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矿井地质制图6

最新矿井地质制图6


第二节 地质剖面图
一、概述
(一)概念
沿铅垂方向,将大地切开,反映到断面上的岩层及构造形态 等地质内容的地质图件。
(二)内容 剖面切过的地形地物、经纬线、水平标高线、地质界线、钻
孔、井巷工程等。 地质剖面图应注明剖面方向、比例尺、图例和图签。
(三)用途 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主要图件,是井口位置选择、开拓方式、
2)当两翼岩层延展方向近似平行,核部宽窄变化不大,可判断枢 纽近似水平。
3)若两翼岩层延展方向不平行,在一个方向上逐渐接近,直至成 “V”字形,表明枢纽是倾伏的。背斜—V字形尖端为倾伏端;向 斜—仰起端。
4)当核部时宽时窄或多次闭合呈串球状分布,说明枢纽波状起伏 的。
5)岩层产状变化:褶曲表现为岩层产状有 规律地变化。
3、单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单斜岩层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头形态决定于岩层产状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单斜岩层产状不同,与地形的关系可分三种情况: (1)岩层位于范围Ⅰ内: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α>β露头形态:与等高线弯曲相 反。
(2)岩层位于范围Ⅱ处: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露头形态:与等高线弯曲一致,比
等高线开阔。
(3)岩层位于范围Ⅲ处: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小于地形坡角,露头形态:
以上讨论的是假设两个因素不变,第三个因素变化时对露头
宽度的影响。实际上,同一地区的不同部位以及相应的地质图上, 三个因素往往同时在变化,所以应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面与 层面的夹角对露头宽度影响较大,因此露头宽度的变化,并不能 直接反映岩层厚度的变化。同一厚度的岩层,可以有不同的露头 宽度,而不同厚度的岩层可以有相同的露头宽度。这对阅读地质 图有重要意义。
(三)地形地质图上的断层
地形地质图上的断层线是断层露头线的水平投影, 它是通过地质调查,用仪器测绘到地质图上的,在我 国套色的地质图上,一般都以显著的红色线表示。出 露于地表实际测定的断层用实线表示,被覆盖而推断 的断层用断线表示。
(1)断层线的弯曲变化
(2)在地形地质图上求断层产状
(3)求铅垂地层断距及水平地层断距 可以用图解法求铅垂地层断距和水平地层断距。
水平划分、巷道系统布置的底图。
二、编制方法
(一)利用地形地质图编制剖面图
1、水平岩层地区 • (1)剖面位置的选择原则: • A、剖面尽可能切穿各时代的地层。 • B、剖面尽可能切穿区内最高、最低点,
矿井地质制图6
第十章 主要地质图件
反映各种地质资料(煤层、构造、水文地质等)、 勘探工以及井巷工程等资料的图件—地质图件
煤矿生产需要的地质图件:地质地形图、地质剖 面图、水平切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层立面投 影图、钻孔柱状图、煤岩层对比图、水文地质图等。
2、单斜岩层的露头宽度
露头宽度:岩层在地表出露宽度的水平投影。
与等高线一致,比等高线狭窄。
4、地形地质图 单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在山脊,沟谷中遵循“V”字形法则。 下图为某区地形地质图地层露头呈NNE向展布。 A处地层露头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一致,比等高线开阔,说
明倾向、坡向相反,故岩层向西倾斜。
B处露头线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反,说明倾向、坡向一致,且 α>β,岩层向西倾斜。
上述分析表明:本区地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南西西向,倾角较陡。
移交当时的准备煤量 准备煤量可采期(年)= 平—均—月—设—计—生—产—能—力——
移交当时的回采煤量 回采煤量可采期(年)= —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量 2、生产矿井: 所有煤量为计算期末的煤量。 三、三量的合理可采期 1、三量可采期限规定:
的岩性符号表示。 2、陷落柱
椭圆形封闭曲线,其它界线在柱内中断。
3、不整合面 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四、地形地质图阅图步骤
1、图名、图幅代号、比例尺、编制时间。 2、图例:一般在图框右侧,长方形(长宽比为1:2) 3、分析地形特征。 4、地质内容:地层、接触关系、构造、岩浆岩分布等。 5、与剖面图配合,了解地质体三维空间的分布。 6、阅读综合柱状图,了解区内地质发展史。 7、综合分析,了解各地质现象之间的关系。
开拓煤量的可采期:3—5年以上;准备煤量的可采期:1年以上; 回采煤量的可采期:4—6月。 影响三量可采期的因素:井型、地质条件、采掘能力等。
(二)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不同类型的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1)新老地层对称分布并且岩层产状有规律地变化,可判断有褶曲 存在,核为老、翼为新—向斜,反之—背斜。
1、按损失形态分类: 1)落煤损失:1)遗留在工作面未运出的煤量;2)面积损失:局部
地区不能回采的煤炭损失;3)厚度损失:残留顶、底板的煤皮。 2、按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类: 1)开采损失:与开采方法有关的损失。 2)非开采损失:地质、水文地质损失,全矿性煤柱损失等。 3、按计算范围损失分类: 1)工作面损失;2)采区损失;3)全矿损失。
6)对称褶曲在图上的表现:两翼岩层露头 宽度大致相等,岩层倾角相一致。
7)不对称褶曲在图上的表现:两翼岩层露 头宽度不等,褶曲轴偏向一侧,岩层倾 角相差较。
8)倒转褶曲的表现:两翼岩层宽度、倾角 相差不大,一翼岩层倒转。
一、产量统计
1、工作面上策计算: 2、煤堆测量用简单几何方法测煤堆体积,然后乘以煤的松散容重 3、生产调度统计:据采区、队报出的产量统计 4、井口统计: 二、煤炭损失量分类
(4)断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a.断层两侧岩层 不正常接触。 b.地质界线产生 错动。 c.断层线本身不 代表断层面的真 实走向,断层的 真实走向为断层 线上两等高点的 连线。 d.走向断层在 地形地质图上表 现为岩层的重复与缺失。
(四)其它地质现象的表现
1、岩浆侵入体 岩浆侵入体出露地表时,用红色实线圈出范围,并用相应
在大比例尺地质图上,岩层露头宽度变化很大,影响露头宽度 的因素有:岩层厚度、岩层产状、地形变化。 1)岩层产状:地形的坡向、坡角一定时,露头宽度的变化与岩层 厚度成正比。
h1>h2 ∴ m1>m2 2)岩层产状厚度一定时, 露头宽度随地形坡向、坡 角的不同,变化很大0— 无穷大(既坡面出露同一 岩层)。 3)岩层厚度不变,地形坡向、坡角一定,露头宽度随岩层面与地 面的夹角γ的不同而变化,直至三者平行时,整个坡面出露同一 岩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