或多项式回归 分析。根据因素偏回归平方和的大小确定该因 素对回归的重要性。
• 思考题:
• 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各有什么特点?正 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 有一组实验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可 配置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和一元指数回 归方程,如何判断哪个方程更拟合实验 数据?
4 需要注意的问题
• • • • • 试验次数问题 设计表的选择 回归模型建立 回归模型优化 试验参数优化
4.1 试验次数问题
均匀设计的最大特点是试验次数等于 因素的最大水平数 试验次数与被考察的因素的个数有关, 建议试验次数选为因素数的3倍左右为 宜, 这样选择的均匀设计表的均匀性好, 也有利于以后的建模和优化。
最后1列D 表示刻划均匀度的偏差 (discrepancy),偏差值越小,表示均 匀度越好。
U6(64)的使用表
因素数 2 3 4 1 1 1 列 3 2 2 号 3 3 D 0.1875 0.2656 0.2990
4
均匀设计表U9*(94)和它的使用表
均匀设计表U9*(94)
1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2 3 4 9 2 5 8 1 4 7 3 7 6 1 8 5 2 9 6 3 4 9 8 7 6 5 4 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