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废酸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 制备水处理剂
废酸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 制备水处理剂
5.1.4 产品指标
氯化铁产品的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氯化铁产品指标
指标名称 外观
铁(Fe3+)的质量分数/% 还原性物质(以Fe2+计)的质量分数/%
游离酸(以HCl计)的质量分数/% 密度(20℃)/(g/cm³)
指标 红褐色液体
≥13.0 ≤0.1 ≤0.4 ≥1.4
分析方法 GB/T 4482
本文件规定的水处理剂仅适用于工业用水、废污水处理及污泥脱水处理。不适用于饮用水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482 水处理剂 氯化铁 GB 5085(所有部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T 10531 水处理剂 硫酸亚铁 GB/T 14591 水处理剂 聚合硫酸铁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 22627 水处理剂 聚氯化铝 GB/T 31528 含铜蚀刻废液处理处置技术规范 GB/T 32125 工业废盐酸的处理处置规范 GB/T 36380 工业废硫酸的处理处置规范 HG/T 3541 水处理剂 氯化铝 HG/T 4538 水处理剂 氯化亚铁 HG/T 4816 水处理剂 硫酸铁 HG/T 5566 水处理剂 氯化铝铁 HJ 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HJ 2025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5.1.2 工艺流程
含铁废盐酸制备氯化铁工艺流程如图1。
氯化亚铁 盐酸
氧化剂
含铁废盐酸
均化处理
预处理
调节
氧化
氯化铁产品
图1 废酸制备氯化铁工艺流程图
5.1.3 工艺简述
含铁废盐酸经均化、预处理后监测留用。生产时添加助剂,调整废酸的亚铁离子、酸度的浓度配比。 氧化工序,亚铁离子转化铁离子,生成氯化铁。反应温度宜≤70℃,反应时间4小时。
指标 ≥6.0 30.0~95.0 ≤0.4 3.5~5.0 ≤3.5 ≤0.0005 ≤0.002
分析方法 GB/T 22627
5
T 0019—2020
指标名称
指标
分析方法
镉(Cd)的质量分数/%
≤0.001
汞(Hg)的质量分数/%
≤0.00005
铬(Cr)的质量分数/%
≤0.005
注:表中所列水不溶物、铁、砷、铅、镉、汞、铬的质量分数均指Al2O310%的产品产量,Al2O3含量≠10%时,应按实际 含量折算成Al2O310%产品比例计算出相应的质量分数
6 环境保护
环境排放及处理处置
废酸制备水处理剂的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环节、产污种类及处理处置方式见表6。
表6 废酸综合利用过程环境排放及处理处置
项目
废水
废气
固体废物
噪声
产排污环节
生产
生产、贮存
生产、贮存、实验分析
生产
产污种类
金属
酸雾
金属
-
处理处置方式
宜采用直接回用配液或 物理化学处理方式
宜采用专业喷淋吸收 塔,喷淋吸收
T 0019—2020
废酸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 制备水处理剂
警告——本文件所使用的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使用时应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溅到身上应立即 用大量水冲洗,严重时应立即就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废酸综合利用的原料来源、处置技术、水处理剂产品分类及指标、环境保护、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规定的HW34(钢的精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酸性洗 液 314-001-34);HW17(金属表面酸洗、除锈、洗涤工艺产生的废腐蚀液 336-064-17);HW22(线 路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蚀铜液 397-004-22);HW22(铜板蚀刻过程中产生的废蚀刻液 397-051-22), 其余类别废酸不适用于本规范。
表1 废酸原料的理化指标
废物类别
废物代码
HW34
314-001-34
HW17
336-064-17
HW22
397-004-22 397-051-22
注:“-”为不作要求。
铁离子 ≥3% ≥3%
-
不溶物 ≤3% ≤3%
-
理化指标 硝酸 ≤1% ≤1%
-
氢氟酸 ≤1% ≤1%
-
铜离子 -
≥3%
废酸处置过程 废酸处置应按照GB 18597和HJ 2025的要求进行收集、贮存、运输管理。
含铁废硫酸经均化、预处理后监测留用。添加助剂,调整废酸的亚铁离子浓度配比。聚合、氧化、 熟化生成聚合硫酸铁。宜控制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小时。
5.2.4 产品指标
聚合硫酸铁产品指标要求应符合表3。
表3 聚合硫酸铁产品指标
指标名称 外观
全铁的质量分数/% 还原性物质(以Fe2+计)的质量分数/%
含铜蚀刻废液 spent coppery etchant 印刷电路板蚀刻线上排出的酸性蚀刻废液。
熟化 ripening 水处理剂性能指标达到稳定的过程。
助剂 auxiliary 在生产工艺中,起辅助作用的化学试剂。
聚合 polymerization 把低分子量的单体转化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的过程。
4 总体要求
游离酸(以HCl计)的质量分数/% 密度(20℃)/(g/cm³)
指标 红褐色液体
≥11.0 ≤0.1 ≤0.3 ≥1.45
分析方法 GB/T 14591
废酸制备聚合氯化铝铁
5.3.1 原理
含铁废酸与含铝碱液中和后与亚铁离子氧化的铁离子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合氯化铝铁。
5.3.2 工艺流程
废酸制备聚合氯化铝铁工艺流程如图3。
废酸制备水处理剂氯化铁的运输应符合GB/T 4482的要求;聚合硫酸铁的运输应符合GB/T 14591的 要求;氯化铝铁的运输应符合HG/T 5566的要求;氯化铝的运输应符合GB/T 22627的要求。
贮存 7.3.1 废酸贮存
废酸的贮存应符合GB 18597和HJ 2025的要求。
6
T 0019—2020 7.3.2 产品贮存
4
T 0019—2020
聚合氯化铝铁产品指标应符合表4要求。
表4 聚合氯化铝铁产品指标
指标名称 外观
氧化铝(含铝、铁,以Al2O3计)的质量分数/% 总铁(Fe)的质量分数/%
还原性物质(以Fe2+计)的质量分数/% pH值(10g/L水溶液)
密度(20℃)/(g/cm³)
指标 黄褐色液体
≥8.0 ≥2.0 ≤1.0 1.0~3.0 ≥1.200
废酸生产聚合硫酸铁
5.2.1 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含铁废硫酸经氧化剂氧化后,聚合熟化生成聚合硫酸铁。
5.2.2 工艺流程
含铁废硫酸制备聚合硫酸铁工艺流程如图2。
3
T 0019—2020
硫酸亚铁
氧化物
含铁废硫酸
均化处理
预处理
调节
聚合氧化
熟化
聚合硫酸铁产品
图2 废酸制备聚合硫酸铁工艺流程图
5.2.3 工艺简述
分析方法 HG/T 5566
废酸制备聚合氯化铝
5.4.1 原理
含铜蚀刻废液与单质铝置换,二价铜转换为单质铜,高温聚合条件下,生成聚合氯化铝。
5.4.2 工艺流程
含铜蚀刻液制备聚合氯化铝工艺流程如图4。
碱
单质铝
含铜蚀刻 废液Βιβλιοθήκη 调节预处理金属还原
搅拌
压滤
聚合氯化 铝产品
图4 废酸制备聚合氯化铝工艺流程图
5.4.3 工艺简述
水处理剂一般要求
2
T 0019—2020
水处理剂主要性能指标应满足本文件的要求。用于废水处理的,可根据药剂使用单位的需求以及废 水处理工艺情况,添加生化过程所需的营养元素,以利于生化或其它后续处理过程。
5 综合利用技术
废酸制备氯化铁
5.1.1 原理
含铁废盐酸中加入氧化剂(如:氧气),氧化亚铁离子产生氯化铁。
废酸产生与管理
4.1.1 废酸产生单位应依据、GB 5085(所有部分)和 HJ/T 298 鉴别其产生的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 并参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确定危险废物类别及代码。 4.1.2 废酸产生单位不应在废酸中混有其它类别危险废物。 4.1.3 废酸产生单位应控制废酸产生与存储过程,其他类别危险废物不应与废酸混合。 4.1.4 废酸作为原料应符合表 1 所示的理化指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T 0019—2020
含铁废盐酸 waste hydrochloric acid containing iron 钢铁加工及表面处理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利用盐酸作为表面处理剂产生的含铁废液。
含铁废硫酸 waste sulfuric acid containing iron 钢铁加工及表面处理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利用硫酸作为表面处理剂产生的含铁废液。
投加碱调节含铜蚀刻废液酸度。宜控制pH值2.0-3.5,铜离子含量<10%。按比例投加单质铝,进行 金属还原、聚合反应。反应温度宜≤80℃,还原、聚合反应时间12小时。
5.4.4 产品指标 聚合氯化铝产品指标应符合表5。 表5 聚合氯化铝产品指标
指标名称 氧化铝(Al2O3)的质量分数/%
盐基度/% 水不溶物的质量分数/% pH值(10g/L水溶液) 铁(Fe)的质量分数/% 砷(As)的质量分数/% 铅(Pb)的质量分数/%
宜采用低噪设备,采取 可回收利用部分宜由生
消声、隔声、减振等降 产车间利用
噪措施
注:“-”为无污染物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