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研究

最新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研究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研究一、项目概况《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工作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这就是说,幼儿园教育工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已经纳入了有关幼儿教育的政策法规之中。

毫无疑问,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同样必须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它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往往通过声音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直接、生动、形象地表现某种事物、情感和思想,然而又凝聚着深刻的、微妙的、难以言表的概括与抽象。

同时,音乐又是一门知识性、技术性很强的艺术,音乐的创作与表现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巧,音乐作品的欣赏则同样要有一定的常识和感知能力。

可以说,音乐是一门很“难”的艺术。

那么,怎样在“难”的音乐和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呢?那就是游戏。

中国学前教育专家陈淑琴指出:“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的方法来组织音乐活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

”游戏化不仅体现在“音乐游戏”这种特殊活动中,还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征,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积极的、快乐地、不知不觉的、不知疲倦的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听听、玩玩、敲敲打打中,不仅使幼儿感知了音乐,发展了音乐能力,还能使幼儿的认知、情感及社会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因此,探索音乐活动的游戏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背景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艺术教育部分中强调要“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因此,音乐游戏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具有特殊的价值,是一种很好的开发载体。

音乐游戏之美,在于它不只是音乐技能的摹仿,它是游戏活动中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对歌词、动作孩子味十足的创编,更能活化幼儿的创造细胞,开启智慧之门。

然而,从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音乐活动的形式单一,没能体现音乐的综合性。

很容易就陷入为完成教学任务的条条框框里,而将音乐游戏如此生动的活动仅限于音乐教学的需要而安排,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对活动的生活经验准备、以及活动中自主性、个性化的发挥等都体现的不够。

而事实上,游戏无处不在,音乐无处不在,当两者出现在一起的时候,这种魅力是不可抵挡的。

因此要充分发挥音乐游戏的无穷魅力,我们必须了解音乐游戏的主要特征、精心选择适宜的内容、尊重幼儿的独特的理解、大胆进行音乐游戏策略上的创新,为幼儿创造一个能他们随性而唱、随心而跳的环境氛围。

冲破了所谓的空间限制,在幼儿自由感知、自由想象、自由实践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萌发幼儿的无穷创造力。

三、主要内容与做法(一)主要内容:1、游戏活动内容选择适宜性的分析与研究。

(1)通过查找资料、深入分析教材与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使内容更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及生活经验。

(2)最大程度地运用音乐游戏内容的选择,来激发幼儿参与、表现的兴趣、欲望。

2、音乐游戏活动开展中的大胆把握和研究。

(1)音乐游戏情景的创设如何体现幼儿的参与。

(2)音乐游戏的乐曲的先期欣赏的程度,应该如何把握。

(3)游戏规则的制定如何体现幼儿的参与性。

(4)音乐游戏中幼儿情感的体验,个性表现,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如何把握。

3、音乐游戏组织中注意点的分析与研究。

音乐游戏强调听音乐做游戏,重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如何在高兴的游戏中要保证幼儿的发展。

4、音乐游戏在艺术领域及其他领域中的巧妙应用的分析与研究。

如何将音乐游戏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与其它活动相结合中。

(二)具体做法:1、深入观察幼儿,从幼儿兴趣入手,让游戏作品“活”起来。

了解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再从他们的兴趣入手,通过查阅、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来选择他们适合的音乐游戏作品。

活动内容上的适宜选择。

比如:从幼儿喜欢玩的“翘翘板”运动中产生的音乐游戏《翘翘板》;幼儿熟悉的老鼠和猫的故事——《小猫敲门》、蝴蝶与花的关系——《蝴蝶找花》、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再现《小朋友去散步》,再比如音乐游戏《洒水车》,洒水车是幼儿经常在马路上所见的一种有趣的特殊交通工具,幼儿乐于表现洒水车喷水有趣动作,喜欢看到人们紧张地躲闪。

同时教师可以创造性的使用音乐教材:可以把幼儿喜欢的富有情节的歌曲改编成音乐游戏,比如歌曲《小狗抬轿》可以让幼儿先表演唱,接着把音乐旋律节奏变快,省去歌词,让幼儿听音乐玩老虎追小狗,小狗齐心赶老虎的游戏;可以把一般化的音乐游戏教材创造性的加以改变,使其变的生动起来。

2、结合作品,创设相应的情境,让游戏环境“活”起来。

首先是物质及音乐环境的准备;其次是做好欣赏前的心理准备,它是游戏活动获得较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活动前教师要根据所游戏的音乐作品,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从而巧妙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

另外还要帮助幼儿作好与音乐情绪相适应的心理准备,让幼儿在音乐的过程中头脑中有联想,想象的内容,在情感上有相应的情绪体验。

3、多通道参与,多手段渗透,使游戏活动“活”起来。

心理学认为,人在认知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入。

因此,教师在音乐游戏过程中注重语言,绘画,动作等手段渗透,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应参与,体验音乐,从而表达他们的独创性。

促进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

(1)多接触、多倾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曲调,拓展幼儿思维。

多让幼儿接触不同形式的音乐游戏,多让幼儿倾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曲调,多让幼儿玩玩不同的音乐游戏,既能丰富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又能拓展他们的思维。

从这种角度来讲,音乐游戏又不仅仅是快乐了,还要追求学习的过程,追求发展的过程。

比如,我们可以观察到幼儿在进行音乐游戏时,会在理解和享受的同时,不断想自己由音乐而引起的想像与体验是不是对,并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调整。

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会更在乎来自教师、同伴、家长的评价,而这些评价会影响他的自信心、自尊心,也会引导他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表现态度,这就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又比如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它是一种文化,我们让幼儿在趣味横生的亲子歌唱、亲子律动、亲子节拍、亲子音乐剧中,能找到一条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的方式,幼儿则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快乐、感知音乐,体验情感,丰富表达方式。

(2)运用语言手段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作品。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在音乐游戏中适当地运用语言手段能把抽象的音乐变得形象些,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与表现音乐特点,如:音乐游戏《生日音乐会》,小朋友谈谈自己是怎么过生日的,还可以让本月出生的幼儿一起来过生日,其他幼儿说一些祝福的话,感受集体的温暖,激发愉悦、美好的情感;又如:音乐游戏《煮汤圆》,可以先让幼儿回家同家长一起亲手来煮煮看,说一说汤圆在煮的过程中的有趣变化,以便幼儿在游戏中能在经验的基础上编出更形象、更有个性化的动作、充分在游戏中表现对作品的感受、体验。

同样的音乐,不同的幼儿就是不同的感受。

音乐游戏能够多激发幼儿的内心活动,并且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的。

因此,在活动中,还可以启发,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感受,内心体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投入音乐情感中,进行自由想象。

(3)通过绘画,图谱等视觉参与,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图画,音乐是流动的,稍纵即逝,而作为视觉的图画,符号等。

却是十分稳定的。

因此可见,适当的适用绘画,图谱等视觉参与对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是大有非议的。

(4)鼓励幼儿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音乐游戏要体现本身的特性还要体现综合性,音乐游戏不单只是听音乐做游戏,而是以游戏为主,通过看图画、听音乐、同时进行体态律动、演奏打击乐器、唱歌、朗诵、和即兴表演相融合的一种艺术综合活动,教师只有综合运用语言,绘画,动作等多种手段,开放幼儿多种感知通道。

才能让幼儿对音乐游戏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激发强烈的情绪因素,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

比如音乐游戏〈全家乐〉,可以在活动前欣赏“全家福照片”,回顾全家在一起的快乐事情,在经验丰富的基础上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用体态、唱歌、对白等来表现音乐。

4、为了确保课题活动更好地落实到实处,我们计划每个月开展一次大的课题活动,每周开展小课题活动。

并且对每月开展的课题活动进行认真反思,从而积累经验更好地实施计划,让幼儿的音乐游戏活动不断提高,并将音乐游戏的课题研究融会贯通在幼儿的区域活动,日常生活以及其它形式的活动中。

四、实施效果经过研究和实践,发现开展有趣的音乐游戏,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艺术感知的规律,让幼儿在音乐中自由地“玩”、在游戏中快乐地学。

不但大大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并且幼儿的音乐感受力、甚至表现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年的实践研究,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幼儿在其他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

1、幼儿的认知得到发展通过大量的音乐游戏作品欣赏活动,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幼儿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触类旁通,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动手、动口且动脑,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得到充分的发展敢于尝试的习惯使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大大增强,表现为解决游戏中的矛盾的能力和交往能力增强,在陌生环境中不胆怯,敢于大胆表演,自控能力强。

3、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幼儿在理解作品时,他所感受到的音乐一般是通过他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的。

因此,班内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表现为在别的科目中,也能清晰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在学新的间操和韵律操时,比其他幼儿学得更快,动作更协调,节奏也更准确。

4、幼儿的注意力得到发展欣赏音乐,必须要静下心来认真聆听音乐。

在实践研究期间,幼儿养成了安静聆听的好习惯,相应注意力也得到很好的发展。

网站美工设计基础自检自测(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不属于平面设计元素的是()A、概念元素B、肌理元素C、关系元素D、使用元素2、实际设计中,图与底的特征()A、表面完全不同B、比较容易区分C、十分相像D、色彩大致相同3、在平面构成中,形态分为理念形态(抽象)和现实形态(具象)两类,下列不属于理念形态的是()A、几何形B、人造型C、有机形D、偶然形4、在重复的构成中,相同的形象主要是指()A、肌理的相同B、面积的相同C、形状的相同D、色彩的相同5、下列不属于装饰设计的是()A、图案设计B、染织设计C、服装设计D、壁画设计6、下列不属于使用元素涵盖的是()A、设计所表达的涵义B、设计所表达的内容C、设计所表达的目的和功能D、设计所表达的色彩造型7、下列不属于面的形象的是()A、面有长度B、面有宽度C、面有厚度D、是体的表面8、下列不属于组形的是()A、透叠B、分离C、接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