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形记读后感

变形记读后感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关于卡夫卡的《变形记》这篇小说,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在我们的书本上就有学习到这篇课文,那时候对这本小说就有一些印象,不过现在再一次地读完了这篇小说,也让我自己对这篇小说的印象和感想也加深了许多!小说的作者,弗兰兹.卡夫卡(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是一位奥地利的小说家和20世纪德语小说家。

其生前一直是默默无闻不为人所知,不过到了死后,才得到了世人的惊叹,人们将他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誉为西方现代主义的先驱和大师。

卡夫卡写这部小说的背景是发生在一战期间的,小说里面的思想批判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少的困苦和伤害,社会变得动荡不安,人们和平安静的生活也无法得到保障,以至于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了信心!人们的思想开始变得颓废,对自己的理想和未来,也感到了无比的绝望!同时,在此期间,也产生了许多其他的艺术和文学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黑暗,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冷酷,以及人对社会未来幻想的破灭绝望。

这些作品探索了人的心灵和思想,以及揭示了当时人们的内心世界!卡夫卡《变形记》这部小说的总体篇章不是很长,其内容大概有三、四十页纸。

小说总体的内容主要可分成三大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在一天早晨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心里感到很惊慌和忧郁,不断努力地挣扎着怎样才能爬起床,由于,自己的身体变得很奇怪和没有听到闹钟的声响,因而又生怕自己因误了七点钟的那班火车,而丢掉这份推销员的工作;又怕被家人知道这个情况,而为他担心!因延误了上班的时间,他公司里的秘书主任萨姆沙先生,就跑到他家里去探个究竟。

后来得知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虫怪物,秘书萨姆沙先生被吓跑了,父亲知道这一事实,也充满了愤怒,家里竟然藏了一只怪物,不让它出来吓人,所以就把它关进了房间里面。

第二部分,在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之后,以至于他的各种行为习惯也发生了改变,除了大脑还留有人的思想外,其他的都演变成了甲虫的习性,甚至连说话也变的含糊不清,总是发出奇怪吱吱的声音,别人根本就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后来,格里高尔失业了,他自己的生活饮食起居也成了问题,一切都得要依靠家里人。

但是,由于接受不了他的这种改变,愤怒的父亲和感到畏惧的母亲,也开始远离他。

只有他的好妹妹去负责和打理他的日常生活情况。

之后的 1 一段时间,由于格里高尔已经没有能力帮助父亲还清公司的债务了,没有能力送他的妹妹上音乐学院学习了,现在他完全成为了这个家庭的累赘。

接着就是家人开始对他的态度开始发生了改变,逐渐地远离他、厌倦他,恨不得他即刻消失。

第三部分,讲述了家人为了节省生活的开支,把仆人辞掉了,年老的父亲去了银行里当杂役,患有哮喘的母亲在家里替别人缝补衣服,妹妹也开始努力学习法语,早些为家庭分担一下重担!为了生活,家里人都拼命地挣钱,甚至把地方原本不大的房子,也腾出一个房间来出租给客人,为讨好客人,家人都想了很多的法子,但是都被格里高尔的出现给搞砸;至此家人就更加不能难受格里高尔这个累赘。

后来,连最关心他的妹妹,也开始放弃和厌恶他,提出要把她哥哥弄走。

一心只想着怀念和眷恋家人的他,希望能有朝一日能够出现奇迹,让自己重新站起来,为这个家庭继续承担点什么!可是,当他听到最关心他的妹妹的这番话的时候,亲情的完全丧失,让格里高尔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和信心,完全陷入了绝望,以至使他在这绝望之中死去。

他死后,自己的父母、妹妹并没有因为他的死而感到任何的伤心,而是开始了一次郊游,准备着另外一段新的生活。

读到这里,我的心情也变得有些沉重和压抑。

那时候的战争和资本主义的黑暗发展,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痛苦和灾难,人性的毁灭,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变得扭曲!人们只注重于个人的利益,而不管他人死活,对于一切不利于自己的东西都要毫不留情的抛弃掉!难怪小说的主人公格里高尔会被看作是个累赘,最后绝望的死去!当我读到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时,也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中的说到的一则事件。

这个事也是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沉重的伤害,与小说《变形记》里的主人公格里高尔的遭遇,也有几分相似!事件也是发生在一战还是二战期间,当战争结束的时候,有一名在战争中幸运活下来的士兵,有一天他拨通了给父母的电话!他的父母得知自己的儿子还活着而感到十分的高兴!儿子在给他父亲通电话的过程中,高兴地说到,战争结束了,很快就可以回到家里看望你们了。

但是,说完后,就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就跟他的父亲说,“在这次战争中,我认识了一位很好的朋友,这位朋友帮了我不少忙。

不过,战争结束了,我的这位朋友被流弹炸掉了双脚,现在我的这位朋友没有地方可去了。

所以,我想让他跟我一起回去,同我们一起生活!”他父亲听完之后,沉默了许久,就说,我先跟你母亲讨论一下吧。

后来,他父母的回应是,不接纳他儿子的那位朋友。

因为,他的那位失掉双脚的朋友,带回来也是个累赘,会增加家里负担,并劝告他们的儿子远离他的那位朋友,让他自己生存下去。

当听到父母的这番话之后,他挂断了打给父母的电话,并且,这名士兵好像明白了什么!后来,这名士兵的父母等了好几天,也 2 不见他儿子回来,就心里感到十分地焦急。

最后,他父母收到了军区送来的信息,说到他们的儿子自杀死掉了,至于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

他的父母感到非常的伤心,后来,去认领他们儿子的尸体时,惊讶地发现失掉双脚的那具尸体正是自己的儿子!至此,他的父母也感到后悔莫及!一个错误的决定,就这样断送的自己儿子的一生!为什么就不能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容纳一个人和关心一个人呀!为什么人们内心总是那么的丑陋、那么的利益化。

这则故事,不仅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还反映出人性的变得扭曲,变得丑陋和私益化!无论是《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还是失掉双脚的这名士兵,当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命运无能为力的时候,承担的伤害没人去关心和理解,这时唯一的归属就只有自己的家人了,连家回不了,甚至连自己的亲人都都无法去容纳他们时,那么他们的存在已经是被看成是毫无意义!也许这就是使他们走向绝望的原因吧!同样,在卡夫卡《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存在与这个世界已经相隔开来了。

他的存在就像是一副躯壳,虽然还留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思想在里面。

但是,面对这个社会,面对身边所发生的所有事情,也只能是感到无能无力!在这种种的生活压力下,格里高尔已经是完全被剥夺了自身的自由,已经是没有了自身价值可言的这么一个生活在现实主义世界里的一个牺牲品!不用说那个年代了,就是现在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都面临这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例如什么找工作难、看病难、供房难等等这些压力,以及社会上的各种勾心斗角,真的让人防不胜防呀!虽然,我的对这个社会的看法似乎有点悲观,不过,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充满强烈的愿望的。

现在,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在学校读书学习的这些日子,等出去社会上闯荡的时候,那才是真的磨练一个人的时候,要看自己怎样去用双手去为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从现在就开始下定决心,不断地向前努力奋斗!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我一定可以!3篇二: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外国文学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变形记》读后感关键词:离奇、疑惑、出乎意料、无奈,反思前言读这篇小说首先我感受到的是离奇,是怪异。

一个好端端的人竟然变成了一只恶心的甲虫,我很疑惑卡夫卡是怎么想的呢?我觉得我真的很佩服他,也许也只有他能写出这么荒诞的小说,真的很有想法。

这篇小说的前半部分我读了三遍,因为我觉得我看不懂,我理解不了,所以这篇小说我是带着疑惑去读的,这篇读后感我也是在我阅读时哪里有疑惑我就研究哪里。

是的,小说的开头很绝望,不过我想大部分故事的开头都会写得很奇特,很纠结,这样会很有表现力,所以没有什么好悲哀的,结局会很尽人意的。

我觉得发生在主人公格里高尔身上的不幸就像一场梦魇似的,他也不愿相信这发生的一切是真的,因为我有时候也会梦魇,我知道那种感觉有多可怕,那是一种很绝望,很无能为力的感觉。

不过,虽然每次的过程真的很痛苦,但是最后我都能从梦魇中挣扎的逃脱出来,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有一种预感,就是到股市的结局的时候格里高尔一定会再变回人。

我想故事一定会有一个美满的结局,所以我一直怀着一种美好的期待读这篇小说。

一主人公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成甲虫?生存压力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话“’还有经常出门的那种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的、劣质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

’既有工作中人们的不满也有对人情味淡薄的失望。

”我觉得这段话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他变成甲虫的原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失望,这是一个变形甲虫的悲剧,也是一个人,或者说是一类人的悲剧。

看完《变形记》,人处境的悲哀,人情的虚拟都尽在不言之中。

对于生活的逼迫,对于现实无能为力的把握,对于未来不确定的困惑,对于自己困境的无助……正是这种生存压力让一个人变成了一只甲虫。

小说中还有这样一段话“那真是无比美好的时刻,这样美好的时刻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至少没有这般风光地出现过,虽然格里高尔后来挣钱很多,他有能力承担并且也确实承担了全家的开支。

家里人也好,格里高尔也罢,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嘛,人们感激地接过这钱,他乐意交付这钱,可是一种特殊的温暖感却怎么也生不出来了。

”这是格里高尔心里想的一句话,其实真的,生活有时候真的很不公平,格里高尔那么讨厌自己的那份工作,可是为了家人他不得不牺牲自己,这样的一个有责任感有着坚韧精神的年轻人,上帝没有偏爱他,而是让更多的倒霉的事降临到他的头上。

人活着很不容易,每个人都是。

这样的悲剧我们不应去批判去声讨这个社会怎么怎么不好,是的,这个社会造就了这样的我们,同时不要忘了是我们造就的这个社会。

二.文中除了格尔高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他的妹妹-除了对格里高尔的描写,小说中描写最多的就是他的17岁妹妹,那小说为什么要着重写他的妹妹呢?在他患病之初妹妹对他的态度和最后他死后妹妹所表现的喜悦的释然。

我们总能感觉到一些东西,一种失望或是一种无奈。

虽然格里高尔从内心和精神上讲你还是一个健全的人,除了外形的变化,其余一点都没有变化。

但尽管他内心依旧那样诚实、善良,那样充满了对生活勤勤恳恳的渴望,依然想承担起原有的对家庭,对亲人的责任,可最后还是被亲人,被社会所抛弃。

是的,这的确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无情,但是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既不想变成这样,可又没办法逾越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作者更多的是想表达人类的某种本质的我们无法控制的东西读完之后我就试想,如果有一天我们变成了甲虫或是其它的动物,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变成一个与格里高尔所变的甲虫有着相同性质的人,假如有一天我们成了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了!但我们的大脑还很健康只是我们没有劳动能力了,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亲戚朋友会怎么样,我这样觉得在开始的时候父母和我们的亲人会很伤心,会很照顾我们,,但是时间长了即使是父母他们也会厌烦,不是父母不爱我们了这是一种内心的不由自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人们所能控制的,就像我们喜欢谁不喜欢谁,有的时候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感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