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项目策划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项目策划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划书一、目标的确定项目名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基本目的: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人的行为与需求,并且将社区与周边环境结合起来,让社区成为城市停驻点。

用地描述:用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项目规模:容积率:1.5-2.0用地规模:6-8公顷(6-8万m²)绿化率:≥25%住区出入口(可通消防车):不少于2个区内公共设施:一个8班幼儿园适量商业空间二、外部条件的调查■基地现状竣工时间:1999年建筑结构:框架结构建筑类型:板楼多层绿化率:45%容积率:2.3项目用地周边情况交通系统及绿化分布■昆明市气候最佳朝向太阳辐射分析焓湿图风环境分析气候条件:昆明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 15℃左右,年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240天以上,年均降水约1000毫米。

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8℃左右。

历史上年极端气温最高30.4℃,最低-7.8℃。

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昆明“春城”的美誉由此得来。

昆明日温差较大,紫外线强度较高,一天之中有四季,有遇雨变成冬之说,在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

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故秋旱较少见;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

5.干、湿季分明。

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

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

■相关法规1.多、高层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不得超过3.6米2.住宅建筑之间的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建筑有国家规范规定数量的居室在冬至日有效时间段内能获得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一小时3.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建筑之间的间距,应保证卧室、起居室在冬至日有效时间段内能获得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两小时4.城市一般区域建设项目地块主要控制指标表:5.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表:三、内部条件的调查■居住行为休闲 娱乐 购物餐饮 护理 育儿健身医疗停车 人的行为■小区居住人群夫妻夫妻+孩子单身青年老年夫妻孤寡老人(+陪护人员)■基地设施公园培训、老年人照料中心停车医疗幼儿园小学活动室敬老院■调查问卷抽样情况:有效样卷数量:47份调查对象:社区居民性别构成:男20份,女27份问卷调查表:1.您的性别A.男B.女2.您的年龄A.15岁以下B.15-25岁C.25-40岁D.40-60岁E.60岁以上3.您居住的时间A.1年以下B.1-3年C.3-5年D.5-10年E.10年以上4.您对现在小区的停车位数量满意吗?A.满意B.不满意C.没有想法5.您平日的业余活动A.在家看书、看电视B.逛街C.公园散步D.外出郊游E.参观展览F.其他6.您业余时间是愿意在小区内活动还是外出活动A.在小区内B.外出C.都可以7.您是否喜欢老社区的生活气息?A.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太喜欢8.您对社区的设施满意吗?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太满意调查问卷结果: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居住时间对小区停车位的满意度业余活动在小区内活动还是外出活动调查是否喜欢老社区生活气息社区设施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1.小区活动场所的使用者以老年人居多2.小区停车位已经达不到需求3.小区的居民趋于享受小区外的都市生活。

而老年人则比较喜欢社区内安逸慢生活节奏4.小区内的设施基本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发现问题1.小区停车位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导致车辆随意摆放,消防系统不完善2.小区相对比较封闭,小区置身于快节奏的城市中心,而小区内部生活节奏相对较慢3.餐饮店开在居民楼下,油烟对住宅有一定的影响4.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小区外消费,小区内的商铺仅仅只有小区内小部分居民消费四、案例分析及策划矩阵■案例分析--安亭新镇□主设计师:德国设计大师阿尔伯特·施佩尔□区位:安亭新镇位于上海市西部, 隶属嘉定区, 是上海市试点城镇建设中率先启动的第一镇, 也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核心居住区。

□设计理念:1.紧凑发展的空间布局。

密度适中、相对紧凑的空间布局2.功能混合的居住模式。

完善的公共设施配套。

3.适宜步行的交通环境。

4.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不管是从广场、街道、居住空间的设计还是到每一个建筑细部的处理,都较好地体现对人性的关怀,这也正是欧洲传统城镇环境中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设计模式:1.传统围合式住区邻里结构——围合式街区( BLOCK )是德国中心城的常规结构,街区设周边式建筑, 建筑入口直接开向街道, 以庭院串连不设区内道路2.运用了分布密集式原理,这是一种针对巨型都市人口稠密区的合理有效的空间秩序系统原理:密集能使居民区形式紧凑从而使路线缩短,对自然环境的耗费减少,交通及其它基础设施的效率提高;而分布式则使各个独立单位能够各自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有利于技术及社会结构的高效和稳定3.建筑较好的嵌入“城市肌理”, 呈“低层高密”的趋势□空间层次第一重围合——沪宁高速、三江交汇和一条墨玉南路围合,远离喧嚣第二重围合——环绕小镇的15m 运河。

第三重围合——街区的围合, 由建筑单体构成街区形成内庭, 内庭既是半开放的公共空间, 也是半私密的专署空间。

□公共设施1.医院占地46000平米,建筑面积30000平米。

2.集学前幼托、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预科教育在内的完整教育体系。

占地100000平米,可容5000在校学生。

3.占地80000平米体育公园和会所则可以为这个城市的居民提供足够的运动健身和休闲空间。

4.中心广场120000平米商业及商务服务区域,20000平米音乐厅、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教堂等文化设施。

□生态规划手段考虑土地、建筑、植物、水系、空气各种生态因素和人类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新镇区域内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持,确保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与协调发展。

■策划矩阵价值排序:人文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安全因素、时间因素、美学因素、技术因素■理念生成1.将小区作为城市的停驻站,把小区开放,让小区的慢生活与周围的快节奏相互渗透。

在小区周边做一些过渡空间(如:公共设施、绿化、商铺等),让其与周边城市相融合2.保留小区邻里交往空间,将居住建筑做成围合形式,做到居住建筑之间相围合,而小区与周边建筑相互开放融合3.加入绿色生态元素五、设计任务书■设计内容1.调研地点:东华小区存在问题:(1).小区停车位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导致车辆随意摆放,消防系统不完善(2).小区相对比较封闭,小区置身于快节奏的城市中心,而小区内部生活节奏相对较慢(3).餐饮店开在居民楼下,油烟对住宅有一定的影响(4).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小区外消费,小区内的商铺仅仅只有小区内小部分居民消费2.地块选择要求:(1).用地周边关系:规划地块周边无待开发的空地,四周皆有现状建筑、不与自然地形地貌物临界(如丘陵、山体、河流)。

可与建成的居住区、公共机构(学校、医院等)、商业接邻。

(2)周边道路关系:规划地块由四条道路道路围合。

在城市道路的四类中(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国标CJJ37-2012,3.1 道路等级规定)除快速路外,合理安排四条道路的级别。

道路宽度的确定对应《昆管理技术规定》表4-2建议在35-15米的范围内进行。

3.居住建筑单元原型拓展将居住建筑设计阶段的设计成果运用到住区规划中。

可以将居住建筑设计成果直接运用,也可根据规划需要对原型进行多样性拓展,并进行归纳汇总。

三种基本型都必须使用,户型比例按规划居住主体人群需求而定。

4.建筑群体组合推导——群体居住需求引导下的建筑群体组合住区结构是居住社区氛围形成所依托的物质基础。

在建筑群体组合阶段,所采用的建筑原型的基因特征将会被带入到组合后的群体空间里,构成建筑环境的基调。

此外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所组合出的建筑群体自身转而成为了住区结构的一个部分,它的物质形态对社区环境起着积极地或者负面的作用。

同时,人的群体居住行为对于阳光空气、对于交往、休憩娱乐的需求,也需要在群体的空间构成里寻求解答。

5.社区公共环境推导——群体行为特征引导下的公共空间环境建构从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角度来说,公共空间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绿化率并非评价社区环境优劣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是否满足目标人群的使用需求,是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规划要求1.规划用地面积为7.54公顷,北边为城市主干道40米,要求建筑后退红线 30米,西东面为城市主干道,要求建筑后退红线30米,南面、西面各退 6.5米2.居住区出入口不得少于两个。

必要时,步行、车行出入口可分开设置。

3.小区内道路交通系统可分为三级:居住小区级路(红线宽为8~10m,车行道宽度5~8m)、住宅组团级路(红线宽为8~10m 车行道为5~7m)宅前小路(3~4m),另可布置步行道4.停车位按每户一个配置5.住宅日照间距不小于1:1;绿地率≥25%;容积率1.5-2.0,建筑密度原则上不低于25%6.区内公共设施:一个8班幼儿园(幼儿园不必进行单体建筑设计,只在总图表达)适量商业空间7.公共面积占基地面积的1/6~1/5,小区绿化:1m²/人,组团绿化:0.3~0.5 m²/人8.考虑疏散场所■设计成果1.规划总图:1:1000;风玫瑰指北针、用地周边建筑关系、交通关系、公共建筑、现有建筑和新建建筑、建筑层数标示、图例、户型编号等2.鸟瞰效果图:包括规划用地周边关系简单体块示意(不小于一张A2 图大小)3.调研成果:对调研社区所反映出的突出问题进行图示分析和表达。

以图为主(徒手或图像加工),配以简练的文字说明。

4.空间单元原型拓展图(表):对表达方式进行设计(可采用表格、树形结构等图示结构方),平面图插入的大小以可以清晰的辨别户型结构及房间功能为准,不设出图比例,但要保证相对比例的准确,并标注主要尺寸。

5.社区公共空间节点设计:1:500 自选取一个区域深入进行环境设计。

范围以在出图时不小于一张A2 图大小为准。

(平面图轴测图均可)6.规划地块区位示意图7.交通结构示意图:周边及社区内道路系统,车行交通系统,人行交通系统,社区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地面停车位。

(标注道路宽度和等级)8.基地红线退让示意图9.指标:a. 完成表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b.完成表2:户型表10.设计规划说明:除了各自更具设计特点进行的规划说明以外,说明内容必须包括:a.规划所针对的问题设定;b.根据指标计算对设计“理想性”的客观简要总结阐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