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氯乙烯的热性能改性

聚氯乙烯的热性能改性


配方举例
注射硬质透明质品(质量份)
PVC(特性粘度0.74)
100
MBS抗冲击改性剂
5
丙烯酸酯加工助剂
1.5
(K120N)
锡稳定剂
2
硬脂酸钙
0.9
石蜡(熔点165℃) 1.3
TiO2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部分氧化聚乙烯蜡 1.5 (AC629A)
吹塑模塑瓶(质量份)
PVC(特性粘度0.66) 100
MBS抗冲击改性剂
③作用原理
④ 通过捕获分解出的HCl而抑制氧化氢对进 一步分解反应所起的催化作用。生成的氯化铅 对脱氯化氢无促进作用。
①优点:长期热隐定性好;电气绝缘性 好;耐候性好;可作为发泡剂的活性 剂;价格低廉。
• 缺点:制品透明性差;毒性大;分散 性差;易受硫化氢污染;用量大。
配方举例
硬质不透明瓦楞版(质量份)
Cl
Cl
Cl
聚氯乙烯的良好综合性能
1.较大的刚性和极性--不溶于石油,矿物油等非 极性溶剂。
2.耐一般酸、碱的侵蚀--可作为化工防腐材料。 3.电气性能优良--广泛用于绝缘材料。 4.软聚氯乙烯的性质柔软,耐折曲。 5.透光性能好--大量用于生活用品,农业制品。 6.加工成型容易--方便挤出、吹塑、压延、注塑
铅、钙,锌、镁、锶等金属盐。它们可以用 (RCOO)nM的通式来表示。 • 作用原理
通过捕获氯化氢或羧酸基与PVC中的活泼氯原 子发生置换反应而起到提高配合物热稳定性的 目的。
一般来说,其反应速度随着金属的不同而异, 其顺序大体如下:
Zn>Cd>Pb>Ca>Ba
• 耐热性:镉、锌皂初期耐热性好;钡、钙、 镁、锶皂长期耐热性好,铅皂的耐热性为中 等;
0.3
③有机锡稳定剂
• 有机锡的通式:RmSnY4-m(R为烷基,Y是通过氧 原子或硫原子与Sn连接的有机基团。)
作用原理
置换PVC高分子链中存在的活泼氯原子(烯丙基 氯),引入稳定的酯基,消除合成材料中热降解的 引发源,使聚合物稳定。
聚合物分子中的活泼氯原子与锡原子首先形成 配位键,形成以锡原子为配位中心的八面体分子 配合物。在配合物中有机锡的Y基团与不稳定的氯 原子进行置换,即在PVC分子链上引入了酯基,从 而抑制其降解反应。
PVC的降解过程可简述为: 热的作用使PVC树脂中不正常结构首先活化产生 双键。双键的存在激发邻位C原子上的Cl,使之放 出HCl。在氧和光的存在下,放出的HCl对进一步 脱氯化氢具有催化促进作用,使反应自发进行下 去形成共轭双键链段。
同时受热下聚稀结构在氧的存在也引起了氧化作 用形成羰基,加深了树脂变色,并促进了链的断 裂和HCl的逸出。如有紫外光存在,会使双键获得 能量更易氧化。
配方举例
• 硬质注射制品(质量份)
PVC
100
三盐基硫酸铅
2
硬脂酸铅
1~1.2
硬脂酸镉
0.4~0.6
农用薄膜(质量份)
PVC
100
DOP
37
DOS
10
环氧脂
3
硬脂酸钡
1.5
硬脂酸镉
1.2
硬脂酸钡 月桂酸有机锡 着色剂
0.3~0.4 0.5~1 适量
硬脂酸锌
0.2
螯合剂
1
双酚A
0.2
六磷胺
5
三嗪-5光稳定剂
等各种管材、棒材、薄膜。
聚氯乙烯的缺点
1.热稳定性欠佳。在100℃就开始分解放出HCl,高于 150℃分解更加迅速。
①加工性能恶化
PVC的分解温度远低于熔融温度。加工过程会产生 一定量的分解。
②制品性能下降
分解放出的HCl使分大子带有不饱和双键,易引起 变色。分解后力学性能下降,同时易交联。
③塑料组分复杂
PVC 三盐基硫酸铅
100
亚磷酸三苯酯
0.7
3
石蜡
0.5
二盐基亚磷酸铅
4
着色剂
适量
硬脂酸铅
0.5
高级装饰用软板(质量份)
PVC
100 硅酸铅/硅胶共沉淀物 3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35
有机锡稳定剂
1
己二酸二辛酯DOA
10
硬脂酸钡/镉
0.5
环氧增塑剂
7
着色剂
适量
②金属皂类 • 主要是硬脂酸,月桂酸,棕榈酸等的钡、镉、
②使用适当的单体(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乙二醇二烯基醚和双马来酸化合物) 与氯乙烯共聚可形成交联的PVC 树脂, 使PVC材料形成新的网络结构,具有更 好的耐热性、耐溶剂性、机械强度和 加工尺寸稳定性。
4.氯化改性
• 氯化改性法是目前提高PVC耐热性的主要方 法之一,有溶液氯化法和悬浮氯化法之分, 其中悬浮氯化法制得的氯化聚氯乙烯(CPVC) 耐热性较高。CPVC的最高连续使用温度可达 105℃,比通用PVC树脂高40℃左右。CPVC具 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品性和疏水性,可 广泛应用于各种窗用玻璃压条、冷却塔填料、 汽车内部零件、耐热化学试管、氯输送管线 等。
15
丙烯酸酯加工助剂
2.5
(K120N)
单(巯基醋酸异辛酯) 20% 三正辛基锡
双(巯基醋酸异辛酯) 80% 二正辛基锡
酯蜡E(褐煤蜡衍生 0.4 物)
硬脂酸单甘油酯
1.0
聚乙烯蜡
0.1
调色剂
适量
2.共混改性
• PVC共混改性的方法是在PVC的粉料中加入 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较高的树脂(即高 分子耐热改性剂),通过两种树脂的混合, 提高PVC的耐热性能。
3.交联改性
• 通过使用适当的交联剂来共聚、接枝 或是通过光或辐射促使分子的双键发 生交联反应,形成网状结构,这种网 状结构的存在使分子之间不能滑移, 可大大提高材料的热变形温度,降低 热收缩率,同时使机械性能也有提高。
①PVC经紫外光交联后耐热性能有较大提 高,而且在凝胶含量小于45%时,耐 热性能提高较小,凝胶含量超过45% 以后,耐热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
• 耐候性:镉、锌、铅、钡、锡皂较好;
• 加工性:铅、镉皂的润滑性好,钡、钙、镁、 锶皂的润滑性较差,但凝胶化性能好,
• 压析性:钡、钙、镁、银皂容易产生压析现 象,而锌、镉、铅皂的耐压析性能较好;一 般来说,脂肪酸皂的压析性较芳香羧酸盐高; 对于脂肪酸皂而言,碳链越长,压析现象越 严重,而且喷霜现象严重。
聚氯乙烯的热性能改性
关于聚氯乙烯PVC
• 来源:由氯乙烯自由基聚合得到的。
nCHCl=CH2→ CHCl CH2 n
工业上,PVC可按悬浮聚合、乳液聚合、
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四种方法生产的。
属于无(1定) 型引的发线型结构聚合物,主要是
“头-尾”连结。
结构式R+: CH CH2 CH CH2 CH CH2
• 其中N-苯基马来酰亚胺(PhMI)和N-环 己基马来酰亚胺(ChMI)是两种最重要的 树脂耐热改性剂。
① 日本油脂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系列PhMI接枝 共聚型ABS耐热改性剂,用量为10%~20%, 即可使PVC树脂的维卡软化点和热变形温度提 高10℃以上,同时树脂的加工性能也得到了 明显的改善。
•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聚氯乙烯良好的 综合性能和一些不足,为了获得更佳的聚氯乙烯, 取长补短,消除聚氯乙烯性能的缺点,获得综合 性能较为理想的材料。我们必须针对聚氯乙烯性 能缺点进行改性。
• 下面主要是针对聚氯乙烯热稳定性欠缺不足进行 研究与改性。
PVC的不稳定性原因分析
PVC是由氯乙烯单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而 成的。与叔碳原子相连的氯原子与氢原子, 因电子云分布密度小而键能低,成为活泼 原子,很容易与相邻的H和Cl脱去一份HCl。 脱去HCl后,形成双键,得到烯丙基氯的结 构,活化了C=C旁的Cl,更容易脱去HCl; 因链转移歧化等反应作用,本身就存在少 量烯丙基氯机构及双键;该消去反应是酸 催化反应,脱去的HCl对其具有明显催化加 速作用。
③ 用MPS改性PVC5-1000树脂,研制成功耐热、 耐腐蚀、硬质PVC挤出板材塑料配方。MPS的熔 融温度为200~210℃,比未改性的PVC5-1000 树脂熔融温度提高了50~60℃,因此使用MPS 对PVC5-1000树脂的耐热性有较大提高。经助 剂处理的MPS与PVC5-1000树脂相混合后,随 MPS加入量的增大,配方的维卡软化点升高。
组分
重量(%) 组分
重量(%)
PVC(P800)
93
CPE
7
有机锡稳定剂
4
硬脂酸
0.5
紫外线吸收剂
0.3
随着聚氯乙烯制品需求量的增加 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提高PVC制品的 耐热性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不论采取何种改性方法,都能使PVC 的耐热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加 工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 改善。
为避免加工过程的热分解,常需加入
增塑剂、稳定剂等配合剂。
• 2.抗冲击强度小。冲击时极易脆裂,不能用作 结构材料。
• 3.耐老化性能差。加工时加的增塑剂发生挥发、 抽出和迁移逐渐失去柔软性,受光、热、氧的 作用发生降解、分解和交联。
• 4.耐寒性不理想。使用温度下线一般为-15℃, 且随温度的下降,制品迅速变硬,变脆。
聚氯乙烯与氯化聚乙烯(CPE) 的共混
• CPE的热稳定性比PVC好,加之CPE具有润滑 作用,因此PVC/CPE共混物的加工性能优于 PVC。
• CPE掺入PVC中有效的起到稳定增塑和增韧 作用。
• PVC/CPE共混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这是因 为PVC与CPE大分子结构中均含有较大比例 的氯原子。
• PVC/CPE共混物还有很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和 耐油性。
• 利用机械共混法生产PVC/CPE(二段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