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L2产业转移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L2产业转移

L2 产业转移【文综地理卷·2014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01405)】C4 J1 L2 M137.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3月14日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正式向俄罗斯转交文件,承认号称“北冰洋冰极”的鄂霍次克海的中部5.2万平方公里的地带为俄罗斯大陆架。

材料二俄罗斯目前全境内的农业用地总面积为1.68亿公顷,其中有近1/4耕地处于闲置状态,且租金低廉,这对俄罗斯而言不能不说是某种“浪费”。

在中国就大豆供需缺口保持3000万吨的态势,去海外开发农场对中国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和农民唱戏”的原则,鼓励到俄罗斯投资。

目前,中国是在俄投资建农场最早、最多的外国国家。

下图为俄罗斯部分地区图,表为俄罗斯两工业区的工业部门。

(1)推测鄂霍次克海成为“太平洋冰极”的原因。

(6分)(2)中国积极参与俄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试分析我国在俄罗斯投资建设海外农场的原因。

(10分)(3)比较莫斯科和乌拉尔两工业区工业结构的差异。

有俄罗斯人想把图中乌拉尔工业区的冶金工业迁往圣彼得堡工业区,请阐述可能的理由。

(8分)【知识点】本题考查鄂霍次克海水温较低的原因、区域开发、产业转移等。

【答案解析】(1)①纬度较高,获得太阳辐射少;②受寒流影响大,气温低;③受冬季风大,降温剧烈;④海域封闭,与大洋的能量交换较少,温度低。

(注:答洋流不给分、只有理由无分析得1分,任答3点,满分6分)解析: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等。

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鄂霍次克纬度较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受千岛寒流影响大,气温低:靠近冬季风源头,受冬季风大,降温剧烈;海域封闭,与大洋的能量交换较少,温度低。

(2)俄罗斯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①土地辽阔,地势平坦,土地租金低廉,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夏季水热配合较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③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④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⑤交通发达,运输便利;⑥本国农业不稳定,市场需求量大。

我国的原因:①中国人口众多,人地压力较大。

②中国土地面积有限,且易耕地几乎开发殆尽,必须通过扩大海外农业规模,才能确保足够的粮食供应。

走出国门海外寻求机会成为中国努力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的积极举措;③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④农业技术资金等优势条件;⑤国家政策的支持(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⑥中俄关系友好,合作潜力巨大等(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方面任答5点,满分10分)解析:本题要注意审题,要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是俄罗斯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二是我国开拓国外农场的原因及优势条件。

俄罗斯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

注意结合农业区位分析模板。

我国开拓国外农场的原因及优势条件分析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国情来分析。

(3)差异:莫斯科工业区:轻重工业都很发达(2分);乌拉尔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2分)。

理由:①圣彼得堡临近波罗的海水陆交通便利;②接近消费市场;③技术力量较强(或工业基础较好)。

(任答2点,满分4分)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莫斯科工业区:轻重工业都很发达;乌拉尔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

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圣彼得堡工业区临近波罗的海水陆交通便利;周边人口稠密,城市数量较多,接近消费市场;发展历史悠久,技术力量较强,这些都是比乌拉尔工业区优越的条件。

【思路点拨】本题涉及的知识点都是常考的知识点,此类问题的回答模式相对固定,但要灵活应用,不可直接套用,本题难度不大。

补充: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易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土地资源:工业占地较大,必须有充足的工业用地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水源充足;还可提供廉价的水运。

自然资源:先列出具体的资源,再评价其质和量,如种类多,储量丰富能源:能源充足(2)经济因素地理位置:(下面很多条件都与位置有关,交通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环境位置)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丰富,适宜发展××工业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导向型工业市场:人口稠密或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市场广阔交通:临近公路、铁路、河流等交通线,或临海港、航空港近,或内河、海洋、航空运输发达,或综合运输网络发达,(水陆)交通便利;联系市场方便。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科技水平: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工业基础: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协作条件:协作条件好,有利于工业集聚、加强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发展中国家,土地租金低。

农业基础:农业基础较好或农业发达,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提供农副产品,提供市场)经济发展水平通信网络的通达性(3)社会因素政策:国家政策支持,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为解决就业把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是污染严重工业要考虑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一是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工业,要尽量设置在环境洁净地区对大气: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季风区则在与主导风向垂直的两侧选择厂址;城郊热力环流之外对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高科技企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应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5)工业区在城市内的布局因素交通: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便于提供原材料和产品的输出、职工的上下班;环境: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水源:产生污水的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自来水厂靠近水源;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留有发展余地: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资源:尽可能接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协作条件:工业基础、工业联系,政策等。

2、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①原料导向型工业: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新疆的纺织厂②市场导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制造厂、印刷厂、饮料厂、食品厂、玻璃厂、欧美在中国建芯片厂(汽车厂)③动力导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电解铝工业④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普通服装厂、纺织厂、电子装配厂、包带、制伞、制鞋厂⑤技术导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芯片)、卫星、飞机制造厂、精密仪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其它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的影响⑤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由于科技进步和交通发展靠近大煤田——靠近大铁矿——布局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市场)或(临海型布局)①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交通运输一直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力(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我国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注意: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什么地方交通都发达)③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④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地理卷·2015届浙江省嘉兴市学科基础测试试题(201409)】L4 K2 L2 M228. (1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鄱阳湖为核心,以南昌和九江为核心城,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区,该区已经成为江西省承接长三角地区电子、生物工程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材料二、江西省示意图(图1)。

九江市在江西省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图2)(1)鄱阳湖水域对于当地水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和——-(4分)(2)归纳九江市优势工业行业的构成特点。

(4分)(3)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的区位优势。

(8分)【知识点】本题考查鄱阳湖水域生态价值、工业构成特点、地区发展优势区位分析。

【答案解析】(1)净化水质(或涵养水源,调蓄洪水)(2分);保护水生生物物种的多样性(2分)。

解析:本题实质上考查湿地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鄱阳湖水域对于当地水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水质,还可以保护水生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2)工业部门多(2分);以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2分,或写“工业层次低”)。

解析:根据图2可知,九江市优势工业行业部门多,但都是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等工业类型较多,对环境污染较大。

另外就是一些需要劳动力较多的加工业,所以整体工业层次较低。

(3)环境质量较好;地价较低;政策扶持;距离长三角近;交通条件的改善(每个采分点2分,任写四点即可)。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比其它地区言具有的优势是:环境质量较好;地价较低;政策扶持;距离长三角近;另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增强了其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系,也促进其产业的承接和发展。

【思路点拨】湿地的作用和产业转移是常考的知识点,要注意总结和灵活应用,本题难度不大。

【地理卷·2015届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09)】J4 L2服务外包属于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

读“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大量廉价劳动力B.教育水平较高C.便利的交通D.工业基础雄厚25.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A.便利的交通B.IT产业迅猛发展C.自然资源丰富D.消费市场广大【知识点】本题组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答案解析】24.B 25. B解析:24题,服务外包属于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求的是高素质劳动力,故选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