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就业指导教学工作总结

就业指导教学工作总结

就业指导教学工作总结在我国,就业指导还应包括就业政策导向,以及与之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就业指导教学工作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与训练为主线,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探索实践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任务驱动、教学一体化等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促进专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20XX年学校就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开拓就业市场,提高就业质量为重点,克服了就业形势严峻的困难,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2602名毕业生顺利离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2。

12%,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就业目标,圆满的完成了就业工作任务。

20XX年我校被教育厅就业中心评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石文钦等五位同志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就业工作者。

因我校20XX年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在20XX年1月9日召开的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刘富奎同志代表我校做了《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学生就业》的典型发言,受到教育厅领导的好评。

我校获得首届就业指导课教学大赛组织奖,在全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游静同学获得个人三等奖。

我校被自治区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推荐为20XX-20XX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单位,并将申报材料报教育部。

为了实现河套大学升本任务,将涉及就业的任务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并及时安排布置,保证按时完成材料的整理和上交。

回顾20XX年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一)、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就业工作者素质。

20XX年,学校先后选派10多名就业人员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各类就业创业教育培训,同时就业指导中心也组织了各院系就业科长和就业指导课专任教师进行了业务培训。

特别是今年教育厅又上了一个新的毕业生派遣系统,对毕业生派遣又有许多新的要求,学校及时选派负责此项工作的张惠同志到沈阳学习,并对各个院系就业科长进行培训;同时各个系(部)投入资金为就业科配备了与新系统相适应的设备,极大的方便了就业科与学生的联系,为完成就业派遣工作提供了物质保证。

经过一系列培训,我校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大大提高,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干部保证。

20XX年,根据就业工作的新情况,学校成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设专职教师,专门负责学校就业指导课和创业培训课教学,就业指导课和创业培训成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经学校领导协调,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市青年创业促进会将我校确定为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和青年创业服务站,这更便于我校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让毕业生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在今后的创业中少走弯路。

(二)、20XX年,学校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对学校的教学院系和专业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9个院系调整为12个系部,原有的49个专业调整为40个专业进行招生(部分专业根据就业市场,今年停招或缓招),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市场。

(三)、根据教育厅四项评估反馈意见,继续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大力进行毕业生就业宣传工作力度。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加强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渠道。

强化基本技能培训,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一是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建成了32个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能够满足各专业的校内实训教学需求。

校内实训基地重在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

二是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各专业共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194家,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周边省市,涉及各个领域的就业实习基地网络。

仅在巴彦淖尔市就有内蒙古中粮番茄制品有限公司、河套酒业集团、秋林公司、紫金矿业集团等实习实训基地120个。

为了更好地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近年来学校与区内外315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保障。

如我校医学院与北京、天津、东北等地的50多家部队医院和地方医院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我校的高护专业学生因基本功扎实、工作主动积极、能吃苦耐劳而被这些医院爱称为“河套牌”护士,受到很高赞誉,大部分学生在实习之后被实习医院留用。

我校20XX届供用电专业的33名毕业被紫金矿业集团一次录用,并送往宁夏大学培训一年,培训期间的所有费用全部由紫金矿业集团负责。

三是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成功进行定单式培养尝试。

20XX年,我校与北京安博教育集体、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北方印刷研究所等公司进行订单式培养合作,为我校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的改革、拓宽毕业生就业基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参加“选派大学生到嘎查村任职计划”和“三支一扶”、应征入伍等项目。

营造毕业生敢下基层、愿下基层、乐下基层的良好氛围。

今年我校共有263人参加“选派大学生到嘎查村任职计划”和“三支一扶”等项目报名。

有45多名同学预报名参军入伍;有64名同学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二、就业工作保障有力,学校始终坚持对就业工作“三保障一突出”1、健全就业工作组织机构,为学校就业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本着“出口畅,入口旺”的思路,全力支持就业工作。

为了保证学校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校大力推行完善“一把手”负总责的校、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系,成立了由校长和分管就业的副校长为正副组长的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院(系)主任、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办公室、教务处、团委学生处主要负责人,院系也成立了由院系主任为组长的院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得力措施,将就业工作贯穿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

20XX年7月,学校将就业指导中心从原招生就业处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专门负责全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机构,并进一步充实了工作人员,同时各个院系都成立了实习就业科,具体负责本院系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机构设置涵盖了全校各个教学院系,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就业指导中心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全校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机制,保证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效开展。

2、加强制度保障,保证就业工作制度化、程序化。

为了保证对全校就业工作的统一协调和指导,学校每年召开专门研究就业工作的党政联席会议,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就业工作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了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先后制定了《河套大学关于进一步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实施方案》、《河套大学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各教学单位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投入及实绩考核实行挂钩的有关规定》、《河套大学对院系就业工作评估细则》、《河套大学院系就业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在制度上保证了学校就业工作的有序开展。

3、严格执行上级政策,为就业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学校严格执行上级关于就业经费不低于学费1%的规定,按时足额划拔就业经费,并加大就业经费投入,就业人员外出开拓就业市场,参加培训学习,参与国家和自治区组织的各项竞赛,外聘专家讲课等都能积极予以资金支持,对到我校招聘的用工单位人员,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方面都给予全力配合和接待,使每位来客都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从20XX年开始,学校每年拿出专款对上一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就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在办学中突出体现就业的导向作用。

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改革、办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紧紧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形成“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需求育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三、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就业指导课有实效、坚持就业市场三结合、坚持就业服务全方位、坚持就业管理上水平。

1、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就业指导。

20XX年,学校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成立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研室,配备了专兼职教师。

对就业指导课教师进行了业务培训,统一了大纲、课时。

从大一开始,进行正确的就业观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设计指导,使学生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思想,明白大学生涯的最终目标就是就业。

大二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观念的培养,了解本专业就业形势及有关就业政策。

大三就业指导重点是求职技巧、就业信息、就业手续办理规定、协议合同签定等方面的指导与服务,同时进行创业教育。

针对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采取举办专题报告或专题讲座、辅导与咨询、座谈与谈心等不同形式,并通过专栏、报刊、广播、网络、印发资料等媒介加强宣传,切实解决毕业生求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浮躁、眼高手低等通病,使学生合理定位求职目标,确立基层就业意识,塑造只有坚定信心、持之以恒、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才能成功的信念,也使学生提高了如何把握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竞争力、充分展现自身才华的能力。

为了增强就业指导课的效果,学校派遣就业指导课教师参加了区内外各种业务培训,就业指导课教师已经形成了自己较完善的教案,都能将理论与本院系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我们争取尽快将该课程申报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我们还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近三年,我校有关教师正式出版就业指导教材两部《新编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指导读本》,参编教材4部,发表在各级刊物的就业论文7篇。

2、坚持就业市场“三个结合”,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

一是大型市场与小型市场相结合。

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全校性的大型双选会一到两场,小型专场招聘会50多场。

二是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

学校在举办大量现场招聘活动的同时,通过学校的“河套大学就业信息网”、中国企业、现代职教网等,积极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关服务信息,引导、组织毕业生参加网上双选活动。

三是校内市场与校外市场相结合。

每年校内就业市场接待用人单位超过200家。

3、坚持全方位就业服务。

以“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为目标,全面提高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水平。

管理上力争四个到位,即思想教育到位、政策宣传落实到位、招聘信息及时到位、就业困难解决到位。

构建“人人关心就业、人人促进就业”的工作机制,不仅动员校内员工参与就业,还专门成立了“河套大学校友联谊会”,建立校友联络工作站以及校友联谊会网页,让广大校友帮助宣传河套大学,联系用人单位,推荐毕业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