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00 题)1.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B )A. 勒纳B .拉斯韦尔C .德洛尔 D .马克思2. 研究者对政策过程进行________ 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公共政策学才有可能产生。
( A )A .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B .认真地、正确地C .间接地D .客观地3. 以下那部作品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政策案例著作。
(D )A .《史记》B .《吕氏春秋》C .《论语》D .《智囊补》4.马克斯•韦伯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为(A)A.文化科学 B •文明科学 C .行为科学D.经验科学5. 决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A)A .决策活动B .组织活动C .政策执行活动D.政策制定活动6.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B)A .公共组织B .公共政策C .公共秩序D社会伦理7. 以下哪个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
(A)A .理性主义B .渐进主义C.政治系统D . 精英主义8. “上下来去” 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B)A .逻辑实证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历史辩证法D .理性主义9. 以下哪种研究是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 D )A .决策行为B .政策评估C .政策监督D .政策过程10. 哪种模型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
(A )A .政治系统B .精英主义C .混合扫描D .规范最佳11.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A )A .政策的制定B .政策的执行C .政策的监控D .政策的评估12.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研究后期的重点是(B )A .政策的制定B .政策的执行C .政策的监控D .政策的评估13. 国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策在总体上是________ 的体现。
( B )A .阶级压迫B .国家意志C .集体智慧D .公共利益14. 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B )A .总统决策B .国会立法C .执政党政策D .司法命令15. 就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而言,当代中国的共产党组织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C )A .政党B .国会C .政府D .司法机关16. 政治政策的核心价值是A.维护阶级统治B.保卫国家安全C.增进民族团结D.获取巩固、防卫与增益国家权力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A.在美国政党政策不属于公共政策B.在野党对美国的公共政策不具有影响力C.美国最高法院不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只能解释法律D.美国总统在内阁决策中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18.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布的文件被认为是(D )A .行政法规B .行政措施、决策和命令C .基本规定D .政策性文件19. 农业政策、工业政策、环境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都属于(A )A .经济政策B .政治政策C .社会政策D .教育科技、文化政策20. 划分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主要依据的是(A)A、是否参与并主导公共政策过程B、主体是执政者,客体是制定的政策C、是制定政策还是执行政策D、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2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D)A、选举B 、监督C 、罢免D、立法22. 在下列的几种环境中,公共政策系统的基础环境是(B)A 、社会环境B 、自然环境C 、人文环境D 、科技环境23. ____ 是国家机关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身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
(A)A 、国家机构B 、行政机关C 、立法机关D 、司法机关24. 公共政策不仅表现为一个系统,同时也表现为一个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即表现为下列何种方式的不断循环往复:(B)A 、政策咨询T政策制定T政策评估T政策终止B 、政策输入T政策制定T政策输出T政策反馈C 、政策提出T政策制定T政策实施T政策终结D 、政策提出T政策制定T政策监督T政策终止25. 当且仅当存在一种可以确认的客观情势,出现强烈的公众诉求,形成明显的政策需要时,才会最终完成。
(A)A 、政策问题B 、政策执行C 、政策评估D 、政策监督26. _________________ 公共政策是为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 C )27. 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_________ ( B )。
A 深人 B 内化 C 反映 D 响应28. 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个基本的假定是:(B )A 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 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 乎理性的。
B 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 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 合乎理性的。
C 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 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 为合乎理性的。
D 。
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 乎理性的。
33. 政府议程指的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又被称为34. 象征性议程的问题多集中于(B )A 、公民B 、利益集团C 、权威人物D 、军事集团36. 下列中实属政策问题界定,其宗旨是按照社会公益标准弄清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为政 府及有关组织决策议程做准备的是( B )A 、政策方案分析B 、政策问题分析C 、政策执行分析D 、政策结果分析 37. 公共政策问题得到认定之后,政策制定者首先要考虑的是(C )A 、拟定政策方案B 、选择政策方案C 、确定政策目标D 、评估政策方案 38. 确定政策目标的价值意义在于它能为 ________ 提供方向性指导。
(D ) A 、政策认定B 、政策执行C 政策反馈D、制定政策方案A 企业B 社会组织C 政府D 个人29.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D)A 美国国防部B 麦克纳马拉C 贝塔朗菲D 兰德公司 30. 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 。
A 社会组织层级化B 社会主体知识化C 民主参与大众化政策信息公开化31. 公共政策问题同任何问题一样都是源自 C )A 、社会期望、社会需要 C、客观的社会现实、理想情况32. 社会或公共问题只有在被提上政策议程的情况下, 才成为C )A 、政府问题 、国家问题 C 、公共政策问题、执政党问题D ) A 、政策议程、行政议程 C 、公众议程 、正式议程 A 、经济领域 B 、价值领域 C 、学术领域 D 、政治领域35. 专家学者对问题的察觉也必须同时得到的认同和支持才能进入政府议程。
( C )39. 查尔斯•琼斯认为政策规划的明显特征在于要(B)A、突出过程 B 、提出对于人们感知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C、重视行动 D 、利益补偿40. 参与政策规划的主体通常是多元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A)A、政府 B 、立法机关C、公众D 、司法机关41. 政策方案的设计必须时刻以有关__________ 为核心,与它保持一致。
(D)A、政策抉择B 、政策制定C政策执行 D 、政策目标42. 在我国,立法系统通过的法律、政策都须经_________ 的签署和发布才能生效。
(B)A、最高法院院长 B 、国家主席C国务院总理 D 、最高检察院检察长43. 行政系统的决策特点是快捷、高效,因此,行政决策体制在决策上的________ 都会较立法机关要高。
(A)A集中化程度 B 、分散化程度C、民主化程度 D 、公众参与程度44. 下列哪个是正确的政策变通形式(A)A“求神似,去形似”B、“上有政策,下有对策”C、“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D “求形似,去神似”45. 政策的原则性、时效性和灵活性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具体体现为(A)A、政策变通 B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C政策发展 D 、政策创新46. 政策执行的总原则是什么?(A)A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B 严格按照政策规定C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D 一切从实际出发47. 政策执行过程的起始环节是什么?(D)A 政策分解B 物质准备和组织准备C 政策实验D 政策宣传48. 政策执行的哪个环节是保证政策执行顺利进行的经济基础?(B)A 政策分解B 物质准备C 政策宣传D 组织准备49. 哪些政策资源是政策执行的根本保证?(D)A 人力资源B 物力资源C 信息资源D 权威资源50. 政策执行中的“阳奉阴违” ,只作表面文章,属于哪种类型的执行偏差?(A)A象征性执行 B. 附加性执行C选择性执行 D. 替代性政策执行51. 在政策执行过程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的“土政策” ,是哪种执行偏差的典型表现?(B)A 象征性执行 B. 附加性执行 C 选择性执行 D. 替代性政策执行52.在政策执行中, “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是哪种执行偏差的典型表现?( C )A 象征性执行B.附加性执行 C 残缺性执行D.替代性政策执行53.在政策执行中, “挂羊头、卖狗肉”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哪一种执行偏差?( D )A 象征性执行 B. 附加性执行 C 残缺性执行 D. 替代性政策执行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是 的范例。
(A ) A 、政策变通B、政策创新C 、理想化政策模型D、政策执行再决策55. 公共政策一旦 ___ ,便意味着它取得了政治系统的承认, 获得了正式的公共性和权威性。
(B )A 、可行B 、合法化C 合理化D 、系统化56. 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 A )A 、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C 、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D 、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57. 从评估机构在政策活动中的地位来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 B )A 、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B 、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C 、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D、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58. 政策执行后对政策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称为( B )59. 评估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前提是( C )A 、价值标准B、政策方案 C 政策目标60 政策评估的价值分析对象确定的总原则是( B )A 、实事求是 B、有利于提高政策方案的价值 C 便于操作 于政策实施61. 下列哪个控制是政策的方向和实质所在,贯穿于政策活动的始终。
( C )A 、界限B 、效力C 、目标D 、反馈62. 公共政策的 ____ 是公共政策有效地调节社会行为的基础,因此,经过评估认为是好的、 可行的政策应该继续得以实行。
( C )A 、合法性B 、合理公正性C 、持续性D 、可变通性63. 下列哪项政策在我国可能不是持续政策( D )A 、计划生育B 、科教兴国C、外交上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严打64. 为了顺利实现政策终结,在实施过程中多采用 _________ 的终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