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级本科病理生理学试题
班次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钾血症时,细胞外_______离子移入细胞内,细胞内的__________离子移到细胞外。
3、低渗性脱水时,主要丢失_____________液。
4、血液PH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比值。
5、DIC病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_____________。
6、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静脉血压常_____________,组织间液常_____________。
7、缺氧时冠脉血管_____________,肺血管______________。
8、引起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肝性脑病时,常见的假性神经递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基本机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
A.鉴定疾病的类型;
B.描述疾病的表现;
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
D.研究疾病时的代偿功能;
E.诊断与治疗疾病。
2、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主要靠哪一种物质的移动来维持?( )
A. Na+;
B. K+;
C.葡萄糖;
D.蛋白质;
E.水。
3、以下何种情况可能使机体ADH分泌增多:( )
A.饮水过多;
B.低渗性脱水早期;
C.摄入NaCl过少;
D.严重呕吐腹泻所致休克早期;
E.以上都不可能。
4、高渗性脱水时,体液最明显减少的部位是:( )
A.细胞内液;
B.细胞间液;
C.血浆;
D.各部体液都明显减少;
E.以上都不对。
5、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 )
A.高钠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镁血症。
6、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 )
A.组织外液缓冲;
B.呼吸代偿;
C.组织内缓冲;
D.肾脏代偿;
E.骨骼代偿。
7、缺氧概念是:( )
A.吸入气中的氧减少;
B.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D.血液氧容量降低;
E.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
8、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
B.有效胶体静压下降;
C.淋巴回流障碍;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9、急性缺氧使肺A压增高的主要机制是:( )
A.右心输出量增加;
B.左心功能不全;
C.肺血流量增加;
D.肺小动脉收缩;
E.肺小静脉淤血。
10、发热高峰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A.产热>散热;
B.散热>产热;
C.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相对平衡;
D.辐射热明显减少;
E.对流热明显减少。
11、应激应是机体:( )
A.对各种有害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B.对一定强度各种体内外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C.对精神刺激所发生的特异性情绪反应;
D.仅对各种躯体的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E.以上都不对。
12、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13、休克时产生心肌抑制因子(MDF)的主要部位是:( )
A.肝;
B.肺;
C.脾;
D.胰腺;
E.胃肠道。
14、休克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失衡是:( )
A. 代谢性碱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
C. AG升高性代谢性酸中毒;
D.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
E. 混合性酸中毒。
15、DIC时血液凝固性障碍表现为:( )
A.血液凝固性增高;
B.先高凝后转为低凝;
C.先低凝后转为高凝;
D.高凝、低凝同时发生;
E.纤溶活性增高。
16、下列疾病中哪一项不引起高输出量性心衰?:( )
A.甲亢;
B.贫血;
C.心肌病;
D.维生素B1缺乏;
E.动-静脉瘘。
17、下列哪一种疾病伴有左心室后负荷加重?( )
A.甲亢;
B.高血压病;
C.肺A高压;
D.心室间隔缺损;
E.心肌炎。
18、呼吸衰竭通常是指:( )
A.内呼吸功能障碍;
B.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C.血液携氧功能障碍;
D.CO2排出功能障碍;
E.呼吸系统疾病造成机体缺氧。
19、限制性通气不足是由于:( )
A.中央气道阻塞;
B.外周气道阻塞;
C.肺泡扩张受限制;
D.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E.肺泡膜面积减少,厚度增加。
20、原尿回漏是由于:( )
A.肾小管阻塞;
B.原尿流速缓慢;
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D.肾间质水肿;
E.尿量减少。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阴离子间隙
2、端坐呼吸
3、功能性肾衰
4、MODS
5、肾小管性酸中毒
四、问答题(每10题分,共40分)
1、为什么DIC病人常有广泛性出血?
2、简述急性肾衰少尿期的功能代谢变化。
3、简述休克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及其临床表现。
4、简述呼吸衰竭时的酸碱平衡紊乱。
2008本科病理生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脑死亡
2、K+、H+
3、细胞外液
4、[ HCO3—]、[ H2CO3 ]
5、出血
6、升高、增多
7、扩张、收缩
8、血容量↓、血管容量↑、心泵功能障碍
9、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
10、毛细血管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微血管壁通透性↑、淋巴回流障碍
二、单选题
1、C
2、E
3、D
4、A
5、D
6、B
7、E
8、E
9、D
10、C
11、B
12、B
13、D
14、C
15、B
16、C
17、B
18、B
19、C
20、C
三、名词解释:
1、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减去未测定的阳离子所得的差值。
2、心衰病人平卧可加重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或半卧体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状态。
3、肾脏并未发生器质性病变的肾功能衰竭。
4、指在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
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
5、由于肾小管泌H+功能障碍,尿液不能被酸化,H+在体内蓄积引起的酸中毒。
四、问答题:
1、①凝血物质(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而减少;②纤溶系统激活,使纤维蛋白降
解;③FDP的形成,抗凝增强。
2、①尿变化:少尿或无尿,尿成分变化因器质性肾衰和功能性肾衰而有不同;②水中毒;
③高钾血症;④代谢性酸中毒;⑤氮质血症。
3、①特点:微循环血液灌多流少,毛细血管中血液淤滞,处于低灌流状态,组织细胞严重
淤血性缺氧;②临床表现:血压进行性下降,心搏无力,心音低钝,神志淡漠甚至转入昏迷,少尿甚至无尿,皮肤发凉加重、发绀,可出现花斑。
①代谢性酸中毒;②呼吸性酸中毒;③呼吸性碱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