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和途径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和途径

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1)1、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满足人民的需要 (2)3、发展国民经济 (2)4、增强国家企业的竞争力 (2)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2)1.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 (2)2.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的运作 (2)3.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 (3)①强化了职工的成本意识 (3)②管理机制上的创新 (4)③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 (4)三、结束语 (5)参考文献: (6)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和途径金州电大 09会计专科赵宏颖内容摘要: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煤炭企业也进入改革攻坚阶段,煤矿企业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煤矿企业在生产成本管理上也不断创新。

平煤集团四矿也在寻找一条合适自己矿山发展的道路,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在单位内部实行了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运作机制。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们四矿实行的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管理机制的介绍,总结了在企业内部实行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后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为煤矿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提供了一套新的方法。

关键词:提高效益措施途径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

一般说来,企业占有的市场空间越宽广,其交换成本肯定就越低,从而效益就会越高,获利能力就越强。

所以企业一旦成立,就应该以生存、发展、获利作为管理的目标,想方设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会有竞争的优势,才能生存下去,才能获利,才有足够的资金去发展壮大。

长期以来煤矿企业由于其主要工作场所在井下的特殊性,形成了管理体制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粗放型管理模式。

但煤炭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最直接的表现也是价格的竞争,没有比别人更低的价格就等于没有市场。

对一个煤矿企业来说,只有成本才能制约价格,为了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控制和降低成本,建立成本倒算机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正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全体职工成本意识、竞争意识、节约意识,从而促进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所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1、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企业如果不盈利,就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

企业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也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降低劳动消耗,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并获得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业逐步走向了市场。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企业为了谋求发展和生存而各自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是每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追求的最为主要的目标。

2、满足人民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更多产品和劳务,从而有利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所以,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高低。

只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3、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增加盈利和国家收入,增加资金积累,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综合国力,就必须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4、增强国家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从而有利于缓解中国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1.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所谓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各单位,按照市场观念把原来由矿上直接管理的各项指标,通过实行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倒算全部分解落实到各基层单位,使各基层单位成为产品成本控制的主体,从生产源头上控制生产成本。

矿上和各基层单位之间实行有偿服务,以买卖关系进行生产经营,按期进行考核,奖罚兑现,使干部职工对低成本、高产出有切身体会,从而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只有这样使职工的收入与成本控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职工的市场意识和成本观念,使企业更具活力。

2.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的运作一方面由矿会计服务中心采用复式记账法,按照经营目标,采取倒算法制定成本计划,与现核算体系和报表体系脱钩,代理记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使基层各单位之间、基层各单位与矿之间往来结算均实行有偿服务,以买卖关系进行生产经营。

在确定各单位保本价的基础上核算各单位保本经营的资金、收入、成本和利润等各项指标。

另一方面反映各单位的成本支出情况。

矿会计服务中心每月分别核算基层各单位的工资、材料、电费、租赁费和随工资计提的各项费用等成本费用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便于分析基层单位各项成本费用支出超降的具体情况,从而提高基层单位的成本意识和管理水平。

①工资考核。

即是根据产量、进尺完成量乘以单价,减去各项成本、费用和罚款,最后核算出工资。

产量高、成本低,职工工资收入自然就高;反之工资收入就降低,如不注意控制成本,有时甚至于连工资也可能拿不到;使成本的高低与职工收入真正挂钩。

②材料费考核。

根据井下生产材料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变化的浮动系数,月初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对材料费实行切块承包。

同时建立大型材料、支护材料的回收复用制度,对核定的指标承包基数,根据任务完成量多少的系数进行增加或减少,并且实行节奖超罚,同单位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

③电费考核。

实行吨煤电费承包,对矿属各单位根据吨煤电费指标核算出用电计划,每月随生产计划下达各单位。

④租赁费由主管部门考核,核定指标,下达计划。

通过以上多项指标的考核,使每个单位的工资收入同成本和盈亏挂钩,从而调动职工的成本意识和劳动积极性。

3.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全成本内部核算机制的出台,是矿上在对基层各单位深入调查研究,全矿进行充分讨论,组织专家论证后制定的;并经过对几个单位的试行才逐步在全矿各单位推广应用的。

由于矿上各种配套措施的制定,使矿上对指标分解后有严格的措施保证这些指标的落实;因此,使全成本内部核算制度被全矿职工认可并且很快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使四矿在新机制的运作下,每年总是提前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并且人均收入名列集团公司第一。

实际上,全成本内部核算机制的实行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

①强化了职工的成本意识在企业实行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前,由于是矿上直接管理各种成本指标,只是在月初下达生产计划时,对基层单位指令性地定一些材料费、电费等指标,基层管理人员对成本有一定的了解,而基层单位职工心中根本没有成本意识,关心的只有产量和进尺。

而在实行全成本市场核算后,使基层单位的职工对成本和自己的收入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每天自己干多少活,出了多少煤,进了多少尺,成本是多少,当班创造的经济效益是多少,当班的工资大约是多少,心中有了一个粗略的估算,使他们都能切身体会到成本高低直接影响工资收入。

这样在职工中就形成了人人关心成本,处处算计降低成本的局面。

实行全成本拟市场核算,企业的基层单位工资直接与盈亏挂钩,彻底体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亏损额由工资抵补,使职工更充分认识到成本下不来等于没有工资,促进他们努力降低成本,从而增加工资收入,过去在井下一线职工形成的只要产量和进尺上去了,工资收入肯定低不了的观点现在有了变化,职工在井下议论产量高低的同时,一定也在说成本的多少,并且深深体会到节约一分钱,就增一分利的成本管理理念。

②管理机制上的创新实行全成本市场核算后,企业根据倒算法在每月给基层各单位下达成本指标后,基层单位内部在月初组织生产时,就能有计划地把成本指标分解到生产班组中去。

从月初生产就开始控制成本,在生产的同时算经济账,计算本单位的投入产出比是多少。

这样一个基层区队就形成了一个小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单元,各个小单元的成本控制住了,矿上自然就控制住了成本,吨煤成本也肯定不会超。

针对这种管理机制,一些任务量不饱满的单位在月初根据生产任务计算本单位投入产出比时,一旦发现可能亏损,就想方设法找活干,以多余的工作量来弥补亏损额,从而提高本单位职工工资。

一定程度上使矿上逼着干活的局面变为我找矿上要活干的局面,使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得到了创新。

③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的推广应用,矿上对基层单位的工资也实行了绩效考核,按考核结果结算工资,彻底体现出多劳多得。

多干的工作量由企管科和会计服务中心计算出来后,当月即可兑现,使职工从多劳中能迅速受益,一定程度上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在井下一线遇采面搬家,通常情况下,参加搬家单位和职工由矿搬家指挥部协调布置工作任务,职工按计时工资支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完成。

可由于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的执行,搬家单位和职工不满足于计时工资,结果以前需要一星期的任务三天硬是干好了,搬家进度迅速加快,最后采面搬家提前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时间完成了任务,在本矿创造了采面搬家的最快速度,为采面接替和矿井产量稳定赢得了时间。

在井上,为生产服务的工厂在矿上实行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后,本单位算细账,找活干,平时在任务量少的情况下,他们主动组织职工到井下边远死角回收闲置的设备;对一些过去不能用的小机器、小配件重新找出来维修改造,修旧利废,由矿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工作量认定,既为矿上节约了材料投入,延长材料使用周期,又减少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也使职工工资收入有一定的提高,这都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

三、结束语当前,国有煤炭企业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随着关闭布局不合理,安全生产条件差的小煤矿工作进一步深入和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煤炭产品出现了多年来难得的产销两旺局面。

煤炭价格也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煤矿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但作为煤炭企业我们要牢记过去几年煤炭市场疲软情况下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抓住当前这个有利时机,加大企业的改革力度,积极探索能够适应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以满足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需要。

四矿推行的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管理机制,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的补充完善,从而更好地为煤矿企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1、乔东.写给管理者的项目管理书:建立高效的企业级项目管理体系[C].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郎宏文、舒喆醒,、袁峰.企业管理学[C].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饶美蛟.企业管理学导论[M]. 香港:商务印书馆,19814、安应民.企业柔性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李三喜, 徐荣才.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超越与应用[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6、黄渝祥.企业管理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雎国余, 张立君, 蓝一.中国国有经济效益分析[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8、林茂臣. 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J].安阳大学学报,20039、程树礼.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和途径学生姓名:赵宏颖学号:入学时间: 09 年秋季专业:会计专科直属/分校:金州电大指导教师:大连广播电视大学2011年9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和途径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1.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2.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的运作3.通过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1.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2.全成本摸拟市场核算的运作①工资考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