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动物园历史

上海动物园历史

以下图片和文字均转载于上海动物园官网,为便于观看,进行了重新排版:50年代的猴山50年代的熊山百花厅熊猫岭50年代鹿苑1960—1963年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物质极端匮乏。

全园职工为了保证动物饲料的供应,积极贯彻“穷、勤、巧”的三字方针,利用社会和园内一切可利用资源,保证193种1807头(只)动物正常生长。

1964年5月,庆祝建园十周年。

复兴公园、中山公园附设动物园并入西郊公园。

正式成立动物医院。

华南虎、金丝猴、黑叶猴繁殖成功。

大象盛装出游海狮表演时的观看游人建园10周年宣传1965年大熊猫首次繁殖。

1966—1970年组织科技、饲养人员去云南、四川等地进行野外考察和种类收集。

1971年10月,从云南省西双版纳获一头幼年7岁野生母象“版纳”。

我国首次用麻醉枪捕获野象“版纳”我国首次用麻醉枪捕获野象“版纳”1972--1976年公园大门完成改建,新建的长颈鹿馆、斑马房、袋鼠房、鸣禽馆和猩猩馆相继开放,特别是独立的动物繁殖场建设成功,为建立和繁育野生动物种群奠定了基础。

76年建猩猩馆70年代的斑马房1974年7~8月,上海动物园与日本横滨动物园互赠动物(灰鹤、藏酋猴各一对交换日本花鹿、企鹅各1对)。

这是上海动物园首次进行的国际间动物交换活动。

1977年云豹、加洲海狮、白唇鹿等动物繁殖。

1978年亚洲象、袋鼠首次繁殖成功。

1980年1月1日,上海西郊公园正式改名为上海动物园。

展出动物308种(11月,黑猩猩首次繁殖成功。

含亚种),4005头(只)。

大门照片1982年1月和11月,两批饲养技术人员赴西藏进行野外考察。

收集到羚牛、红斑羚、红腹角雉等动物。

8月23日,大熊猫“白梅”产仔1只。

大熊猫首次繁殖成功。

7月15日,《扬子鳄繁殖研究》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4年5月24日,举办大型座谈会、园史展览,纪念建园三十周年。

东方白鹳在国际上首次人工繁殖成功。

东方白鹤繁殖1985年南美貘、红斑羚、白鹮在国内首次繁殖成功。

南美貘1986年英国皇家鹿苑赠送两只麋鹿(四不像)给我园;“珍稀野生动物寄生虫的调查和防治研究”获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6月4日,25种动物去中国福利会,为残疾儿童展出。

1988年10月,南美野牛首次繁殖成功。

1989年11月,动物档案电脑信息化鉴定会。

1990年4月,市政府、市建委和局领导来园研究“上海动物园三年发展规划”。

5月,松鼠猴首次繁殖成功。

1991年9月,通过“上海动物园近期改建计划任务书”。

1992年4月新建海兽馆,6月灵长动物二馆竣工开放。

7月,上海动物园社会认养野生动物活动首发式,并开始了“动物园之友”系列活动。

1993年4月25日,首次“动物园之友”联谊会召开,40多家媒体及有关单位参加。

9月30日至10月2日,举办“首届保护野生动物联谊会暨虎啸中秋、国庆之夜游园会”。

12月,鹿特丹动物园赠送我园的大猩猩首次在沪展出。

1994年3月,总经费3000万元的“上海动物园近期改建计划”基本完成,灵长馆、大猩猩馆、两栖爬行馆、科教馆等对外开放。

灵长一馆新食草区4月12日,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乔治•勃普赛特先生赠我园1000种蝴蝶标本。

4月18日,为庆祝上海—大坂缔结友好城市20周年的纪念钟在我园落成,上海原市长黄菊和大坂市长西尾正也为钟塔揭幕。

5月25日,“上海动物园建园40周年”庆典大会。

1995年2月28日,上海和重庆动物园合作繁殖大熊猫所产的第一头属于上海的幼仔抵达上海。

5月6日,小象“洱纳”产下一头仔母象,是中国动物园里第一只仔二代的亚洲象。

上海动物园获得“全国十佳动物园”荣誉,饲养科荣获上海市劳模集体称号。

9月22日,原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为上海动物园题写园名。

10月,一对金丝猴去日本横滨动物园进行为期十年的借展和合作研究。

上海动物园成为“欧洲濒危物种保护计划”(EEP)成员。

1996年12月,一周内11只老虎发病。

诊断为犬瘟热(属国内首次),经各方努力抢救,两周后病虎痊愈。

1997年4月1日,5月,“吉象迎宾”新大门建成。

上海动物园首届动物艺术节开幕。

6月,斑嘴环企鹅首次繁殖成功。

1998年4--6月,日本横滨市金沢动物园的树袋熊(考拉)首次在沪展出。

1999年4月蝴蝶园建成,开始正式饲养展出活体昆虫。

6月,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动物园95%的面积被水淹,闭园三天,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全园职工防汛排涝、抢救动物,未造成大的损失。

10月,巴西CBMM公司送给徐匡迪市长的一对巴西狼在上海动物园落户。

这是中国首次饲养展出巴西狼。

12月,上海动物园被国家科学教育委员会批准命名为“全国科学教育普及基地”,为国内第一座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的动物园。

2000年5月,美洲豹首次繁殖成功(一胎三仔)。

10月,改建园内雨污水的“3100”万元工程启动。

11月,珍•古德(Dr.Jane Goodall)来园访问。

动物医院被评为上海市模范集体。

2001年3月,日本三和化学研究所赠送20只黑猩猩抵园。

4月,自然生态园、动物视线无障碍展示的改建计划全面启动。

12月,公园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国家二级验收。

2002年5月,“2002年上海科普教育大联展”在园举行。

10月,创建为国家4A级景点。

2003年4月7日,大熊猫“乐乐”(雄)和北京动物园的“丫丫”(雌)赴美国孟菲斯动物园进行为期十年的合作研究。

4—6月,全国遭遇“非典”,游客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全园上下积极做好动物防疫和经济调整工作。

7—12月,实施“管养分开”和转制改革。

2004年2月,国内多处爆发“禽流感”,园内认真应对,确保鸟类安全。

注射疫苗2—10月,举行庆祝建园50周年系列活动。

展示动物达620种7000余头(只)2010年上海动物园科普宣传工作内容丰富亮点纷呈( 2010年12月28日)2010年是上海世博年,上海动物园科普部门抓住世博契机,围绕公园重点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亮点纷呈的科普宣传主题活动,并从多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野生动物科普宣传教育水平。

一、科普活动方面1. 虎年生肖文化节:2月16日至2月19日,举办虎年生肖文化节活动。

在进门口的草坪上展示8个虎亚种的形态特征、生存状况;围绕草坪一圈还有10余项富有趣味的与虎有关的活动。

据统计,共有1200多个家庭参与了此项活动。

通过这项活动他们不仅了解了悠久的虎文化,走进精彩的虎世界,更是懂得了保护虎及所有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2. 大猩猩生日会经过去年的大猩猩征名活动,“海贝”已被很多市民熟悉和关注。

2月17日是小大猩猩2岁生日,我们为大猩猩举办了特殊的生日会。

通过媒体的报导,更多的民众了解了这只可爱的小大猩猩,并从中了解了动物园为大猩猩保护所做的努力、了解了大猩猩野外的生存境况,从情感上触发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3. 生态道德教育研讨会3月4日,上海动物园和多家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机构联合举办第六届“上海市第六届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暨青少年野生动物保护科学普及教育研讨会”。

研讨会的举办为推动上海地区青少年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普及教育和上海市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生态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4. 世博熊猫主题系列活动为迎接世博会在上海的举办,经过有关的部门的批准,10只可爱的熊猫宝宝从四川卧龙来到了上海动物园,传递着世博会倡导的生态文明,共同演绎精彩世博。

园科普部门紧紧围绕世博熊猫主题,举办了一系列的科普宣传活动。

1)世博大熊猫开幕式1月21是世博熊猫正式向公众开放的一天,国家林业局、上海市委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经过紧张有序的筹备,开幕式顺利举行,为“世博熊猫上海行”活动开了个好头。

开幕式简洁隆重,开幕工上放映前期制作的熊猫主题宣传片,全面介绍了熊猫的生活,并开展了熊猫知识竞答活动,现场氛围活动,充分达到了科普宣传的目的。

2)“我爱熊猫,保护生物多样性”绘画比赛抓住世博熊猫在我园展出的良机,园科普部组织策划了熊猫绘画比赛方案。

经过1个多月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画稿,活动主办方共收到将近30个学校及少科站的绘画作品640多幅。

经过严格的甄选,共有100幅预赛作品入围决赛。

5月22日,这批入围的小画家在上海动物园进行了现场决赛,并同日起举办“我爱熊猫,保护生物多样性”画展。

3)“我爱熊猫”知识竞赛“我爱熊猫”知识竞赛目的在于增进公众对熊猫的了解,试题在多家报刊媒体及市绿化市容局网站上刊登发布,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答题来信3600多封,足见熊猫之魅力。

在生物多样性日,我们对全部答对题卡的参与者进行了抽奖。

4)“熊猫奥秘大探索”主题活动月为配合“世博熊猫上海行”宣传,上海动物园在4月份的每个周末,举办“熊猫奥秘大探索”主题科普活动,策划的活动内容有熊猫竹子大搜索、熊猫邻居你来分、熊猫古扇你来画、熊猫食量全掌握等11项游戏。

同时,配合活动,专门设计了活动单,期间共发出4000份活动单,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与。

游人们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了熊猫,我们亦致力于在活动中提高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

5)世博熊猫“做客”世博园适逢世博园国际组织馆内世界自然基金会(WWF)6月份开展熊猫主题月活动,上海动物园在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的联络下,主动与WWF合作,一方面将视频接入该馆,进行世博熊猫现场直播,另一方面在其馆内举办熊猫称重、熊猫古扇绘画、熊猫身份识别等游戏,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与。

活动不仅让游客们了解了关于熊猫有趣的知识,展示了上海动物园在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方面的风范,还通过动物园宣传单页的发放、展板的布置、动物园LOGO 印章的敲盖等进一步宣传了上海动物园。

6)世博熊猫宣传片拍摄与播放组织拍摄了时长2分钟的世博熊猫宣传片,并在长宁区科委的支持下,从4月上旬至6月底,在芙蓉江路天山路口20平米的LED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宣传片,以扩大世博熊猫上海行的影响力。

5至6月份,在徐家汇部分商圈进行滚动播放。

片中活泼可爱的世博熊猫引得路人连连驻足观看。

短片展现上海动物园精彩的野生动物世界、优美的园林景观,同时展示了上海动物园作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4A级旅游景区张开双臂欢迎国内外友人的姿态。

5. 世界地球日活动4月24日,“2010世界地球日”活动在上海动物园隆重举行。

今年的活动既是为了庆祝第41个世界地球日,也是长宁区“世博大熊猫、长宁好邻居”的系列活动之一。

精彩的文艺演出、各地球村的文化及环保展示让参与活动的中外特邀家庭及游客家庭获益匪浅。

当天最引人注目的是草坪上来自11个国家的地球村帐篷,吸引了近3000个家族的参与,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环保世博会。

6. 生物多样性日活动5月22日生物多样性日这天,上海动物园联合上海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上海市青少年科学与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动物学会、上海昆虫学、上海植物学会等开展了“Bioblitz”生物限时寻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