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湛江经济分析

湛江经济分析

湛江市投资环境的分析湛江,广东省政府定位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粤西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

全市辖4区、3县级市、2县,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区),总面积1249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45万(六普)。

湛江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国家一类大市,全国综合实力100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和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

重点建设的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湛江拥有较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交通便利,是投资者的一大正确选。

湛江所具备的投资环境有如下优势:硬环境:1.城市地理环境位置优越。

湛江市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东经109°31'-110°55'、北纬20°-21°35'之间,包括雷州半岛全部和半岛以北一部分。

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大特区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合浦、博白、陆川县毗邻,东北与本省茂名市属茂南区、茂港区及化州市接壤。

市区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东经110°4'、北纬21°12'。

陆地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地势北高南低,以北部廉江市境内的双峰蟑(382米)为最高点。

全市平均海拔50至250米之间。

双峰嶂为湛江市最高点,海拔382米。

湛江较大的江河有:鉴江,流经吴川市境内46公里;九洲江,流经廉江市境内89公里;南渡河,流经雷州市境内88公里;以及流经廉江、遂溪、雷州、麻章等境内的人工运河、雷州青年运河等。

2、城市资源、气候环境好。

气候温年均23.2℃,7月最高,月平均为28.9℃,最高曾达38.1℃;1月最低,月平均为15.5℃,最低曾达2.8℃。

年均降水量1417-1802,年日照时数为1864-216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02-118千卡/平方厘米,≥10℃积温8309-8519℃。

宜居住、宜生产。

自然资源湛江热带亚热带作物资源极其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糖蔗、水果、蔬菜和最大的桉树、剑麻等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著名的菠萝、香蕉、芒果、红橙之乡。

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广东省首位,是全国最大的对虾交易中心和加工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海水养殖珍珠基地。

境内已发现多类矿藏33种、矿产地155处,最有开发价值的是硅藻土、澎润土、泥炭土、高岭土等“四土”资源,濒临湛江的南海北部大陆架盆地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

湛江还拥有全球两个、中国唯一的玛珥湖——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和火山峡谷群,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海面积最大的珊瑚自然保护区和“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第二大种群区3、交通便利。

湛江交通具有海陆空全方位畅通无阻的优越条件。

航空于市区西北部,距离市区大约5公里,为国家4D级机场,可起降波音757等类型各种飞机。

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长沙、贵阳、海口、深圳、揭阳(汕头)、南京、三亚、武汉、成都、重庆、香港等地的航班。

在筹建阶段的机场:粤西国际机场。

为推进粤西发展,粤西各市提出,把年客运量一百三十万人次的湛江机场搬迁到湛江与茂名之间的吴川,建成粤西国际机场。

机场的辐射范围由湛江地区扩展为包括茂名、阳江在内的粤西地区,甚至于广西的临近地区,扩大客源和货源。

湛江另有湛江新塘机场、中信海直湛江坡头直升机场、空军湛江遂溪军用机场。

国际机场选址位于湛江海东新区、廉江、化州交界处的湛江吴川境内。

湛江机场迁建项目规模远期按4E规划,近期按4D建设。

预计2014年动工建设,2017年建设成为粤西地区共享的国际机场。

铁路三茂铁路、粤海铁路、在湛江交汇,铁路交通发达。

洛湛铁路也将接入湛江。

有发往全国各地的多次列车。

公路湛江境内公路交通十分便利,207、325国道贯穿全境,广(州)湛(江)、渝(重庆)湛(江)、湛(江)徐(闻)三条高速公路汇交于湛江。

湛江市汽车客运站已开通了前往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等省内城市和北海、海口、三亚等省外城市的客运班车。

水运湛江港以“大、优、深”而著名,是全国十大深水港之一。

湛江港客运站有往返海口的高速客船。

公交湛江市内有40几条大小巴公交线路,通达市内各地,出租车数量达1500多辆,市区交通十分便利。

软环境湛江作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具有很强的经济发展环境意识、精神条件。

1、文化环境。

湛江民俗风情独具特色。

湛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湛江市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特别是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以湛江为中心的粤西城镇群之后,湛江市加大了文化建设力度,挖掘、整合、保护和利用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具有湛江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构建粤西文化中心。

湛江市现有民间艺术120多种,盛行30多种表演艺术,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

几年来,通过深入挖掘和不断创新,培育和再现了遂溪醒狮、吴川飘色、东海岛人龙舞等一批民间艺术精品。

其中,醒狮这一传统表演艺术,已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中国醒狮之乡”遂溪县饮誉海内外,几年来获得了无数荣誉。

2003年,该县文车醒狮团应国家文化部的邀请,参加了当年“中法文化年”活动,并以高桩醒狮跨越3.6米的成绩创下基尼斯世界纪录,2006年又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和广东省第七届鲁迅文学艺术奖。

2004年,该县许屋醒狮团应邀参加了当年的上海国际文化节。

雷州半岛是福建、广东等地文化交流融合的地方,福建文化与广东文化等在此相互激荡交融,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万福建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湛江地区,带来了福建文化,丰厚了雷州半岛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如雷州市的陈瑸、陈昌齐,吴川市的林召棠(清代状元)、陈兰彬(中国首任驻美公使)等。

2004年,为了激励湛江人继往开来,弘扬红土文化,湛江市全面启动“湛江市十大历史文化名人”、“湛江市十大当代文化名人”评选活动,对陈瑸等名人文化进行了挖掘和保护,修复了陈瑸故居、陈兰彬故居和林召棠纪念馆等。

本地媒体开辟了《红土文化名人》专栏,推出孔雀屏、李莲珠、陈湘、林奋等当代文化名人,形成了良好的名人效应。

几年来,湛江市经过挖掘和保护,抢救了一批文物古迹,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名镇名村。

雷州市被命名为粤西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吴川市吴阳镇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雷州市的潮溪村、东林村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邦塘村被评为“中国最古老村庄”。

徐闻县建起了“中国民俗摄影基地”,雷州市农民李建华创办了中国最大楹联艺术碑廊———夏岚北楹联艺术碑廊。

湛江市文化遗产丰富,“湛江醒狮”和“东海岛人龙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石狗”被列入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吴川飘色、雷州石狗、雷州姑娘歌、遂溪醒狮、东海岛人龙舞和廉江舞鹰雄等6个项目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5年,湛江市成功举办了湛江红土文化艺术节,全市共有3000多名农民演员参加了90个节目演出,全面展示了湛江民间艺术的风采。

2、投资环境。

广东省外商投资优惠政策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法律和规定,外商在广东投资可享受如下优惠政策:a、税收优惠(1)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

以下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1.设在经济特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和设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2.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设在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项目,或者外商投资在三千万美元以上,回收投资时间长的项目,或者能源、交通、港口建设的项目;3.从事港口码头建设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4.在经济特区和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地区设立的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但以外国投资者投入资本或者分行由总行拔入营运资金超过一千万美元、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为限;5.设在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

6.设在保税区内的从事加工出口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

广东全省均享受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优惠政策,凡在广东投资设立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除上述情况外,均减按24%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从事农业、林业、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和设在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依照上述规定享受免税、减税待遇期满后,经企业申请,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批准,在以后的十年内可继续按应纳税额减征15%至30%的企业所得税。

从事港口码头建设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经营期在十五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省级税务机关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经济特区设立的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超过五百万美元,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经企业申请,经济特区税务机关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经济特区和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地区设立的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外国投资者投入资本或者分行由总行拔入营运资金超过一千万美元,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当地税务机关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举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在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但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其他已经按15%的税率缴纳所得税的产品出口企业,符合上述条件的,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举办的先进技术企业,在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延长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经投资者申请,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的40%税款;外国投资者将其从企业分得的利润在境内直接再投资举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技术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全部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外商投资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以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扣除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

外商投资企业的地方所得税按应纳税的所得额计算,税率为3%,并按下列不同情况减免征收:属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享受二年免税,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期间,免征地方所得税;外商投资的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在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期间,也相应免征地方所得税;在由区县(区)举办的外商投资企业,暂免征地方所得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