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结论释疑
每个人可根据工种不同、高矮与体重不 同或病症不同加减米面及肉类量,控制体重 指数在19-26之间。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体重指数过高与 过低者患病风险均会增大。体重指数过低 (小于19)与肥胖的体重指数在30-35之间者 患病风险一样高。这个结论足以引起一些盲 目减肥、追求苗条的青年人的重视。
血脂高、脂肪肝
血糖异常
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mmol,餐后两小时低于 7.8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5 %(好-6.5\7.5 \>7.5-差) 措施:体检发现血糖升高需要到内分泌专 科进一步检查确诊。一般要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糖耐量试验,确定是否符合糖尿病诊断或仅糖耐 量降低。必要时检查胰岛素分泌水平,确定有无 胰岛素抵抗 ,特别肥胖、父母有糖尿病者。糖 尿病血糖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糖尿性肾 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足等严重病变 ,且无法 治愈,严重者诱发及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 需要 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医生的方案用药与饮食 治疗。
脾增厚、增大 脾脏增大原因很多,常见 :①感染性脾肿大 :病毒性肝炎、脾脓肿。 ②充血性脾肿大引起 ,常见于各种肝硬化。 ③血液病性脾肿大。④ 恶性肿瘤(极少见)等。 措施: 明显 脾脏增大要查找原因,及时诊 治。轻度脾大一般不需要处理,厚度大几个毫米 者一般是正常变异或测量误差。
肝功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
健康体检结果 、建议----消瘦、超重、肥胖 、 血脂 异常------
超重、肥胖
与肥胖相关性疾病
中风
呼吸系统疾病 胆石症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癌肿 激素分泌异常
骨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肥胖的标准 1)、标准体重(公斤)=身高-105(女110),得 数正负10%以内算正常,超20%-29%轻度肥 胖,超过30% -50%算中度肥胖,超50%以 上为重度肥胖 。 2 2)、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 )。 正常至为18-24,达到28以上算肥胖,24-26间 算超重。体重指数小于17.5与大过42.5生存率最低。 减肥措施:饮食量控制 、参加适量体育运动 等。 饮食量控制:一般成人全天米面杂粮约6-8两,各 种肉、蛋类2-3两,牛奶250-500毫升或豆浆半斤, 蔬菜、水果约1.5斤,以叶菜类为主 。
血脂正常值和异常的临床意义
类别
总胆固醇
正常值
血脂异常的临床意义
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并可见于甲减、糖 尿病、肾病综合症、长期抽烟、饮酒、精神紧张、血液浓 缩等。减低可见于甲亢、严重的肝脏疾病、贫血、营养不 良等
增高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肥胖、 糖尿病、痛风、高脂饮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 减低见于吸收不良、严重的肝脏疾病、甲亢、肾上腺 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增高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 作用。还可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减低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慢性衰 减、肾综等。
降低血脂与减轻脂肪肝的措施: ① 改变生活方式:是首要的基本的治疗措施。包括控 制体重、合理饮食、增加适当体育锻炼。运动每周不少 于3次(最好不少于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至1小时左 右,有条件最好每天1次,长期坚持。 ②戒酒:饮酒吃肉多造成的脂肪肝易引起酒精性脂肪肝 肝炎 ,最后发展为肝硬化,预后差。所以做到戒酒尤 为重要。 ③ 避免用对肝有损的药品:如避孕药、激素类。 ④必要时使用药物调脂药:一般轻中度脂肪肝不需要用 药,但合并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肝炎,有心、脑血管疾 病与糖尿病的病人一般需要配合药物降脂。 总之,有血脂高、脂肪肝者需要减肥、合理饮食,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管住嘴,迈开腿,就能达到减 肥、降低血脂、减轻脂肪肝与促进健康 的目的。
关于体检结论 与建议
与你分享、共同讨论
本课件主要介绍: 1、常见体检内容结论及异常项目的处置建议。 2、有关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戒烟戒酒与心理平衡的具体知识。 3、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相关问题。 4、亚健康状态有关知识。
我国居民健康现状--------我国进入慢性病高负担期,确诊患慢性病病人 高达2.6亿。 ---慢性病致死占总死亡数85%,脑血管病、癌 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位列城乡死因的 前四位,45%的慢性病患者死于70岁之前, 全国因慢性病过早死亡占早死总人数的75% 策略: 第一、关口前移,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第二、扩展服务,及时发现高风险人群
15、血压异常 16、心电图异常 17、胸片异常 18、肾结石、积水、多囊肾、肾下垂、肾错构瘤 19、前列肥大、炎症、钙化 20、甲状腺结节 、囊肿 21、乳腺增生、结节、囊性包块 22、妇女附件囊性包块 、 盆腔积液 23 、宫颈糜烂、纳氏囊肿 24、子宫肌瘤 25、相关癌症特异性抗体异常 26、必要的自选项目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及部分平滑肌 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如各种肝炎、肝硬化、肝癌、 急性胰腺炎 、胆管炎,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 严重胃肠炎等都可能有不同程度升高,正常细胞代谢、 病毒感染(如感冒)也可以使少量转氨酶进入血液中, 使转氨酶轻度升高。正常血液中转氨酶为5-40单位。 转氨酶升高80-100单位列为可疑,100-150单位属 于高度可疑,超过150单位,排除其它疾病可诊断肝炎 (急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恶化等)。 措施:转氨酶轻度升高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多进食新鲜水果,戒酒,体温正常状态下复查。如 多次测量均异常,特别超过最高值2倍以上者要到消化 内控局 孔灵芝
专家共识------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全民普及卫生、健康生 活方式,普及合理饮食知识,推广科学养 生,控制慢性病各种危险因素。 2、建立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满 足不同慢性病人的要求。 3、开展全民健康体检、职业病体检,加强卫生 指导。 4、为65岁以上的 居民健康档案与社区管理
一般项目健康体检结果 、建议-----1、超重肥胖 2、血脂异常、脂肪肝 3、肝囊肿(多囊肝)、血管瘤 4、肝大、肝下垂 5、脾增厚、增大 6、肝功能异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 7、乙肝两对半异常(大、小三阳) 8、胆囊增大、胆结石、胆管结石、胆囊炎 9、血糖异常 10、肾功能异常 (肌酐、尿素氮升高) 12、血尿酸增高 13、血液常规异常 14、尿检验异常
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结石、胆管结石 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一般是慢性胆囊炎所致,胆 囊息肉、胆囊结石及胆管内结石原因复杂,常见原因: 1) 胆道感染、胆汁瘀滞,胆道蛔虫。 2) 肥胖、酗酒及 过量进食油腻、 高胆固醇食物 、 动物内脏;3) 不吃 早餐及很少吃早餐的、饮食不规律;4) 社会生活、工作 及思想压力大,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情绪抑郁及体 育活动少。5)男性肥胖、女性雌激素增高也有一定的 相关性。 措施:急、慢性胆囊炎需要消化内科就诊。没有症 状的小胆结石于小胆管结石不需要治疗,纠正不良生活 习惯即可。如结石直径》30mm或合并胆囊炎,或有症 状(右上腹痛或伴发热)需要到外科诊治。息肉直径大 于10mm 、无蒂、单发性息肉,特别60岁以上老年人恶 性病变的机会明显增多,要到外科诊治。
(健康)终生筛查规划
受孕 出生 儿童期 青春期 育龄期 35 ~ 50岁 50 ~ 65岁
围产保健 遗传疾病/畸形 先天的代谢异常 1型糖尿病易感性 风疹 肿瘤(子宫颈癌等) 血脂、血压、血糖异常 肿瘤(乳腺、消化系等) 冠心病、动脉硬化性疾病
你愿意接受上述筛查吗?
STAR Epidemioiogy and challenge
乙肝两对半(大、小三阳)
乙型肝炎病毒带毒情况在我国相当多,约占人口百 分之七左右,肝功能异常属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对少一 些。常见乙肝检测异常项目有 : HBsAg阳性 、大三阳(HBsAg、HBeAg、HBcAb) 小三阳( (HBsAg、HBeAb、HBcAb) 、抗乙型肝炎病毒 前S1抗体阳性。 措施;乙肝检查出现上述阳性项目,肝功能连续 三个月以上正常者,可视为健康带毒者,一般不需要治 疗,定期复查肝功能观察。大三阳、抗乙型肝炎病毒前 S1抗体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肝功能异 常需要到肝炎科进一步检查 。HBsAb阳性,滴度低于 10单位需要再次注射乙肝疫苗。
血脂异常患者开始治疗标准值 及治疗目标值 (mmol/L)
危险等级
低危:(10年危险性 <5%) 中危:(10年危险性5 %-10%) 高危:CHD或CHD 等危症,或10年危 险性10-15% 极高危:急性冠脉 综合征或缺血性心 血管病合并糖尿病
TLC开始 药物治疗开始 治疗目标值
TC ≥ 6.21
TC ≥ 4.14
LDL-C ≥ 2.59 TC ≥ 4.14
TC < 4.14
LDL-C < 2.59 TC <3.1
LDL-C ≥ 2.07
LDL-C ≥ 2.07
LDL-C < 2.07
TLC----治疗性的生活方式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07 年5 月
肝囊肿(多囊肝)、血管瘤 肝囊肿病因不明,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多半是某次体 检时才发现,长期存在。 措施:小又无症状的肝囊肿不需要治疗。大且出现压迫 症状:食后饱胀、恶心呕吐、右上腹隐痛不适者, 应考虑到肝胆外科手术治疗。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常于体检做 腹部B超时发现。长期存在,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措施:小的肝血管瘤多无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部分 肝血管瘤大于40mm者伴有腹部不适、肝肿大、食 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应考虑到肝胆外科手术 治疗。 首次发现肝占位病变,如囊肿、血管瘤、性质不明肿物等需 到外科进一步检查,以除肝恶性肿瘤。
2.6-6.0
T C (mmol/L)
甘油三酯
0.56TG (mmol/L) 1.7
高密度脂蛋白 1.05-
HDL-C
(mmol/L)
1.75
低密度脂蛋 白
1.613.12
LDL-C
(mmol/L)
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还可见于遗传性高脂 蛋白血症、甲减、肾综、肥胖症及使用某些药物等。 减低见于甲亢、吸收不良、肝硬化、低脂饮食和运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