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德树人以爱育人

以德树人以爱育人


实,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又要着眼长远, 加强学习探索
实践, 把握工作方向。
班级管理工作既需理论指导, 更需实践探索, 班主
任要不断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认真实践, 开拓进取, 才
能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管理实效。
( 责任编辑 臧小平)
32
青海教育 2008 年第 9- 10 期

管理理论艺园术地
以德树人 以爱育人
□杨凤莲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 工作方法多种多样, 关 键 是 做 到 让 学 生 钦 佩 你 、信 任 你 , 这 是 班 主 任工作的根本和基石。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与教学过程 中, 如 果能做到这 一点, 我们的 工 作 就 会 如 鱼 得 水 、游 刃有余,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树立威信, 以德树人。 古人云:“有威 则可 畏 , 有 信 则 乐 从 , 凡 欲 服 人 者 , 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教师, 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 他的教育和劝导, 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因为威信本身就 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刻体会 到: 班主任的威信是用广博的知识、较高的专业水平去 “征服学生”; 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 学生”; 用真诚、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 用 以 身 作 则 、表 里 如 一 的 人 格 魅 力 和 榜 样 作 用 去“ 影 响 学 生 ”。 2.以 高 度 的 责 任 心 对 待 学 生 。 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首先应具备责任心、爱心和 细心, 在日常工作中则表现为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 好。班主任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是全 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班主任的责任心表现在上 对学校负责, 下对学生负责两方面。对班主任工作负 责, 就能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 做到迅速及时、 准确无误地积极带领全班同学,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 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很好地贯彻落实。还应做到经 常深入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 态, 通过日常的学习工作等活动, 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 上的引导,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同时及时地把班 级工作情况向学校反馈, 从而达到学校和学生双方满 意。 3.尊重、关怀学生, 以爱育人。 爱心对于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 爱心包括对工作 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爱才能产 生工作的动力, 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 发挥积极 性和创造性, 才会舍得付出。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 等、信任的 态度对待 学生, 全 心 全 意 地 为 学 生 服 务 , 真 心实意地尊重、关心和鼓励每一个学生, 设身处地地为 学生着想, 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师爱是一种积 极的教育力量和手段, 它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 它可 以使学生心情愉快, 易受激励和鼓舞, 获得自主发展。 爱学生更多的表现在对学生细心和耐心上。细心就是 用心细密, 做事细心, 会认真周密地思考与学生相关的 问题, 耐心地做好相关工作, 解决关键问题。体现在日
对于平时来 访 的 家 长 , 班 主 任 应 热 情 接 待 , 要“ 以
适当的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
业成 绩及其他有 关 情 况 提 供 便 利 ”, 这 是 教 育 法 的 规
定, 更是班主任的义务。在交流中, 对学生应客观评价,
多肯定少指 责, 树立“热爱 学生、理 解 学 生 ”的 观 念 , 同
QINGHAI EDUCATION
□ 春风化雨
学校 在 指 导 和 协 调 家 庭 教 育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 任和义务。学校与家长要达到共同 教育学生的目的, 就要协调好学校
浅 析
与家长两方面的关系, 这就要求班 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要充分发挥 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与家长建立 良好合作关系, 以取得家长的支持 和配合。
"""""""""""""""""""""""
常工作中处处留心, 做有心人, 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
活、心理状况进行仔细观察和详细了解, 从而对症下
药, 正确引导, 解决困扰学生的各种问题。
4.确 立 新 型 班 级 管 理 理 念 。
班主任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没有一个好的管理理
念的指导, 就把握不好工作的方向。班主任既要立足现
一、联系畅通, 讲究方法 学校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效
班 主 任 与 家
果, 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班主任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沟通方式, 把 学 生 的 在 校 表 现 、取 得 哪 些 进 步 、 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家长应配合做
长 建 立
哪些工作等等反馈给家长, 使学校
家庭双向沟通, 共同做好学生工作。 苏 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面对面 兴 沟通的好机会。家长会前, 班主任要 汉
生 、家 庭 贫 困 生 、父 母 离 异 生 、身 体

良 好 合 作 关 系 的 策 略
残疾生、心理困惑生等, 可以作为重
点访问、经常 访问的对象 ; 但 要 避 免 家 访 只 对“ 问 题 学
生”开展, 是“问题学生 ”的“专 利 ”, 而 要 使 家 访 成 为 全
体 学 生 成 长 发 展 的 催 化 剂 、推 动 力 。
做好充分的准备, 应客观地介绍班 级情况, 切忌将家长会变成“分数通 报会”, 要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与家 长的双向交流。家访作为一种传统
的家校联系方式, 有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班主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
行 家 访 , 要 将 普 访 、常 访 、重 点 访 结 合 起 来 。如 对 品 德 不 良 生 、学 习 困 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