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哲学史·导言》(本科2008)

《西方哲学史·导言》(本科2008)


不着北” 。
--维特根斯坦
哲学家通常思想的都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他们 思得也很“根本”,于是就把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推 到了极端,后人若要解决问题就不可能再走老路,因 为那条路已经被 前人走“绝”了,他只好换一条路 走。所以,哲学并不只有一条路而是有许多条路,任 何一条路都不足以代表哲学本身,所有的哲学运思之 路“综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幅比较完整的哲学图 画。换言之,哲学是由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那一条条 思想之路构成的。
四、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
虽然世界各大文明都有“哲学问题”,都产 生了原创性的“思想”,但不一定像西方人那样 采取“哲学”的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希 腊人使“哲学”成为了“科学”或“学科”。所 以,当我说到“哲学”的时候,指的是西方哲学。 从广义上说,西方哲学有其与众不同的特征,正 如中国思想也有其与众不同的特征一样。我把 “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科学思维方 式”。
所有文明最高的意识形态--思想--都 起源于终极关怀的问题,都试图给予世界以合 理的说明,而西方思想不同于其他思想的主要 特征是:以科学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所以西方 思想=西方哲学。
简言之,所谓科学思维方式就是通过抽 象的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 方式。
科学思维方式=抽象思维 =理论思维 =思辨思维
哲学=哲学史 =问题史
问题是:如果哲学问题注定无法得到 最终的解决,我们为什么还要追问这些难
题?
二、智慧的痛苦
终极关怀的问题
人一方面是自然的成员,象其他有限的自然存在 物一样受自然法则的限制;另一方面人又是一种有理 性的存在,产生了超越自身有限性的理想……终有一 死的人向往永生,向往永生的人终有一死,这就是人 生在世最深刻最根本的悖论,从中产生了哲学的问题: 它意味着人被抛入这样的境域,他自始至终面临着有 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暂时与永恒、现实与理想、 此岸与彼岸之间的激烈冲突,在它们之间横着一道不 可逾越的鸿沟。
概括西方哲学的精神实属不易,2500多年来 的西方文明并非一种文明延续至今,而是多种文 明碰撞融汇的结果,历经古希腊、罗马、中世纪、 近代等发展阶段。从大的方面说,西方哲学有两 大源头:希腊文明和希伯莱-基督教文明。从小 的方面说,西方哲学包括希腊、罗马、英国、法 国、德国、美国……等不同的文明和国家。因而 “大而化之”的概括难免有简单化之嫌。
关于哲学的成见
○ ○ ○ ○ 哲学是科学 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 哲学无用
哲学是什么?
哲学=爱智慧 Philosophia:philos+sophia
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神而不适 合人,我们人只能爱智慧。
--柏拉图
科学 ←
→ ↓ 哲学
宗教
“哲学问题具有这
样的形式:‘我找
要借助于浩瀚无垠的星空来体现。
人生的境界
三、问题与对话
了解哲学家的问题,
熟悉哲学家的术语,
沿着哲学家的思路,
理解哲学家的思想。
学习=对话
问 题 对 话 理 解
学习哲学的三重境界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 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 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 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五灯会元》卷十七
哲学=人的精神家园
公元前六世纪米利都的泰勒斯有一天仰观天 象,不留神掉到了井里,旁边的女仆嘲笑他:连 眼前的东西都还没有看清楚,却想知道天上的事! 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由此开始:我们人类恰恰 是一些不只关注眼前的事情,同时也关注未来, 关注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的生物。
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以泰勒斯掉进了井里 作为开端。为什么?一是超越,二是境界。对哲 学家来说,眼前的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头上 的星空,广阔无垠的宇宙。然而,当希腊人刚刚 开始哲学思考的时候,还没有合适的抽象概念可 以使用,所以他们对于无限永恒的东西的思考需
近代哲学:17世纪-19世纪
第一编 古代哲学 第二编 中古哲学 第三编 近代哲学
第一编 古代哲学
前 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哲学的诞生 早期希腊哲学 雅典哲学 晚期希腊哲学
第二编 中古哲学
前 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基督教精神 教父哲学 经院哲学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第三编 近代哲学
前 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结 语 近代哲学的精神 经验论与唯理论 社会政治思想 德国古典哲学 古典哲学的衰落
导 言 什么是哲学
一、什么是哲学 二、智慧的痛苦 三、问题与对话
四、西方哲学的特征
一、什么是哲学
世界三大哲学形态
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 印度哲学
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
科学:“自下而上” 哲学:“自上而下”
斯宾诺莎:“事物被我们认为真实的,不外两个 方式:或者是就事物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及地点的关系 中去加以认识,或者是就事物被包括在神内,从神圣 的自然之必然性去加以认识”。他虽然并不否定第一 种方式,但是更强调第二种方式。这就是哲学的方式。
哲学与数学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
ousia@
《西方哲学史》
张志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2008年8月
参考书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人大出版社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大出版社 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北大出版社 任何一种西方哲学史教材。
教学计划
古代哲学:公元前6世纪-公元529年
中古哲学:公元2世纪-16世纪
科学思维方式
哲学起源于希腊人因“好奇”而求知的本性。知识 不同于意见,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因而知识是对事物 的普遍共相和一般规律的认识。有五颜六色不同的花, 这些不同的花具有共同的性质,我们可以用“花”来概 括,“花”就是玫瑰花、牡丹花……的本质。有花、草、 树木……我们用“植物”来概括它们的共性,“植物” 就是它们的本质。如此类推,如果我们抽象到最高的层 次,应该可以获得宇宙万物共同的本质,由此便可以说 明宇宙万物。所以,哲学与科学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区 别。
欧几里得几何学
公理化系统的理想模型
哲学体系
天与地的统一
笛卡尔的 知识之树
பைடு நூலகம்
理性主义
我们可以把西方哲学穷根究底、试图认识事 物的本质、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基本特征称为 “理性主义”。西方的哲学和科学一样都要求给 予宇宙自然以合理性的解释和说明,两者不同之 处在于:科学面对具体的事实,而哲学则要求从 最高的原则出发说明宇宙万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