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每级
模式的作用?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逻辑模式、外模式(子模式)、内模式(物理模式)。
逻辑
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外模式是对各个用户或程序
所涉及到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是数据的内部表示或底层描
述。
逻辑模式是系统为了减小数据冗余、实现数据共享的目标,并对所有用户的数据进
行综合抽象而得到的统一的全局数据视图。
通过外模式,可以方便用户使用和增强
数据的安全性。
通过设计内模式,可以将系统的模式(全局逻辑模式)组织成最优
的物理模式,以提高数据的存取效率。
改善系统的性能指标。
2、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对信息世界的管理对象、属性及联系等信息的描述形
式。
概念模型不依赖计算机及DBMS,它是现实世界的真实而全面的反映。
概念模
型通过系统需求分析得到,对概念模型数据化处理后就得到了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3、对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设计进
行描述。
数据库设计分为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
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各阶段的主要内容为:
①需求分析阶段:准确了解并分析用户对系统的需要和要求,弄清系统要达
到的目标和实现的功能。
②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
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③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将
其性能进行优化。
④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
构,包括数据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⑤数据库实施阶段: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操作语言和宿主语言.根据数据
库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
并进行系统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数据库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
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评价、调整和修改。
4、试述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区别和联
系。
等值连接是从关系R和S的广义笛卡儿积中选取A和B属性值相等的那些元组。
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
5、试述SQL语言的特点。
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它除了具有
一般关系数据库语言的特点外,还具有3个特点:①SQL具有自含式和嵌入式两种形式:②SQL具有语言简洁、易学易用的特点③SQL支持三级模式结构。
6、简述SQL Server2000的4个最主要的系
统数据库及作用。
系统数据库是由SQL Server内部创建和提供的一组数据库。
其中最主要的数据库有4个。
它们分别是Master、Msdb、Model和Tempdb。
①Master数据库:用于记录所有SQL Server系统级别的信息,这些信息用于控制
用户数据库和数据操作。
②Msdb数据库:由Enterprise Manager和Agent使用,记录着任务计划信息、事
件处理信息、数据备份及恢复信息、警告及异常信息。
③Model数据库:SQL Server为用户数据库提供的样板,新的用户数据库都以model
数据库为基础。
每次创建一个新数据库时,SQL Server先制作一个model数据库的拷贝,然后再将这个拷贝扩展成要求的规模。
④tempdb数据库:一个共享的工作空间,SQL Server中的所有数据库都可以使用
它。
它为临时表和其他临时工作提供了一个存储区。
7、什么叫部分函数依赖?
在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有,
−F Y;若X→Y,但Y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则称Y对X完全函数依赖.记作:X−→
−P Y。
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记作.X−→
8、什么是封锁协议?不同级别的封锁协议
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在对数据对象加锁时,还需要约定一些规则这些规则称为封锁协议。
一级封锁协议:是事务T在修改数据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
一级封锁协议可有效地防止丢失修改并能够保证事务T的可恢复性、一级封锁由于没有对数据进行加锁,所以不能保证可重复读和不读“赃”数据。
二级封锁协议;是事务T对要修改的数据必须先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X锁;要读取的数据必须先加S锁.读完后即可释放S锁。
M级封锁协议不但能够防止丢失修改,还可进一步防止读“脏”数据。
三级封锁协议:是事务T在读取数据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在要修改数据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后才释放所有锁、由于三级封锁协议强调即使事务读完数据A之后也不释放S锁从而使得别的事务无法更改数据A、三级封锁协议不但防止了丢失修改和不读“脏”数据,而且防止了不可重复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