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纸会审常见问题及要点

图纸会审常见问题及要点

图纸会审常见问题提示一、图纸审查顺序:1、整体审查先粗后细:就是先看平,立、剖面图,对整个工程的概貌有一个轮廓的了解,对总的长、宽尺寸、轴线尺寸、标高、层高、总高有一个大体的印象。

然后再看细部做法,核对总尺寸与细部尺寸。

2、图纸会审顺序:(1)建筑部分:建(构)筑物平面布置在建筑总图上的位置有无不明确或依据不足之处,建(构)筑物平面布置与现场实际有无不符情况等。

(2)先小后大:首先看小样图再看大样图,核对在平、立、剖面图中标注的细部做法与大样图的做法是否相符;所采用的标准构配件图集编号、类型、型号与设计图纸钉无矛盾;索引符号是否存在漏标;大样图是否齐全等。

(3)先建筑后结构:就是先看建筑图,后看结构图;并把建筑图与结构图相互对照,核对其轴线尺寸、标高是否相符,有无矛盾,杏对有无遗漏尺寸,有无构造不合理之处。

(4)先一般后特殊:应先看一般的部位和要求,后看特殊的部位和要求。

特殊部位一般包括地基处理方法,变形缝的设置,防水处理要求和抗震、防火、保温、隔热、隔音、防尘、特殊装修等技术要求。

(5)图纸与说明结合:要在看图纸时对照设计总说明和图中的细部说明,核刘图纸和说明有无矛盾.规定是否明确,要求是否可行,做法是否合理等。

(6)土建与安装结合:当看土建图时,应有针对性地看一些安装图,并核对与土建有关的安装图有无矛盾,预埋件、预留洞、槽的位置、尺寸是否一致,了解安装对土建的要求,以便考虑在施工中的协作问题。

(7)图纸要求与实际情况结合:就是核对图纸有无不切合实际之处,如建筑物相对位置、场地标高,地质情况等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对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施工单位能否做到等。

二、地基与基础1、PHC管桩(1)施工顺序宜为:施工前先进行试桩,然后继续进行工程桩施工,待工程桩施工结束后再进行静载试验。

(2)存在地下室的工程,桩顶标高位于地面以下较深处,施工过程宜请相关单位提前确认静载检测桩,以便加配管桩至地面。

2、冲(钻)孔灌注桩(1)取芯孔、超声波检测预埋管用后应进行封闭或灌芯,并应有相应的设计变更。

(2)通常加劲箍采用Φ14,如果为围护桩加劲箍,更应变更为Φ16~18。

确保钢筋笼吊装刚度要求。

(3)该建议应考虑在吊筋中增设加吊筋,伸至自然地面与机台焊接,以便钢筋笼固定,同时预防浇注桩身砼过程中钢筋笼上浮(4)孔顶标高距地面较深时,建议砼超灌高度3D,以确保浇注砼桩身质量(5)孔顶标高距地面较深时,施工后留下较长的空孔,容易破坏场地承载力,同时影响邻桩开孔施工,容易出现桩位偏斜,串孔等质量缺陷。

建议在灌注完毕后立即采用碎石回填,采用碎石回填主要是为了保证桩顶的质量,灌注桩浇筑后桩顶容易离析,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采用碎石填充,避免出现砂浆桩头的缺陷。

3、基础(1)承台的防水施工范围是否明确。

(2)底板马凳、大承台钢筋支撑架(承台面有钢筋网)应明确;(3)预留洞、集水井建筑与结构定位、尺寸是否一致(4)砌体基础是否设置了水平防潮层(5)钢筋级别问题(一些工程的基础承台配筋直接套用图集,而图集上的钢筋级别往往都是一二级),尽量避免同一直径钢筋有两个级别。

三、主体结构1、设计钢筋为Ф6,因市场原因建议改为Ф6.5;2、建筑物转角处的楼板有无双层配筋或增配放射性钢筋。

3、部分结构梁标高降低,剩下部分用是否用同标号素砼填平。

4、梁柱砼等级相差级别数,尽量避免柱头单独浇筑。

5、建筑墙体位置是否与结构梁位置相符;6、结构总说明中墙体拉结筋间距是否与砖模数相符;7、砼构件边门跺小于300mm的建议改为构造柱结构;8、构造柱、腰梁的留设是否明确,构造柱尽量要求留设马牙槎。

9、填充墙砌体的防开裂措施有无明确(材料及处理部位),是钢丝网还是网格布。

10、若采用蒸压加气砼砌块,坎台做法有无明确(尽量采用砼施工)。

11、毗连屋面墙体、烟囱出屋面周边应要求做200mm以上素砼。

12、建筑物周边有线条、空调板且顶面标高与楼板齐平的,墙脚应做素砼挡水。

13、阳台栏板、屋面女儿墙栏板若采用砌块砌筑,应要求增设构造柱及压顶梁。

四、建筑装饰装修1、地面:(1)要结合土质情况确定回填土的压实系数;对于重要的地面,尽量要求采用配筋砼。

(2)直接浇筑于土面上的砼厚度不应小于100mm,并应配筋(尽量争取双层双向)。

(3)底层设备用房尽量采用砼架空板。

(4)室外回填厚度超1米的室外排水沟、散水坡宜采用与结构相连的悬挑构件。

(5)楼面水泥砂浆找平层、面层配合比应不低于1:2,厚度不小于20mm,强度等级不低于M15。

(验收规范中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很多要求是同水泥砂浆面层的)。

(6)砼面层强度不低于C20;当为地下室面层时,强度等级宜为C30,厚度不应小于100mm。

2、抹灰:(1)面层抹灰砂浆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充墙砌体上抹灰时,砂浆中宜掺入聚丙烯纤维(防开裂,特别是直接水泥砂浆压光装饰的)。

(2)外墙涂料装饰抹灰面层应结合立面设置分割缝。

3、门窗:(1)是否与水电安装的线管冲突,无法开启。

(2)落地门窗、七层以上平开窗及大于1.5平方米的玻璃是否采用安全玻璃;(3)铝合金窗的型材厚度不得小于 1.4mm,铝合金门的型材厚度不得小于2.0mm。

(4)建筑外窗安装尽量不要与外墙面齐平。

(5)高层外门窗的防雷接地尽量明确做法。

4、吊顶:(1)由于水电、暖通及消防的管线铺设空间需求,部分房间的顶棚标高达不到图纸要求。

(2)造型吊顶用到铝制天花,铝制天花的灯槽转角及与其他材质交接处收边做法会存在一个角铝收边条,影响装修效果。

(3)多功能会议室吊顶是否增加马道。

5、饰面板(砖):(1)外墙保温层上不宜粘贴面砖。

(2)外墙饰面砖不应设计成密缝镶贴,否则存在渗水隐患;(3)湿贴石材其粘贴层必须设置钢筋网,固定间距不大于500mm并应穿墙连接。

6、幕墙:(1)部分预埋件未随主体结构进行预埋,需采用后置埋件进行后补预埋;(2)拉杆雨篷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做法及拉杆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雨篷埋件的埋设方式应明确。

(3)钢构雨篷外露钢材宜采用耐候及观感较好的氟碳喷涂处理。

(4)隐框窗与主体结构的固定,若固定的基体为素混凝土,建议采用化学锚栓。

(5)百页窗百页横向跨度较长,会造成百页下垂;(6)应明确门窗幕墙防雷节点,并明示避雷网及避雷体系的构成。

(7)玻璃幕墙中,采用铝质导水槽进行密封,施工后易造成积水及漏水等现象,建议改为硅酮耐候密封胶进行密封。

(8)部分铝单板分格尺寸过大,可能造成无法加工制作。

7、细部:(1)空调开关、插座预埋位置在柜体后面,建议移位;8、建筑屋面(1)二道防水设防,不宜采用涂膜防水层上直接粘贴防水卷材的做法,宜在涂膜防水层上设置水泥砂浆找平层后再铺贴防水卷材。

(2)翻口保护层尽量采用绿豆沙保护层。

五、市政工程1、道路验收是按公路标准还是市政标准验收?2、挡土墙基底地基是否需要做地基验槽承载力试验?3、挡土墙台背宜回填乱毛石灌砂或透水性好的砂石混合料。

六、给排水与采暖1、PP-R管道应明确采用何系列?不同S系列管道适用范围不一样。

2、雨水管与空调冷凝水管应单独排放。

3、生活水箱考虑到卫生问题,建议设置不锈钢水箱,同时若设在屋面应有防晒措施,4、水箱还应明确水泵吸水管,进水管、溢流管的标高等5、屋面设备要考虑防晒、防雨措施。

6、管道井建议增设局部等电位。

7、由于水表在图纸上设计是在每户卫生间内,根据自来水公司的规定是不能放在每户室内,以免造成以后抄表及维修的麻烦。

给水管道不宜穿过别的住户房间。

8、人防地下室给排水管道宜采用镀锌管。

9、设计排水管采用RC(A)法兰连接,DN150以下管道建议采用卡箍连接。

10、高层建筑低区部分建议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

11、泵房地面建议统一设置排水沟,有组织排水。

七、建筑电气1、竖井内有桥架或母线,应增加专用接地,(铜排或扁钢),建议电气竖井内设置局部等电位。

2、地下室、楼层、屋面等处的设备应考虑专用接地连接。

3、住户强、弱电管道不应穿过其他住户空间内。

4、不同用户之间的用电宜分别计量。

5、住宅楼梯间总配电箱(电表箱)高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移位或采取防护措施。

6、航空障碍灯,应有明确的安装位置及大样图。

7、水泵房等潮湿场所,灯具应采用防水型。

8、配电房、消控中心等场所应有应急照明。

9、防火封堵应明确做法。

10、明确房间的照度要求,(节能分部测试依据)11、配电房内不得有给排水管道穿过。

12、一些住宅楼户内照明箱BX3所在的隔墙厚度只有100mm厚,墙体偏薄BX3箱无法嵌墙安装?13、防雷接地平面图是否明确引下线位置、接地装置做法及数量、重复接地位置及数量以及引出人工接地扁钢的预留位置等?八、通风与空调1、直径较大的管道(DN450及以上)应有明确支架固定做法,满足承重要求。

2、屋面或机房内管道保温层建议增设0.6mm铝板保护层。

3、风机是否设减振吊架?4、防火阀的设置是否完善?5、集分水器平衡管采压管增加阀门便于维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