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谊能源化工

华谊能源化工

龙吴路4280号,闵行区黄浦江畔的吴泾化工区。

五十六年前的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滩涂,黄浦江水的潮涨潮落,寂静地述说着岁月的沧桑;当有一天喧嚣的机器声唤醒了这片土地,作为上海华谊(集团)公司煤化工板块核心企业,以“绿色化工”为宗旨的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焦化厂”)在此茁壮成长。

昨天,笔者来到这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老化工厂,在这丹桂飘香、秋色迷人的季节里,两座关停的焦炉区一片瓦砾,显得格外肃静。

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成为全球化的能源化工企业及气体产品供应商所在地。

变革在这里如春雨随风潜行:2008年7月,对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氧化碳联产甲醇工程在关停焦炉原址上建成投产;2013年3月,作为企业产品链接填平补齐的完善化工程,产业结构调整多联产项目在原址上建成投产。

一次次的关、停、并、转,一次次的新设备投用,一次次的新工艺运行,正是上海焦化厂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9月9日,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和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整合更名为“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这是华谊集团能源化工转型的又一项措举,也是传统产业的又一次腾飞。

调整整合担历史使命回望历史,上海焦化厂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曾经与上海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上个世纪50年代,不少上海人还在使用“蜂窝煤饼”,每天用引火柴生火,还要天天封炉子,一不小心就会呛出眼泪水来。

这样的日子,令老一代上海人记忆犹新。

当时,城市煤气普及率仅3%。

为了让上海市民早日摆脱“蜂窝煤饼”,用上“城市煤气”,上海市政府决定建设年产90万吨焦炭的炼焦制气厂。

1958年,上海市吴泾炼焦制气厂(上海焦化的前身)正式成立。

“那时,‘城市煤气工程’是和‘菜篮子工程’相提并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文西告诉笔者,焦化厂的建立,不仅帮助老百姓摆脱了“蜂窝煤饼”,而且用管网化的形式源源不断的将城市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各个网络区,当时最高峰可达到每天储存400万立方米的城市煤气。

管网化既改变了运输方式,又减少了原先运输蜂窝煤饼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

随后,上海焦化厂引进美国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建成了可以联产气体、供电和化工产品的“三联供”装置,九十年代初,上海焦化厂既有煤的焦化又有煤的气化。

尽管,城市煤气是上海市民的生活命脉。

但随着上海城市发展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上海“天更蓝,水更清”,从2006下半年开始到2010年,上海焦化厂先后主动关停了4座技术落后、粗放型的老焦炉及其配套净化系统与焦油加工装置。

取而代之的是在其原址上建成了具有当今先进技术水平的煤的气化装置。

2008年7月,在焦炉装置关停拆除的原址上,对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氧化碳联产甲醇工程建成投产,工程的建成,使企业从以煤的焦化为主调整为以煤的气化为主,产品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淘汰老装置的同时,公司的技术创新填补了煤化工技术领域的空白,自2010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醋酐科研成果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后,煤制乙二醇科研项目产业化的工业性生产装置在2013年也建成投产。

同时,1、4丁二醇、丁辛醇等一批技术攻关项目业已取得重大突破。

而非煤产品苯酐的产能扩大到10万吨,不仅为企业增添了新产品,更为企业的能耗减轻了负担。

调整仍在继续。

截至2012年5月31日,上海焦化厂在有利润的前提下又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忍痛割爱关停了5号、6号焦炉;之后的一年中,一批焦炉配套的煤气生产装置也相继全部关停。

2013年5月30日,公司煤气输送顺利退出生产序列,从此成为“没有焦碳的焦化厂”。

此举,公司每年要减少产值超过10亿元,有500多名员工为此转岗分流,但是,关停5、6号焦炉及其配套的老装置,上海焦化厂每年可节约19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70吨,氮氧化物排放630吨,为上海实施转型升级、改革发展和改善上海环境质量作出了重大贡献。

焦炉关停后,上海焦化厂从原来生产焦炭、煤焦油制品等传统高能耗、高污染能源产品的生产模式,调整为以煤的洁净气化技术为基础,以新材料、新能源产品为标志的“煤基多联产循环经济产业化基地”,形成了煤的气化为主的以生产甲醇、醋酸、醋酐、苯酐、一氧化碳等煤化工产业链,并与吴泾化工区内的多个企业形成了产品上下游和物料互供的产品物流链,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能源消耗。

2013年3月,又在焦炉装置关停拆除的原址上,作为企业产品链接填平补齐的完善化工程,产业结构调整多联产项目建成投产,上海本部达到了年产100万吨甲醇的能力,对装置满负荷运行、降本增效,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上海焦化厂在上个世纪经历了五十年代的建厂大开荒阶段,走过了九十年代的“三联供”转型阶段,在本世纪初又经历了装置关停、项目新建,最终公司从煤的焦化迈入了以煤的气化为主的全新战略发展时期。

转型发展看长治久安新的转型发展,正在拉开序幕。

众所周知,上海的化学工业中,金山石化和高桥石化主打石油化工,而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发展煤化工有着技术和人才的优势。

然而,近几年来,全国煤化工风起云涌,众多地处煤炭资源地的煤化工企业,凭借着资源丰富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展开激烈竞争,上海的煤化工,既无资源优势,人工成本又很高,在激烈的竞争中,劣势渐显,再加上上海的煤化工企业各自为战,导致资源的重大浪费,不整合,上海的煤化工就没有出路,而企业没有出路,最终受到损失的是上海的经济发展,员工的利益。

所以,从长远看,吴泾化工基地的焦化公司和吴泾化工公司必须走“精细化工、深度开发、综合利用、高端发展”的道路,实行“一体化”整合。

这是做强做大上海煤化工的重要举措,更是上海煤化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1年起,上海焦化厂启动了华谊集团煤化工板块“一体化”的整合工作。

为适应煤化工板块“一体化”整合的需要,上海焦化厂明确了“主辅分离、做大做强主业”的结构调整原则。

2011年起,上海焦化厂先后关停了客运车队和新翼超市,员工上下班由上海海博汽车公司提供服务。

2012年6月18日,上海焦化厂与宝钢集团下属的宝钢气体公司实施空分资产重组,成立上海宝闵工业气体有限公司,将原来隶属于焦化公司的空分资产和业务整建制转移,由宝闵工业气体有限公司实行契约化运作,专业化管理。

2012年6月28日,华谊集团能源化工板块“一体化”整合的第一个实体——上海华谊新能源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成立,同时,实现了采销分离,成立了采购中心,实行了吴泾化工区域内焦化公司、吴泾化工公司和安徽无为煤化工基地的安徽华谊化工公司“两地三厂”采销业务的一体化运作。

2013年,上海焦化厂组织机构调整工作全面启动,职能部门通过全员竞聘方式先后进行整合,并于9月撤销生产分公司建制,成立五大生产运行中心,实行扁平化、装置化管理。

与此同时,吴泾化工也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为全面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吴泾化工先后淘汰了合成氨、氯硫酸、硫酸二甲酯、十八胺等高能耗、高排放装置,每年减少能耗21.6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减少污水排放165万吨。

在“十一五”期间,企业总产值增加了20%,但总能耗却下降了50%,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由于成绩显著,企业先后荣获“上海市节能先进单位”、“上海市节约用水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基地。

经过3年时间的筹划和准备,今年1月8日,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和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整合为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简称“华谊能化”),掀开了企业改革整合的崭新一页。

今年9月9日,“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更名。

“一体化”整合,既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整合后,如何发挥整体竞争力?首先,通过班子的调整,人员的瘦身,装备的整合来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整合后,一个领导兼两个厂,分工明确:焦化厂主营甲醇,吴泾厂主营醋酸,以焦化厂为班底,租赁吴泾厂的装置,将相关装置人员一起聘用过来。

王书记告诉笔者,这种人员缩减比例是非常大的,最辉煌的时候,两厂工人有1.6万人,在缩减之前也有五六千人,而现在合并起来只有2000余人。

人员虽然减少,但两厂整合之后效益却得到了提升,扁平化管理和“一体化”整合的效应得以显现。

数据显示,两厂合并之前,吴泾化工是亏损的,上海焦化厂略有盈利;但合并之后,今年总销售收入是120亿元,利润达到10亿元,这是两个厂历史上前所未有过的辉煌。

而且现在,华谊能化的甲醇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60万吨,位居全国前三位;醋酸年生产能力达到125万吨,位居全国首位;在全国范围内,华谊能化是唯一一个兼有这两套如此大产能设备的企业。

整体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华谊能化还在继续谋求发展。

王书记告诉笔者,华谊能化要继续在上海化工区内寻找生产基地,这不仅是简单的搬迁,更是技术能级的提升;同时,在安徽无为基地以外,上海焦化厂始终在全国各地寻找新的煤基多联产基地,这是华谊集团能源化工板块持之以恒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实践举措,煤化工全国布局将不断拓展新天地。

目前,华谊能化还在大力探索国际化合作的可能性,为企业走出国门,建成全球化的能源化工企业寻求突破。

安全环保筑绿色化工无论是调整整合,还是转型发展,在整个企业改革过程中,有一种意识贯穿始终,那就是安全环保、责任关怀意识。

如今,安全环保这种意识非但没有减弱,甚至提高到“生命线”的高度看待。

用华谊能化领导的话来说:“在安全环保方面的费用绝对不可省。

”华谊能化深刻地认识到,企业安全环保,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化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条件。

华谊能化以同行业的先进企业为标杆,寻找差距、正确定位、确定对策,切实加强安全环保管理,以安全环保达标的标准为工作基线,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夯实了安全环保运行基础,确保安全环保工作稳定运行。

华谊能化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亲力亲为,深入现场,深入思考,把安全环保受控作为履职的重要职责。

公司把强化安全环保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基层班组,动员全体员工增强安全环保意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重点在员工劳动保护、主题劳动竞赛、班组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公司开展了全员“危险源辨识”活动,确立了公司13处重大安全环保危险源,建立起严格的管控制度,实行严格管理。

班组安全环保活动体现了群众性安全环保活动的内涵,注重形式,更注重内容,公司建立安全环保“零点起步”制度,每年元旦凌晨,组织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的主管举行“安全环保零点起步”仪式,以此增强员工的安全环保责任心。

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全国“安康杯”安全环保知识竞赛,开展全员安全环保培训和考试,组织班组开展安全环保防范应急预案演练,为营造学习型企业打造了全员安全环保文化平台。

为此,华谊能化投入了大量工作项目,不懈努力。

比如,2012年1月,公司投入近1亿多元建成“硫回收酸性气体处理装置”二期项目,投产后,酸性气体一期、二期最大可处理硫化氢气体9200立方米/小时,产生98%硫酸9853吨,减少硫化氢气体排放3281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