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

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

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可采用标准成本控制法。

其主要特点是把成本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考核结合起来。

标准成本是在一定条件下制定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的控制标准。

标准成本定得过高或过低,都不能在成本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按标准成本控制法进行产品生产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各项主要工作。

(一)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按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制定。

这三项成本都是以"数量"标准乘"价格"标准而得。

其中"数量"标准主要由工程技术部门制定,"价格"标准由会计部门会同有关责任部门(如采购、人事等部门)研究制定。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的用量标准(消耗定额)是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耗用材料的数量。

·包括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生产中的正常损耗和不可避免废品耗用的材料等。

应按产品耗用的各种材料,以技术分析为基础计算确定,如采用统计方法、工业工程法或其他科学方法。

一般由生产技术部门主持制订材料用量标准。

材料的价格标准,由财务部门和采购部门共同制订,内容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费和正常损耗费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

同时还要考虑物价趋势、材料供需和市场情况等因素。

确定了材料的标准消耗量和价格标准,二者相乘即得出材料的标准成本,其公式为:材料标准成本=用量标准x价格标准在制定材料的标准成本时,先要区分材料的品种,再逐一确定它们在单位产品中的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然后分别相乘计算每种材料的标准成本,最后汇总出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

2·直接工资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工资的"用量"标准是指人工工时标准,也称人工效率。

人工工时标准(即工时定额)是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需用的工时,包括产品加工时间、必要的间歇时间和不可避免废品的工时,应按产品的生产工序,以时间与动作研究为基础计算确定,按产品汇总。

人工工时标准主要由生产技术部门和劳动工资部门主持制定。

直接工资的"价格"标准,是揩小时工资率标准,即每小时支付的工资额。

如果采用月工资或周工资制,可按照标准工资和用工总量,计算出工资率。

将人工工时标准和工资率标准相乘,就可得到标准的工资成本。

其计算公式为: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工资率标准制定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先要区分清楚各种直接作业的种类,随后确定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标准作业时间(人工工时,和标准工资率)单位工时的工资,,然后相乘就可得到标准的直接工资成本。

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也是分别确定其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数量标准通常即采用单位产品的直接工时(或者机器工时等其他用量标准);价格标准是指制造费用的分摊率标准,制造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二工时标准x制造费用分摊率标准公式中,"工时标准"与直接工资标准成本中的工时标准一样,不再重复,分推率标准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制造费用分摊率标准=制造费用预算/生产量标准制造费用预算指在尽可能节约开支和合理支配下各费用项目的最低支付金额。

制定时应参照以往经验并考虑物价趋势,由生产车间、财务部门、生产计划部门、设备动力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劳动工资部门等多部门共同研究确定。

这是因为制造费用项目多,涉及以上各个部门的缘故。

制造费用预算还应分别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编制。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按部门分别编制的。

如果特定产品经过几个部门加工时,就要将各部门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汇总,才能得出整个产品的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执行标准成本的执行就是根据各项成本标准,审核各项费用开支和各种资源的消耗,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

它是对生产成本的日常控制。

1·直接材料成本标准的执行直接材料一般占产品成本较大的比重,是成本控制的重点。

执行直接材料成本标准包括控制材料消费量和材料价格(采购成本)两个方面。

为了控制材料消耗量,应当:A要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根据月份计划产量和材料用量标准确定月份领料限额。

如需要超过限额领料,必须说明原因,经过一定的批准手续,采用超额领料单领取材料。

B对生产中材料耗用情况进行核算,及时记录耗用材料数量和产品产量,·计算实际单耗,并与材料用量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降低消耗。

C对生产中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时回收利用。

生产中剩余不用的材料及时办理退料手续。

为了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应当:A要在保证质量、规格的前提下,尽量采购价格低廉的材料;B选择价格低廉、来源充足的代用材料C 就近购买材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材料运杂费;D尽量用国内材料代替从国外进口材料。

2·直接工资成本标准的执行对直接工资成本的控制,一般应从控制人员数量、产品工时消耗和控制工资水平等方面进行。

为了控制人员数量和产品工时消耗,应当:A要正确制定和执行编制定员;B要采取技术组织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工时消耗。

为了控制工资水平,企业应严格执行劳动人事部门关于职工工资、劳保福利费用的规定,认真控制职工工资水平,正确地计算职工工资,严格控制加班加点津贴的发放。

3·制造费用标准的执行制造费用包括许多明细项目,由于各项目的内容和性质不同,因而对它们应分类进行控制。

对制造费用一般实行费用预算控制,企业应将制造费用预算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车间、班组,确定费用责任预算,按预算对费用支出进行控制。

制造费用按其与产量(或业务量)的关系分类,有些项目属于固定费用,有些项目属于半变动费用。

对于固定费用,按固定预算进行控制,即按项目控制费用的绝对数额,一般不应超过费用预算数;对于半变动费用,则按变动(弹性)预算进行控制,即联系产量(或工时)进行相对控制。

企业应定期考核各部门和各级单位制造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实行适当的物资奖惩。

(三)成本差异的分析与考核通过核算确定实际消耗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脱离成本标准的差异,并分析差异的程度和性质,找出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就可以来敢措施来消除差异,考核各部门成本指标执行的情况。

各项成本差异的分析和考核方法说明如下,l、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与考核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叫作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为两部分:一是材料价格脱离标准的差异,即材料价格差异;二是材料用量脱离标准的差异,即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计算公式为: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X(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计算公式为:材料用量差异二(实际用量一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例7)某产品直接材料的单位标准成本为,材料耗用量T公斤,材料单价1元;本月生产产品600件,使用材料3000公斤,所用材料单价1·1元。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X(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二3000X(1·1一1)二300元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一材料用量)X标准价格=(3000一600X7)Xl=-120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二实际成本一标准成本=(3000X1·1)一(600X7X1)=-900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材料价格差异十材料用量差异=300十(一1200)=-900从以上分析看到,由于所用材料的价格比标准高,使得直接材料成本上升300元;同时又由于生产实际用料比标准节省,使得直接材料成本下降1200元,直接材料成本净下降"900元,为节约差异。

根据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可据以考核材料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控制材料成本的业绩,并根据业绩来实行奖惩。

2·直接工资成本差异分析与考核直接工资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叫作工资成本差异,也由"价差"和"量差"两部分构成。

工资成本的"价差"指由于实际小时工资率脱离标准而形成的差异,称工资率差异。

工资成本的"量差"措由于实际使用的人工工时脱离标准而形成的差异,称工资效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的计算公式为: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X(实际工资率一标准工资率)工资效率差异的计算公式为: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标准工时)X标准工资率3·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与考核(1)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与考核变动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是指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之间的差额。

这一差额可以分解为"价差"与"量差"两个因素。

变动制造费用的"价差",是指变动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脱离标准而形成的差异,通常按实际工时来计算其金额,它反映变动制造费用耗费水平或者说支付水平的高低,故称为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的"量差",是指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变动制造费用差异,通常按标准小时费用率计算其金额,它反映工作效率变化而造成的变动制造费用节约或超支,故称为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计算公式为: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x(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一变动鼓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计算公式为,变动费用效率差异二(实际工时一标准工时)x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形成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的原因,可以确定各有关部门进行成本控制的业绩,并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奖惩。

(2)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与考核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实际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之差额。

"实际费用与预算之差就是耗费差异;但是,如果现有生产能量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也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没有创造应有的价值,相当于给企业带来了损失,只不过其数额没有直接显示出来。

这种损失称为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

能量差异可以通过分析计算出来。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计算公式为: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的计算公式为: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一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二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X生产能量一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X标准工时=生产能量一标准工时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厨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造成生产能力发挥不足出现能量差异的原因,确定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可以评价和考核财务部门、计划部广]、设备管理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职工教育部门等各有关部门的业绩,并制定措施,从全企业的角度综合研究加以解决,还应根据考核结果,对各有关部门实行奖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