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影响
【摘要】19世纪中后期,各国列强开始露出其贪婪的一面,加上清政府后期的政治腐败,卖国行为日益严重,中国各组织团体积极救国的行为得到中外势力的迫害镇压,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危急,民族危急。
中国处在各方列强的瓜分及国内政治分裂严重、分歧大的压力下,一批有极强爱国思想的新青年在孙中山的带领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的爱国性质的团体组织,在经过充分的组织准备后,在汉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尽管革命最终失败,但是这次革命尝试道路艰辛崎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辛亥革命意义影响
【正文】
1911年3月,武汉新军营里均已建立了文学社的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是新兴知识阶层的革命组织,新军士兵是发动革命的潜在力量,文学社一直以新军士兵作为主要对象。
6月17日,四川民间各团体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清政府调武汉新军大部进川,武汉防务非常空虚,革命党人抓住时机果断发动武装起义,以熊秉坤为首的革命军于1911年10月10日发动起义,随后整个武汉光复。
武昌起义后,其他各省纷纷效仿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
12月11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上海和汉口两地的17省代表来到南京,继续商讨建立中央政府事宜。
1911年12月28日,孙中山先生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先生在南京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
随后中华民国与清政府进行了激烈的对抗,终因力量的较大悬殊及内部势力的分化,革命党人开始动摇,与军阀进行妥协。
2月12日,在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等大臣的劝说和逼迫下,宣统帝溥仪发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至此,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两千年来的帝制也宣告灭亡。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二、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一)、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1、辛亥革命是由新式革命政党组织和领导的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说它是“新式的民族民主革命”,是因为它有着新式革命政党的领导,有着正确的革命纲领,有着新的革命斗争方式。
在中国历史上,孙中山是创建近代革命政党并开展政党政治的第一人。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革命运动有了统一的领导中心,成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高潮的起点。
它不仅为辛亥革命作了组织准备,也为它作了舆论准备和武装斗争准备,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华民国何以成?以有同盟会。
”
(1)、中华民国的组织机构采取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中华民国成立后,根据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确立了“三权分立”制度设立了评议、司法、执行三部,总理则由会员每4年公开选举,消除了秘密会社的封建宗法习气,体现了现代政党的基本形态。
(2)、同盟会制定了比较完整的方针和政策
在不断地革命实践基础上,革命党人制定出了许多切实的方针、政策,除《军政府宣言》具有政治纲领性质外,其他文件的内容主要关于方针政策问题,成为革命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所遵循的准则,也为以后我国的革命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支持和理论基础。
(3)、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坚持反清武装斗争,是孙中山和他所领导的新式民主革命的突出特点。
坚持不断地起义,用起义的枪声点燃了焚毁清王朝的燎原大火
2、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与组织基础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辛亥革命的胜利打开了封建统治者对国民思想禁锢的闸门,各种新思潮纷纷涌入中国。
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研究并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大批先进知识分子一方面认真研究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一方面深入工农,面向社会,投身于革命实践。
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和中国革命的中坚分子。
(2)、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南京临时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大力促进民族资本的发展。
工人阶级组织程度和斗争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其强大的革命力量和坚定的革命立场。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日趋高涨,表明了中国工人阶级已经由自在的阶级向自为的阶级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辛亥革命的失败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辛亥革命的失败,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没有完成使命。
从中暴露出了许多严重的问题,为继续革命的需要,1912年,改组后的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二)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辛亥革命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辛亥时期的革命志士们,始终把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他们一方面深信,只要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中国一定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取得“异常之速度”,在短期内“迎头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国家;一方面通过发展经济,努力改善民生,“为人民谋
福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振兴实业,成立实业部,先后颁布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法令,使当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民国初年,现代工业无论在数量、规模、范围还是影响上都大大超过晚清几十年的总和,教育事业、新闻出版事业、医疗事业等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就为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三)、辛亥革命对中国思想的影响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
文化权威的消失,也造成这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因此如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尤以具有明确进程的共产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一次巨变,给中国带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对中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文海.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N].光明日报,2011-09-19.
[2]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 -10-09.
[3] 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