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
一、实验原理及流程实
验
原
理
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浓度高的条件下,液泡水分外渗,原生质层与细胞壁脱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液泡中,使原生质层慢慢地恢复原状,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流
程
实验材料: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
水纸,电子显微镜,0.3g/ml蔗糖溶液,清水
流程图:
实
验
步
骤
实验步骤: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鳞片叶紫色的外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
2.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片细胞中紫色大液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3.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重复
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洋鳞片叶表皮浸在蔗糖溶液中。
用10X的物镜观察,
细胞中液泡的大小、颜色变化。
4.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重复几次,使洋葱鳞片叶浸入清水中。
用10X的物镜观察,细胞中液泡的大小、颜色
变化。
制作洋葱鳞片表皮临时装片
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临时装片
0.3g/ml
蔗糖溶液
吸水纸吸引
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临时装片
吸水纸吸引清水
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报告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二、
实验
结果
及分
析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原始的洋葱鳞片叶紫色表皮细胞时,可观察到有一个紫色的大液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当洋葱鳞片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可观察到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当洋葱鳞片表皮浸润在清水中时,液泡又逐渐胀大,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
分
析 内因:原生质层具有半透性 细胞渗透失水(吸水) 细胞壁伸缩性小,
原生质层伸缩性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小于(大于)细胞液浓度
三、
实验
讨论
及反
思 讨论 1. 如果没有细胞壁,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如果没有细胞壁,就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分离反应,只会单纯的吸水或失水。
2. 如果滴加的是0.5g/ml 的蔗糖溶液,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如果使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会使细胞严重失水而死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 为什么植物细胞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不是一起变化,而是发生质壁分
离?
因为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而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
4. 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是空的吗?
不是空的,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存在蔗糖溶液。
因为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蔗
糖溶液可以进入细胞壁,但不能进入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生质层。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细胞液
细胞质 液泡膜
(伸缩性小)具有全透性 原生质层(伸缩性大)具有选择透过性 (相当于半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