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zxls_20170509151647)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zxls_20170509151647)

5、《唐朝衰亡与五代十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安史之乱的过程与影响,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

(2)知道相继存在于黄河流域的五代政权和十国政权的大致区域。

(3)探究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局面之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帮助学生运用历史史料的方法学习历史。

(2)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

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正确褒贬。

【教学重点】
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教学难点】
安史之乱的原因既影响。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唐朝末年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材料引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反映唐朝的强盛。

再引入: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

品读唐朝诗人杜甫的《忆昔》《无家别》两首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请学习
第五课。

见第2张PPT。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个板块:安史之乱
五代十国
第一篇章:安史之乱
课件展示:安史之乱的背景。

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内轻外重之势。

中央: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黑暗腐败。

见第6张PPT。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具体分析。

课件展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

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

这些人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见第7张PPT。

课件展示:开元末年以后,各地的节度使(原为军事统领,后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中央与地方的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见第8张PPT。

师:安史之乱的基本情况。

755年,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后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

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

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

见第9张PPT。

师:安史之乱的影响:比较安史之乱前后藩镇割剧势力说明——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见第10张PPT。

课件展示: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见第11张PPT。

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见第12张PPT。

过渡:藩镇割据造成国家分裂呢?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五代十国。

第二篇章:五代十国
师:唐朝灭亡——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投降唐朝后,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朱温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见第14张PPT。

教师提问:比较五代十国前后期形式,回答五代包括哪五个朝代?十国包括哪十个政权?见第15张PPT。

学生活动,教师明确: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见第16张PPT。

课件展示:展示五代十国的地域情况。

见第17张PPT。

教师明确:实质:唐朝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

消极影响:社会遭到严重破坏,加重人民苦难。

恢复发展:南方相对安定,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统一的曙光:五代后期后周世宗改革,势力逐渐变强,为北宋的统一奠定基础。

见第18张PPT。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安史之乱的原因及其影响;唐末,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状况及影响。

师:史海扬帆的时候到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史海扬帆。

练习:
1. 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答案:A
2. 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

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答案:B
3.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以下五个政权。

按建立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后唐②后晋③后梁④后周⑤后汉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①④⑤
答案:C
4. 今天的中国政府存在着腐败问题,结合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

4、感情提升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正确褒贬。

5. 布置作业
(1)制作唐末历史的大事年表(时间、时间、影响)
(2)做同步学习
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两个板块:(一)安史之乱、(二)五代十国。

两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了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不足方面:学生的参与度较广,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

学生上台展示有点放不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

学生对五代十国还有点不太理解,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仔细讲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