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老吉市场营销

王老吉市场营销

加多宝公司营销组合分析公司简介加多宝大型专业饮料生产及销售企业,集团分别在北京、浙江、福建、广州设立生产基地。

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红色罐装『王老吉』、茶饮料系列。

所经营的红色罐装『王老吉』是凉茶行业的第一大品牌,由纯中草药配制,清热降火,功能独特。

销售网络遍及中国大陆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地。

加多宝集团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专业饮料生产及销售企业。

1995年推出第一罐红色罐装『王老吉』,1999年以外资形式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设立生产基地。

为配合开拓全国市场策略,集团分别在北京、浙江、福建、武汉、清远设立生产基地。

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凉茶饮料『王老吉』、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

为中国老字号民族品牌,拥有超过180年历史,红色罐装『王老吉』是凉茶行业的第一大品牌,由纯中草药配制,清热降火,功能独特。

销售网络遍及中国大陆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地。

2011年5月推出瓶装王老吉集团在生产科技、产品质量、市场营运等多方面均获得认同及赞誉:2001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评定为〈绿色环保企业〉,并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获安全饮品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和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等体系认证;2004年,符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卫生注册证书〉,同年,通过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制度〈QS认证〉,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007年,集团被评选为“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之一,同时荣登“第二届中国最具影响力创新成果100强”;红色罐装[王老吉]获选为“人民大会堂宴会用凉茶饮品”;集团举办的“王老吉不怕上火的世界杯”活动在青岛广告节上获《2007·广告人·中国案例奖》活动类金奖。

集团多次获得“员工信得过企业”及“东莞市先进企业”等奖项。

王老吉成为广州2010年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王老吉所理解的卓越品牌,不光是在品牌的知名度和名誉度上下功夫。

一个卓越的品牌,一定有着它不可替代的魅力。

地震后,以一亿捐款享誉全国的王老吉,还一直在坚持“学子情”公益助学活动。

到2010年,“王老吉·学子情”已经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资助了3851名高考贫困学子顺利进入大学,资助总额近2000万元,并首次覆盖青海省,包括玉树地区,共资助25名贫困高考生,漫长10年的资助以及大大小小的慈善捐助,是刻意渲染或造势而不能及的。

年广州将举办第16届亚运会,王老吉以重金赢得第16届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的合作权益,成为非酒精饮料领域的唯一赞助商。

近期正在举办的“先声夺金”活动,又体现出“王老吉”对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权益的尊重,完美地体现出“亚运有我,精彩之吉”的亚运营销战略。

王老吉的这一系列举动更加巩固了王老吉“中国民族饮料行业桥头堡”的地位,也让民族品牌的地位又一次得到提升。

产品分析1、现有饮料产品分析现有饮料产品的不足:调查显示,现有饮料产品的不足主要有:1.产品太多,分不清好坏;2.共性太强,项目策划,个性太少;3品牌杂乱;4.营养成分缺乏;5.碳酸饮料太多;6.补充体力的饮料很少;7.功能单一。

2、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各种饮料类型在市场所处阶段不同,市场空间和拓展策略也表现很大差异。

碳酸饮料已经进入产品成熟期,品牌集中度非常高,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分销渠道和市场覆盖率来实现效益增长;果汁饮料和茶饮料均还处于产品成长期,市场空间仍然很大。

现在很多地方的茶饮料消费还属于培育期,相信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同时一些新兴成长的饮料类型如保健和运动功能性饮料等也有望成为下一个饮料业经济增长点,目前市场上这类饮料还没有主打产品,消费需求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

3、产品的品牌分析品牌格局日益多元,国外品牌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主,国内品牌以娃哈哈、康师傅、统一三大品牌为主。

以茶饮料为例,康师傅、统一之后,娃哈哈及众多二线品牌仍然在主流大潮中获得收益。

品牌集中度在碳酸饮料和混合型果汁最高,而水/茶饮料最低。

1、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加多宝集团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专业饮料生产企业,1995年推出第一罐红色罐装“王老吉”,1999年以外资形式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设立生产基地。

在取得“王老吉”的品牌经营权之后,其红色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六七年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当中。

4、企业的竞争对手国内竞争对手:娃哈哈、康师傅、统一、黄振龙凉茶等国外竞争对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5.机会与威胁(1)、机会:在研究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看法中,发现红色王老吉的直接竞争对手,如菊花茶、清凉茶等由于缺乏品牌推广,仅仅是低价渗透市场,并未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定位。

而可乐、茶饮料、果汁饮料、水等明显不具备“预防上火”的功能,仅仅是间接的竞争者。

有1/4的消费者表示最近两年喝饮料的数量基本上没有变化,仅有少量消费者最近两年喝饮料的数量减少了,表明有近1/2的消费者喝饮料的数量在增加,饮料市场容量在不断的扩大,整个饮料行业市场前景看好。

(2)、根据市场调查分析看出,喝功能性饮料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而喝碳酸饮料和水饮料的消费者将会逐渐减少。

6、消费者行为分析在影响饮料购买的众多因素中,“口味好”排名最高,比例超过50%以上。

可见,口味是影响消费群体购买的最重要因素。

其次,价格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被列为影响购买的第二大因素。

同时,品牌知名度、保质期、购买方便也成为人们购买时普遍考虑的较重因素,另外,广告影响也相当重要,美国健康部,包装对购买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价格分析定价目标1.营销目标战略目标:红色王老吉是作为一个“功能饮料”,购买红色王老吉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其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色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

营销目标:在“饮料”行业中竞争,其竞争对手应是其他饮料;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球赛、吃油炸食品薯条、烧烤和夏日阳光浴,进行宣传与销售,特别开拓餐饮场所,在一批酒楼打造旗舰店的形象。

财务目标:扩大消费者的需求,迅速地拉动产品的销售2.成本构成分析近期受金融危机和人民币汇率影响,物价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其中,生产成本占很大比例,所以成本控制是每个成功企业都要考虑的项目,而王老吉在成本控制方面很有成效。

首先,一个易拉罐的容量一般消费者都会下意识理解为355ml,但其实同样形似可口可乐的王老吉容量只有310ml,虽然只是相差不到50ml,但这可是占据着1/6的数额。

第二,在定价上多数超市为每罐3.5元,一般性餐饮场所定价5元,这可比一罐可口可乐的价格要高很多,就拿一罐日常超市卖可口可乐2.2元为例就是要高出60%,但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广阔市场呢?原因:首先,王老吉的定位就非低价型饮料,且在广告宣传中尽量突出其降火气的功效而非价格低廉,因此当人们潜意识中接受这个产品的时候就会忽略其价格因素。

其次,碳酸型饮料已经不被消费者所认同,而在最近的王老吉广告中,大量采用时尚白领的广告造型深入人心,同时在宣传场景中多采用日常消费者经常接触的诸如夜晚K歌、熬夜加班等等都在暗示消费者王老吉的饮用场所很广泛。

3.技术成本包装罐成本个罐子可以节省1毛或者2毛,整体大概可以便宜百分之十几,包材成本大大降低”。

王老吉悄悄换装,由厚重的铁罐变成了质地轻薄的铝罐。

在包材方面就会节省很大一笔钱设计成本王老吉在饮料的瓶子设计上采用了瓶装和盒装的形状,这样大大减少了成本费用,相对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来说成本节省了好多。

回收成本王老吉对饮料罐和不达质量的饮料瓶注重回收再利用,回收回来经过加工再处理进而投入生产,这样避免王老吉在设计成本上再支出部分费用以供销售,这样一来既保证了供货及时又能减少经费支出。

市场营销策略分析2002年年底,加多宝找到成美(广州)行销广告公司。

加多宝的本意,是拍一条广告片来解决宣传的问题。

可成美经过认真研究发现,王老吉的核心问题不是通过简单地拍广告可以解决的--许多中国企业都有这种短视的做法--关键是没有品牌定位。

红色王老吉虽然销售了7年,其品牌却从未经过系统定位,连企业也无法回答红色王老吉究竟是什么,消费者更不用说,完全不清楚为什么要买它--这是红色王老吉的品牌定位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拍什么样的广告片都无济于事。

正如大卫?奥格威所说:一个广告运动的效果更多地是取决于你产品的定位,而不是你怎样写广告(创意)。

经过深入沟通后,加多宝公司最后接受了建议,决定暂停拍摄广告片,委托成美先对红色王老吉进行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主要是通过了解消费者的认知(而非需求),提出与竞争者不同的主张的一种市场营销策略。

具体而言,品牌定位是将消费者的心智进行全面研究--研究消费者对产品、红色王老吉、竞争对手的认知、优劣势等等。

又因为消费者的认知几乎不可改变,所以品牌定位只能顺应消费者的认知而不能与之冲突。

如果人们心目中对红色王老吉有了明确的看法,最好不要去尝试冒犯或挑战,就像消费者认为茅台不可能是好的"威士忌"。

所以,红色王老吉的品牌定位不能与广东、浙南消费者的现有认知发生冲突,才可能稳定现有销量,为企业创造生存以及扩张的机会。

加多宝并不了解消费者的认知、购买动机等--如企业曾一度认为浙南消费者的购买主要是因为高档、有"吉"字喜庆。

为了了解消费者的认知,成美研究人员在进行二手资料收集的同时,对加多宝内部、两地的经销商进行了访谈。

研究中发现,广东的消费者饮用红色王老吉的场合为烧烤、登山等活动,原因不外乎"吃烧烤时喝一罐,心理安慰"、"上火不是太严重,没有必要喝黄振龙"(黄振龙是凉茶铺的代表,其代表产品功效强劲,有祛湿降火之效)。

而在浙南,饮用场合主要集中在"外出就餐、聚会、家庭",在对于当地饮食文化的了解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该地的消费者对于"上火"的担忧比广东有过之而无不及,座谈会桌上的话梅蜜饯、可口可乐无人问津,被说成了"会上火"的危险品。

(后面的跟进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发现可乐在温州等地销售始终低落,最后两乐几乎放弃了该市场,一般都不进行广告投放)。

而他们评价红色王老吉时经常谈到"不会上火","健康,小孩老人都能喝,不会引起上火"。

可能这些观念并没有科学依据,但这就是浙南消费者头脑中的观念,这也是研究需要关注的"惟一的事实"。

这些消费者的认知和购买消费行为均表明,消费者对红色王老吉并无"治疗"要求,而是作为一个功能饮料购买,购买红色王老吉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如希望在品尝烧烤时减少上况的发生等,真正上火以后可能会采用药物,如牛黄解毒片、传统凉茶类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