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海燕》讲、学、练立体化教案【内容感知】《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它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
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本文有着深广的政治意义和象征内涵,作品通过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几个场景,刻画了象征着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燕”的形象,体现了高尔基早期作品中革命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
整首诗以宏伟壮丽的大自然作背景,极力渲染恶浪腾空、雷电交加、狂风怒吼、波澜壮阔的紧张的气氛,状写出油画般浓烈、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一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蕴蓄着激越的情绪和讽刺的笔调,这些都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的特点,整体上营造了浓郁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氛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基础梳理】一、字音典型字火焰(yàn)呻吟(yín)飞窜(cuàn)蠢笨(chǔn)躲藏(cáng)悬崖(yá)飞沫(mò)翡翠(fěi)掠起(lüè)震怒(zhèn)蜿蜒(wānyán)飞翔(xiáng)二、字形窜飞窜怒愤怒鸥海鸥蜒蜿蜒蹿蹿腾努努力欧欧洲蜓蜻蜓三、词义1.重点词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蠢笨:笨拙;不灵便。
胆怯:胆小,害怕。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通明的翠绿色的硬玉。
这里用来比喻海浪。
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映很快。
预言:预先说出(将来发生的事情)。
精灵:指民间传说中的恶魔鬼怪。
在古代某些地方的神话传说中,精灵常指反抗上天统治者的“恶魔”。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
自由自在:形容非常自由的样子。
2.近义词高傲•骄傲辨析: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
“高傲”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
多用于贬义,有时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
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
也可以作名词。
例句:只有那只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在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相关成语自由自在:形容非常自由的样子。
四、文学常识1.高尔基(1868—1936),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1836年出生于俄国中部城市的一个细木工家里。
1892年,在俄国《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走上文学道路。
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散文诗《海燕》,长篇小说《母亲》。
2.本文是抒情性散文诗,有诗的意境,诗的节奏,它把诗的精练、集中、音乐美和散文的舒放、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
高尔基说它是“韵体散文”。
散文诗一般是分节的,采用诗歌表达中反复回环的方法,带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抒情性。
五、名篇名句1.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2.在艰苦的日子里要坚强,在幸福的日子里要谨慎。
[人生•命运|困境,磨难] ——高尔基【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剖析:这段话写海燕的雄姿和叫喊。
“碰着海浪”写海燕勇敢低飞,“冲”写他疾速高翔。
“乌云听出了欢乐”表现出海燕渴望暴风雨来临时的快乐心情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2.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剖析:这两句话写海浪和狂风的殊死搏斗的场面。
波浪的“呼叫”“争鸣”与狂风的“抱”“摔”,说明波浪与狂风已短兵相接,正反映了革命与反革命的激烈斗争,在这斗争中显示了反革命势力的猖狂和人民大众主动迎战的战斗精神。
3.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剖析:这句话写暴风雨逼近之时,海浪和天空的搏斗。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象征了“黑云压城”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形势,而海浪“歌唱”“冲”“迎接”显示出它乐观主动迎战的革命激情。
4.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剖析:这段话写海燕的必胜信念。
“它从雷声的震怒里听出困乏”,它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它的勇气来自它对无产阶级革命前途的高度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5.──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剖析:这句话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身份发出掷地有声的宣言,表达了豪迈自信战斗的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句话在内容上呼应前文,在结构上收束全篇。
二、重点语段1.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剖析:这两句话是写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快乐之情,在阴云和海浪之间勇敢地飞翔。
运用比喻“像黑色的闪电”从形、色上写海燕的勇猛矫健。
又用拟人手法,“高傲”一词,表现出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雄气概。
2.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剖析:这段话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写海燕飞舞的雄姿和欢乐号叫。
“飞舞”“像个精灵”写出海燕欢快、勇敢的形象。
“叫喊”和“号叫”“大笑”两次大声疾呼点出海燕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突出它“预言家”的本质特征。
【结构简析】全文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6段):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以其高傲的飞翔、革命的激情、迅疾的行动表现了对暴风雨的渴望。
第二部分(第7——11段):写暴风雨迫近时,海燕搏风击浪,积极战斗,以其欢乐的情怀、必胜的信念,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部分(第12——15段):写暴风雨来临的奇观,反复抒写海燕呼唤暴风雨的战斗豪情。
可以图示为:【主旨探讨】关于本文主题有如下表述:1.这首散文诗通过暴风雨到来之前大海景象的描绘和海燕战斗雄姿的刻画,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2.这首诗以宏伟壮丽的大自然作背景,极力渲染恶浪腾空、雷电交加、狂风怒吼、波澜壮阔的紧张的气氛,状写出油画般浓烈、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一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蕴蓄着激越的情绪和讽刺的笔调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表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我的观点:【审美鉴赏】寓情于景借景述怀高尔基的《海燕》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是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诗篇。
它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
《海燕》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
在作品中对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海燕”──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给予了最真挚、最热忱的赞颂。
寓情于景、借景述怀是《海燕》的基本艺术方法。
作者依据自己的美学选择,赋予笔下的自然景观以各自不同的象征意义,并借助比喻、拟人、对比等艺术手段,使象征的主客体之间达到天衣无缝、自然和谐的境地。
读者虽满眼是大海暴风雨前的景象,透过纸背,看到的却分明是一幅革命与反革命殊死较量的战斗画图。
在作品中,乌云、狂风、雷声、闪电象征沙皇专制统治,代表黑暗的反动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则象征害怕革命、目光短浅的资产阶级社会阶层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者。
作品中,咆哮怒吼的大海象征日渐觉醒的人民革命力量,暴风雨象征就要来到的革命红色风暴,太阳象征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海燕象征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光辉形象。
作者满腔热情,赞美大海,赞美海燕。
在乌云翻滚、白色恐怖猖獗的险恶环境中,与海鸥们的怯弱、惊恐形成鲜明对照,大海翻起“白沫”,卷起“波浪”,发出歌唱,以英勇的迎战姿态“冲向空中去迎接雷声”,并把“金箭似的闪电”“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云霄”,勇敢、热情、愤怒、欢乐,“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大海的主动出击,与雷声、闪电决一雌雄,海燕的兴奋活跃,热烈渴望暴风雨的来临,正是革命人民和无产阶级先锋战士革命坚定性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象征的主客体之间可谓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
甚至无需借助想象,联想,读者透过这些客观景致的描写,就能发现隐藏纸背的真实意图,明了其蕴含的象征意义。
【问题探究】问题:文章的末尾,为什么海燕像“胜利的预言家”在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为什么海燕对暴风雨充满了渴望?“──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导思】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海燕”和“暴风雨”的象征意义,尤其领会“海燕”这一形象的深广的政治意义和思想内涵,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文章中高尔基运用形象的对比、烘托,抑恶扬善,鞭挞恶丑,褒扬美善,才塑造出了“海燕”这一饱含力与美、深刻反映了时代特征的艺术形象,认真朗读体会内容,总结出问题的答案。
【探究】第一步,图书馆查阅或网上查找有关俄国十月革命前夕的时代背景,准备好笔记本,随时作好记录。
第二步,反复研读文章,了解什么是象征手法,以及文章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并能把它记录下来。
第三步,同学们讨论明确“海燕”“暴风雨”的象征意义,如:“暴风雨”象征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
第四步,针对“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进行深入的研讨,并最终达成共识,可以从句式、表达情感上来分析。
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祈使句的形式鼓舞人心,这是革命者掷地有声的战斗宣言,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也是革命者从胸臆中迸发出来的对人民群众的革命召唤,号召人民行动起来,去迎接一场伟大的“暴风雨”般的革命。
第五步,交流讨论,得出答案。
自主广场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缥缈(piāo miǎo)不朽(qiǔ)臧克家(zāng)B.胆怯(què)诓骗(kuāng)深渊(yuān)C.翡翠(fěi)踉跄(liàng qiàng)号叫(háo)D.呻吟(yīn)霹雳(pīlì)蜿蜒(wān yán)解析:A项中“朽”应读“xiǔ”,B项中“怯”应读“qiè”,D项中“吟”应读“y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