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产业转移

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产业转移

第2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2015·权威预测] 2015 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仍将关注 获取、解读信息能力,多以现实存在的数据或地理现象为命题 背景进行考查。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近年考查的重 点。
01 教材基础夯实
一、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 ①原生产地 转
3.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 区域产业转移发生于区域内部,也存在由区域间资源优势 差异而引起的产业转移,但因区域之间存在经济总体水平的差 异,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快,为使区 域经济均衡发展,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部分产业、资金 或技术,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方面是国际产业转 移所不具有的,如广东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向粤北、粤西地区 转移,就是为了使广东省整体经济均衡发展。
例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典型例题】 [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 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 些好处?
【了解意图】 该题以安徽及其周边区域图为背景,考查产业转移对安徽 承接产业转移城市的影响。
材料二 油棕产业目前主要产品是棕油和棕仁油。棕油主 要用来制造肥皂、润滑油、化妆品等,也是服装制造业的辅助 剂。棕油精炼后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用油脂。棕油榨取过程中 会有不少副产物作为肥料、燃料或饲料。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③加剧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 ④缓解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1) 对民工迁移影响最大的工业应为劳动力导 向型工业。甲类工业动力投入最多,说明其为动力导向型工业; 乙类工业投入要素中,工资所占比重最大,说明其为劳动力导 向型工业;丙类工业科技投入所占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 业;丁类工业原料投入比重最大,说明其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2)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 活动主要发生在较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有了更高级别的产业 类型后,原有比较落后的产业转向不发达地区。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⑧劳动力因素
1.重要因素
⑨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市场因素
2.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⑩国家政策的调整
,原生产地用
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获取信息】
[提示] 产业结构 增多 工业规模 [答案]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集聚效益(扩大产业规模)
【解题技巧】 正确解答该题,需要掌握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可分析如 下: (1)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04 学科素能培优
答题模板系列 5——以考题为例细说区位分析类问题的模 板套用
(2) “移业就民”实际是指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和原料导向型工业向劳动力价格更低、资源更加丰富的中西部 地区转移,这样会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 程,加大中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紧张状 况,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答案】 (1)B (2)A
03 经典考题研究
2012 年,中国成为造船业第一大国。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造船业转移的因素不包括( )
A.发达的科技
B.投入要素的比较优势
C.承接国的优惠政策 D.国际贸易的发展
(2)关于造船业转入对我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沿海地区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促进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升级 C.有利于东部轻工业基地建设 D.促进我国造船业的发展
技法点拨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某一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以下规律:
轻工业积提―累高―资技→金术重工业加提强高―基科―础技→工水业平高科技工业
(初期)
(中期)
(后期)
落实体验
1.近 100 年来,世界造船产业转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以英
国为主的欧洲转移至日本,然后到韩国,之后有可能到中国。
例 1—产业转移的原因 【典型例题】 [2012·浙江文综]根据图文材料(下图为珠江 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 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 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 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
【解析】 (1)由材料信息可知,世界造船业的转移趋势符 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特点,发展中国家科技实力弱; 投入要素的比较优势决定着造船的成本;承接国的优惠政策能 够吸引产业的转入;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的转移。
(2)造船业不是重度污染企业,A错误;我国承接造船业转 移的地区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以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产业升级 影响很小,B错误;造船业对轻工业基地建设影响不大,C错误; 造船业的迁入可以增强我国的船舶生产能力,促进我国造船业 的发展,D对。
落实体验 2. [2013·烟台适应性练习一]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大 量农民离开家乡向东部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未来我国中 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 “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甲、乙、丙、丁代表的工业部门中,最容易吸引民 工迁移的是( )
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 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
【了解意图】 该题以珠江三角洲的有关材料,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 源环境承载能力方面考查产业转移问题。
【获取信息】
[提示] 1.紧张 上升 严重 重 大 2.便利 大 [答案] 主要原因: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较 重等。汕尾市。理由:化工、造纸工业污染性较强,且运输量 较大;汕尾市相对于英德市环境承载力较大,水运条件较好。
【答案】 (1)A (2)D
考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识必备 1.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 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 析如下:
技法点拨 产业转移的分析思路 首先,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产业链中的环节:不同的工 业部门特点不同,例如服装、电子装配等工业,属于劳动力指 向型工业,需要劳动力较多。金属冶炼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 工业,需要电力较多,并且环境污染较大。软件开发、动漫等 产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技术。有的工业部门 是某产品生产链中的一个环节,要分清此环节附加值的高低, 确定属于低端还是高端环节。
第四,把握转移方向规律:资源密集型(如钢铁工业)由接 近能源地向原料地,再向市场和交通优势地转移;劳动力密集 型工业都是转向劳动力工资较少,数量较多的地区;严重污染 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
第五,把握生产要素流动规律:由发达地区流入到欠发达 地区的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由欠发达地区流入到发达地区的一 般是劳动力和原料。
3.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就 业影响有何不同?
提示:对发达国家来讲,可以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兴 产业,但可能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对发展中国家,则可以缩短 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同时可以增加就业岗位,缓 解就业压力。
02 核心要点研究
考点一 产业转移的原因 知识必备 产业转移根据变化的地域空间范围不同,可分成国际和区 域两类,根本目的都是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最大限度地 获取利润。目的相同但原因或影响因素并不一定相同,具体现 象应该具体分析。
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②区域 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3.目的追 扩求 大更 销高 售市③场利润
4.产业转移的原因
[特别提醒] 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 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较多的利润,实现企业的可持 续发展。
1.实现产业转移需具备哪些条件? 提示:(1)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劳 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
1.产业转移的规律 (1)先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 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 (2)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 地区转移。 2.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 从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 转移主要是因为本国发展制约性增强,发展中国家资源优势明 显,为了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优势资源;发展中国家人口众 多,消费能力增强,市场需求量增大。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形式: 产业转移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 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 高级形式。
(2)产业结构与经济水平的关系: ①经济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密集,推动经 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高。 ②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劳动力廉价,资源优势明显,创 新能力差,第三产业比重比较低,第一、二产业比重大。 ③一般来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 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1)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_⑮__优__势__条__件____发展 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 _⑯ ___一__体__化_。 (2)形成产业和__⑰__产__品__生__产__过__程___的国际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1)改变了区域的_⑱ ___地__理__景__观__。 (2)伴随着__⑲__环__境__污__染___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就业机会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 (2)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 于缓解__⑳ ___就__业__压__力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