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外放射配体结合分析

体外放射配体结合分析




AFP放射免疫(快速法)测定
AFP放射免疫(快速法)测定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期、班级 实验名称 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步骤) 实验结果 讨论*
AFP放射免疫(快速法)测定
加样
100 μl 100 125 μI-AFP l 抗体 AFP 缓 冲 液
100μl AFP 10ng/ml
100μl AFP 25ng/ml
单克隆抗体涂被固相载体,形成固相
抗体,通常为试管底部; 试管内加入标准品或待测样品,形成 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 加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 形成固相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 剩余的标记单克隆抗体则留于液相中, 通过洗管洗去 测量试管中的放射性计数,经标准曲 线就可查出待测物含量
反应式
*Ag+ Ab + Ag *Ag-Ab+ *Ag
限量
Ag-Ab + Ag
Ag: 待测抗原 *Ag: 标记抗原 Ab: 抗体 Ag-Ab: 抗原抗体复合物 *Ag-Ab: 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示意
标准曲线
基本试剂
标准抗原
标记抗原
即标准品,与 待测物具有相同 的化学结构、免 疫学活性, 是RIA的示综剂, 125I,纯度高,合适的 比活性,标记后抗原 免疫活性不受破坏 特异性高,滴 度高,亲和力大
固相-Ab1+Ag (待测) 固相-Ab1-Ag +*Ab2
固相-Ab1-Ag -*Ab2+*Ab2
基本特点
标记物为抗体,不影响抗原的免疫活性 使用的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明显提高 单克隆抗体为大分子物质,碘化标记抗体比
抗原容易,产物比较稳定
检测灵敏度较RIA高,且检测范围扩大 操作更为简便、快速 抗体用量大,成本较高 仅适用于蛋白质类大分子物质的检测
特异性抗体 分离试剂
第二抗体 分离方法 优点:特异性强,分离效果 好,适合自动化。 中性盐和有机溶剂 缺点:二抗用量大,成本高, 硫酸钠,硫酸铵及聚乙二醇( PEG)等 两次温育,操作时间长 双抗体法 优点:来源容易,价格便宜,分离快 速,不需二次温育。 缺点:结果易受T,PH,试剂浓度等因 素影响。 活性炭 硅酸盐 离子交换树脂 沉淀法 免疫吸附法 优点:简单,快速,经济,材料来源广。 :专一性差,影响因素多 :固相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分离 缺点 优点 不用离心,简单,快速。 吸附法 缺点:制备固相试剂费时,费事;抗体 活性的回收率低;大分子抗体与固相连 接时会造成亲和力下降,灵敏度受影响
特异性强 放射性核素不引入体内 应用范围广 被测样品用量小
操作简便
易于自动化
放射免疫分析
RIA
基本原理*
竞争性结合的抑制反应
•非标记抗原(检测对象或标准品) •标记抗原 •抗体限量 •标记和非标记抗原具有相同的免疫活性
•同时与限量的抗体进行免疫结合反应
彼此竞争
相互抑制
反应式*
100μl AFP 50ng/ml
100μl AFP 100ng/ml
100μl AFP 200ng/ml
100μl AFP 400ng/ml
100μl 待测 血清
零标准管
1
2
3
4
5
6
待测管
AFP放射免疫(快速法)测定
温育பைடு நூலகம்
充分摇匀
56°C水浴10min
-20 °C冰箱10min
AFP放射免疫(快速法)测定
固相法
基本操作步骤
加样
温育
分离
放射性测量
绘制标准曲线
查待测物含量
免疫放射分析 IRMA
基本原理
抗原与特异性抗体间的特异性结合 检测对象为抗原 标记的是抗体,抗体过量 标准抗原或待测抗原与抗体的结合 不
存在竞争
非竞争性放射分析
双位点(夹心)固相免疫放射分析法
标准曲线
实验步骤
分离
加分离试剂500μl 充分摇匀室温放置15min 离心 3500转/min,离心15min 弃上清后测沉淀放射性计数
绘制标准曲线
查待测物含量
实验开始
体外放射配体 结合分析
概念-体外放射配体结合分析
*
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物为示踪剂, 以特异性结合反应为基础,以放射性测 量为定量手段,在体外对微量活性物质 进行定量检测的一类分析技术
分类
放射性竞争结合分析
放射免疫分析 RIA 放射性非竞争结合分析 免疫放射分析IRMA
体外放射配体结合分析优点
灵敏度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