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所得税政策分析

企业所得税政策分析

企业所得税政策分析
一、企业所得税概述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由十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三)合伙企业、一人有限公司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四)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关系
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三、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四、收入总额
(一)一般收入的确认
(二)特殊收入的确认
(三)相关收入实现的确认
(四)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五、税前扣除范围和扣除方法
六、不得扣除的项目
七、亏损弥补
年度亏损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暂行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企业某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八、资产的税务处理
九、应纳税所得的计算(清算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清算所得=全部资产处置所得-清算费用+确实无法偿还的债务-无法收回的债权损失+尚未确认的递延收益-尚未扣除的税前允许扣除的待摊支出+已在税前扣除不再实际支付的预提性质的支出-商誉-以前年度发生的亏损
十、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境外所得抵扣税额的计算
法第二十三条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1.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条例第七十八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所称抵免限额,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该抵免限额应当分国(地区)不分项计算,计算公式如下: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二)居民企业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
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实行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由税务机关根据其主营项目确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

(三)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预缴所得税的处理
十一、税收优惠
(一)免征与减征
(二)所得免征或者减征
(三)税率式优惠
(四)减少应税收入或者应纳税所得额的税收优惠
(五)税额抵免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六)非居民企业税收优惠
1.外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2.国际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和居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3.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所得。

(七)其他优惠
十二、特别纳税调整
税务机关依照规定进行特别纳税调整后,除了应当补征税款外,并按照国务院规定加收利息:应当对补征的税款,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6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按日加收利息。

加收的利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利息应当按照税款所属纳税年度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与补税期间同期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加5个百分点计算;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附送了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的,可以只按规定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利息。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