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之奔驰历史与在中国发展史论文关键词:汽车文化,奔驰,发展历史,中国市场摘要:公司名称梅赛德斯-奔驰外文名称Mercedes-Benz总部地点德国斯图加特成立时间1883年,奔驰汽车公司成立;1890年,戴姆勒汽车公司成立;1926年,奔驰与戴姆勒正式合并。
经营围豪华轿车、客车、卡车、跑车公司性质外商独资公司口号Das Beste Oder Nichts.(惟有最好)创始人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 AG)主要车系A、B、C、E、S、G级,GLC、SLK级国事业部奔驰、奔驰正文: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德国汽车品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档汽车品牌之一,其完美的技术水平、过硬的质量标准、推出新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经典轿跑车款式令人称道。
在国际上,该品牌通常被简称为梅赛德斯(Mercedes),而中国地称其为“奔驰”(因此,又有梅赛德斯-奔驰一说),译为“宾士”,译为“平治”。
自1900年12月22日戴姆勒汽车公司(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DMG)向其客户献上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梅赛德斯(Mercedes)为品牌的轿车开始,奔驰汽车就成为汽车工业的楷模。
其品牌标志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车品牌标志之一,100多年来,奔驰品牌一直是汽车技术创新的先驱者。
1886年1月29日,两位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获得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专利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
随后这一天就被人们称为汽车诞生日。
一百多年过去了,奔驰汽车早已度过了它的百岁寿辰,而在这一百多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曾涌现出很多的汽车厂家,但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
悠悠百年岁月,也只有奔驰、标致、福特、别克和斯柯达五家车厂经历岁月洗礼而存活下来[4]。
1885和1886年,卡尔·本茨(全名为Karl Friedrich Benz,中文名卡尔·弗里德里希·奔驰,简称卡尔·奔驰。
由于品牌名中有“奔驰”二字,且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官网采用“卡尔·奔驰”的译名,故现多将其译为“卡尔·本茨”)与戈特利布·戴姆勒制造出了各自的第一辆汽车。
1883年卡尔·奔驰先起炉灶,在曼海姆(Mannheim)建立了奔驰汽车公司。
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于1909年为三叉星标志申请专利权,但奔驰则属于一个圆形徽章。
戈特利布·戴姆勒的标志来源于戴姆勒给他妻子的信,他认为他画在家里房子上的这颗星会为他带来好运,这颗三叉星还象征着奔驰汽车公司向海陆空三个方向发展。
1909年,戈特利布·戴姆勒先生为了纪念他的车大批量生产,将三叉星的齿轮图案改为月桂枝,以示胜利。
而标志的“梅赛德斯”则取自其在奥地利的汽车经销商埃米尔·耶利克(Emil Jellinek)美丽女儿的名字。
“梅赛德斯”在西班牙语中有幸运的含义,可惜这位美女于40岁死于不幸的婚姻,以她命名的做法却不胫而走。
1909年6月,戴姆勒汽车公司申请登记了“三叉星”作为轿车的标志,象征着陆上、水上和空中的机械化。
1916年在它的四周加上了一个圆圈,圆的上方镶嵌了四个小星,下面有Mercedes(梅赛德斯)字样。
奔驰的标志最初是Benz外加月桂枝环绕。
1926年,戴姆勒与奔驰合并,星形的标志与奔驰的月桂枝终于合二为一,下有Mercedes-Benz字样。
后将月桂枝改成圆环,并去掉了Mercedes-Benz的字样。
随着这两家历史悠久地汽车生产商的合并,厂方再次为商标申请专利权。
此圆环中的星形标志演变成今天的图案,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商标之一。
让三叉星徽在全球闪耀,是梅赛德斯-奔驰一百多年来的梦想,更是其永不放弃的追求。
历经百年的发展,梅赛德斯这一名称已经成为世界最具创新性汽车品牌的代名词。
自从1900年12月22日戴姆勒汽车的首辆梅赛德斯汽车问世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汽车企业之一戴姆勒股份公司。
今天戴姆勒股份公司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质量上乘的高档汽车品牌。
这一品牌承载着其非凡的技术实力,上乘的质量标准和大胆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的汽车传奇。
在全世界梅赛德斯-奔驰这一品牌拥有近数百万名忠实顾客,他们拥有着上千万台梅赛德斯-奔驰汽车。
这些人不愿驾驶任何其它品牌的汽车是因为他们对梅赛德斯-奔驰的传奇充满敬仰,和对梅赛德斯-奔驰不断改写的最新篇章-最新时尚车型情有独钟。
这一传奇是通过历经百年的不懈创新和技术领先的成就不断积累而成。
不论是汽车应用的柴油机、安全车身、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安全气囊、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主动悬挂控制(ABC)、制动辅助系统(BAS),还是电子感应制动系统(SBCTM)、预防性安全系统PRE-SAFE、夜视辅助系统、7速自动变速器7G-TRONIC等,这一系列的创新,映入人脑海的还是最初创始人的名字:梅赛德斯-奔驰。
从一开始,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就在技术和质量方面设定标准。
今天这一领导者能向市场提供数十种不同汽车系列,包括一百多款不同车型- 这几乎涵盖所有豪华车细分市场。
产品组合的多元化是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销售年年突破百万台业绩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107年前收到第一个订单以后,公司至今已生产出超过2000万台梅赛德斯-奔驰轿车。
提及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的历史,就不能不说这4个人: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卡尔·本茨(Karl Benz)、威廉·迈巴赫(Wihelm Maybach)以及埃米尔·耶利克(Emil Jellinek)。
第一辆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是几十年前卡尔∙奔驰和戈特利普∙戴姆勒共同工作的一个部分。
但有意思的是,这两位汽车时代的先驱实际上从未谋过面,他们各自工作着并互相竞争。
奔驰开发出了奔驰汽车,而戴姆勒和迈巴赫则开发出了戴姆勒及后来的梅赛德斯汽车。
时至1924年,这两家公司才签署了互利合作协议,两年后的1926年,合并成为戴姆勒-奔驰公司,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品牌,一个注定要名扬世界的品牌-梅赛德斯-奔驰。
1883年,卡尔·本茨、麦克斯·罗斯、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埃塞林格共同建立Benz & Co. Rheinische Gasmotoren-Fabrik。
1886年1月29日,卡尔·奔驰为其三轮“安装有汽油发动机的交通工具”申请了专利,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正式诞生。
经过若干年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后,1894年,奔驰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汽车——Velo。
到1901年,共生产了1200辆这种类型的车,与此同时,他的竞争对手-戴姆勒公司(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DMG),由戈特利普∙戴姆勒在1890年建立的公司,推出了新的梅赛德斯车。
这款车非常灵巧,且功率非常强大,倍受用户欢迎。
戴姆勒将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位于他甘斯塔特别墅花园里的试验工厂。
才华横溢的迈巴赫也和他并肩工作。
1884年,他们对奥托的四冲程发动机锲而不舍的开发工作获得了回报,一种能安装在车辆上的更轻更小的发动机产生。
这个发动机首先安装在一辆自行车上,这就是最早的摩托车。
1886年,戴姆勒和迈巴赫在世界上最早的四轮汽车上安装了改进后的发动机。
与此同时,卡尔∙本茨也在曼海姆的工厂发明了他自己的三轮机动车。
大约11年后,戴姆勒的首席工程师迈巴赫遇到了埃米尔∙杰林耐克。
没有埃米尔∙杰林耐克,也许到今天我们都不会听说梅赛德斯这个名字。
杰林耐克当时已经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商人,在维也纳附近的巴登有房子,在尼斯有别墅。
当他在报纸上了解到DMG制造的先进汽车后,他到甘斯塔特进行了一次旅行。
在那里,一辆戴姆勒汽车接他离开火车站。
这款“Doppel Phaeton”汽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当即决定购买一辆。
但是他觉得这种6马力的汽车功率还是不够强大。
于是又向DMG下了更多的订单,但特别要求威廉·迈巴赫让汽车有更大的功率。
历经一年之后,杰林耐克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客户了,他成为了DMG的授权代理商,开始销售DMG的汽车。
与此同时,来自德国的戴姆勒汽车在赛车场上越来越活跃,而他们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有埃米尔∙杰林耐克的身影。
一个在1900年“尼斯-拉图别”山地赛中与戴姆勒菲尼克斯赛车有关的事故促使杰林耐克建议戴姆勒公司制造马力更大更易于控制的汽车。
迈巴赫的小组于4月2日开始攻关。
DMG和杰林耐克同意共同为这款未来的汽车开发市场。
车的名字叫梅赛德斯,这是他10岁女儿的教名。
当年的11月22日,“35马力梅赛德斯”汽车的开发在甘斯塔特彻底结束。
25年后1926年,戴姆勒和奔驰合并成为一个公司,戴姆勒-奔驰。
是这四个人的毕生心血筑就了戴姆勒-奔驰公司,使其成为世界顶级豪华品牌的汽车制造商,他们的热情和梦想继续成为公司迈向未来的动力。
在中国的合资成立于2005年8月8日的奔驰汽车(BBAC,简称:奔驰)。
尽管只有不到十年的历史,但奔驰的发展中却经历了从最初生产Jeep/三菱/克莱斯勒等品牌的车型,过渡到如今仅生产奔驰品牌车型的巨大转折,从卧薪尝胆到厚积薄发,其中复杂而曲折的经过十分耐人寻味。
先从它的前身“吉普汽车”(BJC,简称:吉普)说。
作为国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吉普是汽车制造厂(从1966年起生产BJ212越野车)和美国汽车公司(AMC)的合资产物。
1978年11月9日,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的顾明向国务院副总理同志请示:“轿车项目可不可以搞中外合资经营?”表态:“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嘛。
”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获得通过。
同年2月21日,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与市政府起草了《关于汽车制造厂和美国汽车公司合资经营吉普车公司的报告》。
1983年5月5日,吉普的经营合同以及合资章程签署,1983年6月1日正式生效。
1984年1月15日,吉普举行了开业仪式,中国汽车工业的合资大幕由此拉开。
吉普最初的注册资金为5103万美元,总投资15233万美元,合资经营期限为20年。
其中中方以位于区广渠路36号制造BJ212的南厂区的部分厂房、设施和现金660万美元入股,占总股本的68.65%;美方以Jeep品牌的产品、技术以及现金800万美元入股,占总股本的31.35%。
根据合同,美方有选择追加投资的权利。
在吉普中,中方起初希望搞“联合设计”,即由中方和AMC共同打造一款适合中国的越野车,但研发一款新车至少需要几年时间、投入几亿美元,相比直接将AMC现有车型引入国产的成本要大得多,因此遭到了美方的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