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医患关系中山(54) 2

1-2医患关系中山(54) 2

医患关系单选题(54)1.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有人惟利是图,一切向钱看,这属于哪个趋势的消极面:A.医患关系的技术化B.医患关系的商业化C.医患关系的民主化D.医患关系的法律化 E.医患关系的商品化2.一位52岁的男性早期胃癌患者,因害怕手术,宁肯速死也不肯作手术,护士的一席话使他愉快的接受了手术,在这里,护士使用了:A.安慰性语言 B.鼓励性语言C.劝说性语言D.积极暗示性语言E.指令性语言3.结核病人不遵医嘱的原因最可能是:A.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良引起病人不信任B.医生对医嘱指导不充分C.医生的医嘱要求过高,病人难于配合D.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不熟练或医疗措施给病人带来痛苦E.医务人员人格方面的问题4.在非语言性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是:A.朝向和距离B.体态C.面部表情D.目光交流E.说话时声调、速度和流畅性5.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的模式应更多的提倡:A.主动-被动型B.指导-合作型C.共同参与型D.亲密-疏远型E.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模式6.医务人员道德原则“彼此独立,互相支持和帮助”的根据是:A.医务人员分工不同,但工作目标一致B.医务人员分工不同,彼此依赖,共同负责C.医务人员分工不同,各有明确职责,工作目标一致D.医务人员分工不同,且各有专长,彼此依赖E.医务人员分工不同,有主有次7.当医生与病人交谈过程中出现沉默时,打破沉默的最简单方法是:A.重复刚说过的话B.不说话只凝视病人C.适时提问D.不予理睬E.自顾自说8.对医师是仁者最准确的理解是:A.仁者爱人,爱病人B.医师应该精通儒学C.医师应该善于处理人际关系D.医师角色要求道德高尚E.医师应该宽厚仁慈9.对病人的依从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病人的依从性高,不利于治疗方案的实施B.病人的依从性高,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C.病人的依从性越高越好D.医生不希望病人的依从性高E.病人的依从性指病人的配合性10.人际关系如何取决于:A.人际交往能力B.人格魅力C.人际吸引力D.为人处事能力E.人际间作用力11.导致病人对医务人员不满从而不遵医嘱的主要原因是:A.医生对医嘱指导不充分 B.医生对医嘱的要求过高C.医务人员操作技术不熟练D.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良E.医疗措施给病人带来痛苦12.一晚期癌症患者,已到了生命晚期,医护人员应该:A.对其保密,避免或减少其精神压力B.坦诚相告,使其早安排后事C.劝其出院,以减少其经济负担 D.不必对其实施任何治疗措施E.对其表示同情和安慰第1页(共5页)13.医患双方人格的独立性要求医师应该:A.不伤害患者B.“患者至上”C.关心患者的身心需求D.对患者一视同仁E.互不干涉14.技术和非技术属于医患交往的:A.两种形式 B.两种途径C.两种水平D.两种内容E.两种意义15.“久病成良医”描述的医患关系是:A.主动-被动型B.指导-合作型C.共同参与型D.亲近-疏远型E.主要-次要型16.认为医技、护理人员从属于医师、服务于医师的观点,不符合正确处理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哪一条具体道德原则:A.共同维护病人利益B.彼此平等、互相尊重C.共同维护社会公益D.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E.相互协助17.医患间医务人员凭借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为病人作出诊断并进行治疗,这种交往是:A.技术水平的交往B.非技术水平的交往C.病人的依附性D.病人的依从性E.病人的依赖性18.医患交谈中,病人说话速度慢往往提示:A.抑郁B.恐惧C.愉快D.激动E.焦虑19.外伤病人与医生间的医患关系属于:A.主动-被动型B.指导-合作型C.共同参与型D.亲近-疏远型E.主要-次要型20.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分科愈来愈细,专门化倾向使医生在对病人诊断治疗时,形成只对某一种病或病人的某一部位的病变负责,而不对整个病人负责,这属于:A.医患关系物化的现象B.医患关系分解的现象C.病人与疾病分离的现象D.医患关系技术化的现象E.医患关系商业化的现象21.对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医生是主角,病人是配角,B.医生和病人都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C.对急性病人的治疗属于这种模式D.现在医疗实践中大多是这种模式E.适用于所有病人22.患病婴儿和医生间的医患关系属于:A.主动-被动型B.指导-合作型C.共同参与型D.亲近-疏远型E.主要-次要型23.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模式的原型为:A.父母-婴儿B.成人-成人 C.父母-儿童D.朋友-朋友E.老人-年轻人24.医师言行粗暴会削弱:A.仪表性吸引B.接近性吸引C.相似性吸引D.奖励性吸引E.利益性吸引25.下面关于指导一合作型的医患关系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无条件地配合医师诊治B.患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C.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自己治疗D.医师虽处指导地位,但患者也有一定主动性E.患者与医师有同等权力和主动性26.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的要点和特征是:A.“为病人做什么”B.“告诉病人做什么”C.“帮助病人自疗”第2页(共5页)D.“配合病人做什么”E.“帮助病人做什么”27.一病人手术前实施麻醉,这种医患关系属:A.主动-被动型B.指导-合作型C.共同参与型D.亲密-疏远型E.主要-次要型28.为了增进医患关系,医务人员本身要具备:A.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B.高尚的医德和业务上精益求精的精神C.为医院谋福利的精神D.理智冷静的态度E.把握病人的能力29.非语言沟通一般可分为:A.手势、动作、实物B.动态方面和静态方面 C.体势语言和意识信息D.副语言和面部表情 E.距离、朝向和身体姿势30.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的要点和特征是:A.“为病人做什么”B.“告诉病人做什么”C.“帮助病人自疗”D.“配合病人做什么”E.“帮助病人做什么”31.萨斯-荷伦德概括了:A.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 B.护患关系的三种模式C.医患关系的两种模式 D.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E.医患交往的两个水平32.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体现在:A.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避免或减少法律上的纠纷B.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拓展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C.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可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D.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促进双方进一步亲密的交往E.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促进病人疾病的恢复33.心身疾病的患者与医生间的医患关系属于: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C.共同参与型 D.亲近-疏远型 E.主要-次要型34.辅助语言可提供:A.关于病人病情如何的信息B.关于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信息C.关于病人情绪状态和人格特点的信息D.关于病人情绪状态和紧张程度的信息E.关于病人态度和情绪状态的信息35.医患交往和相互作用,在以下哪两个水平上发生:A.亲密和疏远 B.技术和非技术C.语言和非语言D.利益和非利益E.院内和院外36.某内科医生,常常运用医患关系传统模式进行医疗活动,这医生所关心的问题,除了:A.疾病的诊断 B.科学知识的解释C.标准技术的应用D.疾病的处理E.病人的满意程度37.下面对医患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休克病人和医生间的医患关系属指导-合作型B.病人可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建议,医生应绝对服从病人的意愿C.随着病情变化,可由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D.医患关系与其他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无共同之处E.病人应遵从医生的安排38.对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双向作用的模式B.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现在医疗实践中已去除这种模式第3页(共5页)C.对精神病人的治疗属于这种模式D.这种模式中病人有一定的自由意志E.是目前仍然推崇的模式39.在医患交往早期,是增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用越来越小的:A.相似性吸引B.接近性吸引C.仪表性吸引D.奖励性吸引E.互补性吸引40.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的要点和特征是 ( B )A.“为病人做什么”B.“告诉病人做什么” C.“帮助病人自疗”D.“配合病人做什么”E.“帮助病人做什么41.直接导致医患交往的信息量不足的原因是:A.医生的职业习惯使医生很冷静、理智 B.患病导致病人的情绪很不稳定C.病人对医生有较高的期望值D.工作和生活压力导致医生烦恼E.医生对疾病话题不感兴趣,不愿听42.临床上,患者有些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做或不知道如何去做好,这时,医生应采用:A.“开放式”谈话 B.“启发式”谈话C.“讨论式”谈话D.“疏导式”谈话E.“命令式”谈话43.从信息分类可把非语言沟通分为 ( B )A.手势、动作、实物B.动态方面和静态方面C.体势语言和意识信息D.副语言和面部表情E.距离、朝向和身体姿势44.在近代医学中,由于大量地采用物理、化学等科学地诊疗设备,使医生在诊断、治疗病人时对这些设备有较大地依赖性,这属于:A.医患关系物化的现象B.医患关系分解的现象C.病人与疾病分离的现象D.医患关系技术化的现象E.医患关系商业化的现象45.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是由以下谁提出:A.萨斯-荷伦德B.布朗斯坦C.奥勒姆D.弗艾德E.迪肯46.医患间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是:A.言语沟通B.手势沟通C.动作沟通D.表情沟通E.目光沟通47.人际吸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表现为,吸引力强能直接:A.促使病人更好的服从医务人员的安排,从而保证医生实施自己的治疗方案B.促使医疗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协调、融洽,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果C.促使医患间关系更加接近和相互信任,从而可减少医疗纠纷D.促使医患关系更加融洽,从而保证了医疗活动顺利开展和医院的经济效益E.促使医患间相互吸引、爱慕,产生更紧密的联系48.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模式比较适合于:A.慢性病人 B.急性病人C.绝症病人D.重症病人E.麻醉病人49.一患者前来就诊,对接诊医师的优雅的谈吐和儒雅的风度非常欣赏,这属于人际吸引中的:A.相似性吸引B.接近性吸引C.仪表性吸引D.奖励性吸引E.互补性吸引50.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的特点为:A.医患双方不是双向作用,而是医生对病人单向发生作用B.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都是主动的,医生有权威性,充当指导者C.医生和病人具有近似同等的权利D.患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E.是目前推崇的医患关系模式51.心理障碍患者与医生间的医患关系属于:第4页(共5页)A.主动-被动型B.指导-合作型C.共同参与型D.亲近-疏远型 E.主要-次要型52.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模式的原型为:A.父母-婴儿B.成人-成人C.父母-儿童D.朋友-朋友E.老人-年轻人53.医患关系模式建立的原则为:A.疾病性质和病人人格特征B.医生的个人偏好C.医院的经济效益是否提高D.疾病治愈的速度的快慢E.医院的制度54.医患交往的形式有:A.亲近形式和疏远形式B.语言形式和非语言形式 C.见面形式和电话形式D.医院形式和院外形式E.技术形式和非技术形式第5页(共5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