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第六章)合同法一、单项选择题:1、某商店橱窗内展示的服装上标明“正在出售”,并且标示了价格,则“正在出售”的标示视为( ) 。
A、要约B、承诺C、要约邀请D、既是要约又是承诺2、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其合同成立时间为()。
A、要约人提出要约时B、合同内容协商一致时C、从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时D、承诺方接受要约方的要约意思表示时3、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方式只有()一种。
A、继续履行B、赔偿损失C、采取补救措施D、支付违约金4、甲公司于6月10日向乙公司发出要约订购一批红木,要求乙公司于6月15日前答复。
6月12日,甲公司欲改向丙公司订购红木,遂向乙公司发出撤销要约的信件,于6月14日到达乙公司。
而6月1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的回复,乙公司表示红木缺货,问甲公司能否用杉木代替。
甲公司的要约于()失效。
A、6月12日B、6月13日C、6月14日D、6月15日5、某企业在其格式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在雇佣工作期间的伤残、患病、死亡,企业概不负责。
如果员工已在该合同上签字,该合同条款( )。
A、无效B、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对当事人双方有效C、不一定有效D、只对一方当事人有效6、一般情况下,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依法须经被代理人追认而未被追认的,()。
A、归于无效B、由行为人承担责任C、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D、由相对人承担责任7、某甲的儿子患重病住院,急需用钱又借贷无门,某乙趁机表示愿意借给2000元,但半年后须加倍偿还,否则以甲的房子代偿,甲表示同意。
根据合同法规定,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 ) 。
A、因显失公平而无效B、因显失公平而可撤销C、因乘人之危而无效D、因乘人之危而可撤销8、甲乙双方就某一执行国家定价的产品订有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乙方应于当年6月30日提货并付款,但乙方迟延付款至7月15日。
合同约定的货物单价为1万元,但自7月1日起该产品国家定价调整为1.1万元,则该合同的结算单价依法应按()执行。
A、1万元B、1.1万元C、A或BD、双方另行商定的价格9、甲公司向乙公司订购一批家具,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履行期限。
则()。
A、双方若有相关交易习惯的,可按该习惯确定B、甲公司可以随时提出履行,乙公司必须接受C、乙公司可以随时履行,甲公司必须接受D、甲公司可以随时要求乙公司履行,但应给乙公司必要的准备时间。
10、甲与乙签订一份合同,约定由丙向甲履行债务,若丙履行债务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的约定,甲有权请求()。
A、乙承担违约责任B、丙承担违约责任C、乙或丙共担违约责任D、乙和丙承担连带责任11、债务人提前或者部分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负担。
A、债权人B、债务人C、受益人D、双方12、合同债权人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
A、通知债务人B、经债务人同意C、协商一致D、经公证13、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
A、通知债权人B、经债权人同意C、经登记D、经公证14、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
合同约定甲公司先交货。
交货前夕,甲公司派人调查乙公司的偿债能力,有确切材料证明乙公司负债累累,根本不能按时支付货款。
甲公司遂决定暂时不向乙公司交货并书面通知了乙公司。
甲公司的行为是( ) 。
A、违约行为B、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C、行使先诉抗辩权D、行使不安抗辩权15、在合同约定有违约金的情形下,违约方对其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应()。
A、以违约金补偿B、承担赔偿责任C、商定补偿方式D、同时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合同法》主要适用于以债权为内容的民事合同,下列()不属该法的适用范围。
A、婚姻协议B、收养协议C、涉外合同D、无名合同2、合同的书面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A、信件B、电报C、传真D、电子邮件3、下列意思表示中()属于要约邀请。
A、寄送的价目表B、招标公告C、拍卖公告D、商业广告4、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即缔约过失责任。
A、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B、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C、侵犯对方商业秘密D、一方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5、根据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有()情形的要约不得撤销。
A、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B、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C、要约人明示要约不可撤销D、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6、有效合同应具备的要件包括()。
A、当事人合格B、意思表示真实C、内容不违法律和公益D、须经主管部门批准7、无效合同已经履行或部分得以履行的,则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A、返还财产B、赔偿损失C、收缴财产D、分担责任8、()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B、订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C、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D、乘人之危违背对方真意订立的合同9、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实施的代理行为。
A、没有代理权B、超越代理权C、滥用代理权D、代理权终止后10、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合同保全之目的,允许债权人依法行使()。
A、代位权B、撤销权C、抗辩权D、提存权11、债务人以()方式实施了处分自己财产的行为,即构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条件。
A、放弃其到期债权B、无偿转让财产C、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D、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财产12、撤销权应自()行使;否则,该撤销权消灭。
A、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B、撤销事由发生之日起1年内C、撤销事由发生之日起3年内D、撤销事由发生之日起5年内13、合同有()情形之一的,债务人可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A、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B、债权人下落不明C、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D、债权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14、违约行为是构成违约责任必备的客观要件,其具体表现形式为()。
A、不履行B、履行迟延C、不完全履行D、预期违约15、不履行合同法定的免责事由包括()。
A、预期违约B、不可抗力C、债权人的过错D、货物的合理损耗三、名词解释:1、合同2、表见代理3、代位权4、撤销权5、预期违约四、简答题:1、简述合同的内容2、简述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3、简述当事人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定事由4、简述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原因五、论述题:试述使用格式条款应遵循的法定规则六、案例分析题:1、2012年6月15日,A公司董事长王某代表其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机器设备转让合同。
合同规定:合同价款为95万元,A公司于同年7月10日交货,B公司于收货后15日内付款。
在交货日前的7月1日,王某了解到B公司因拖欠多笔债务而正疲于应诉,有资不抵债倾向,遂通知B公司停止交货并要求B公司提供付款担保,B公司拒绝了担保要求。
于是,王某以A公司名义向B公司发出书面通知,提出解除合同,但B公司不同意,坚持要A公司供货。
双方为此相持不下,B公司遂以A公司违约为由向法院起诉。
A公司收到法院传票后,则以该合同无效为由拒绝出庭应诉。
法院查明:(1)A公司的公司章程规定:公司处置固定资产,须经公司董事会决议。
而该合同为董事长王某擅自签订而未经公司董事会商议;但对此B公司并不知情。
(2)B公司确已负债累累,诉案缠身,且已资不抵债。
试分析:(1)该设备转让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2)对A公司拒绝交货行为应如何定性?依据如何?(3)对王某以A公司名义解除该合同的行为法院应否予以支持?为什么?2、2014年3月18日,某建筑公司(甲)向某物资公司(乙)洽购一批螺纹钢并与之订立了买卖合同,约定于4月底前在甲方的某工地货场交货,甲方验货后付款。
3月21日,乙又与某钢厂(丙)订立一份标的和数量相同的合同,约定丙将该批钢材于4月底之前送至甲方的工地货场,且乙就此约定告知了甲。
时至4月30日,甲未收到货物,遂向丙催货。
丙解释说是因生产事故而未能按约定时间发货,并要求将供货期再推迟1个月。
甲因工期紧张,拒绝了此要求;且当时市场上钢材供应紧缺,甲一时难以组织新货源,只能反复催丙交货。
丙拖至5月25日方将货物送至甲方,甲虽验收了该批货物,但终因停工待料多日造成经济损失10多万元。
事后,甲就此向乙、丙索赔,但遭乙、丙双双拒绝。
乙称,自己虽然未能履行与甲所订的合同,但全因丙拖延供货所致,甲的损失应由丙担责而与己无关;丙则称:甲并非自己所订合同的当事人,无权对己究责。
为此,甲将乙和丙诉至法院。
试分析:(1)乙和丙拒绝对甲担责的理由是否成立?依据如何?(2)本案中丙有何责任?依据如何?3、服装工业公司(甲方)与某纺织厂(乙方)于某年初签定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乙方于同年4月底供应甲方一批夏季服装面料,总货值为60万元,并约定违约金比例为5%。
甲方为保证合同的履行,预付了乙方定金5万元。
同年4月中旬,乙方告知甲方:因生产原料供应紧张,不能保证约定的供货,要求解除合同。
甲方接到通知后未作答复,而为保证服装生产,紧急从别处购进了同类面料,但因差价等原因造成经济损失4万元。
4月底,甲方找乙方交涉,要求其赔偿损失;乙不同意,理由是彼此的合同关系已于4月中旬随解约通知到达甲方而解除。
纠纷发生后,甲方诉至法院。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试分析:(1)乙方解除合同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2)对此案中乙方通知对方解除合同的行为应如何定性?(3)法院应如何处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