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期《五脏之脾肺肾》(ppt)
第一期《五脏之脾肺肾》(ppt)
3.脾阳虚 症候:食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 怕冷,四肢不温,面白无华,口淡不渴,大便糖 稀,完谷不化。女性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胖货 有齿痕,脉沉无力。甚至脾肾阳虚。
4.脾不统血 症候:便血、尿血、吐血,紫斑,牙龈出血,月 经过多、崩漏。食少、懒言,气短,舌淡,脉无 力。 有气血两虚之象
(四)健脾调理方法
调理原则:健脾祛湿 温补脾胃
脾虚湿困时,应健脾去湿,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利尿) 或者减少、用健脾祛湿的食物,清除引起身体免疫反应 的物质。
温补脾胃是解除湿困的最好途径
药物疗法 健脾补血颗粒 、参苓白术散、归脾丸
中药配方:茵陈20g;蒺藜15g;防风 15g;柴胡10g;甘草5g 黄芪10g;白术15g;党参15g;薄荷10g;薏仁15g;茯苓15g 益母草15g;猪苓10g
脾将水谷精微吸收并上升于肺,再通过肺的气化 作用营养全身。 这种气化功能以上升为主,所 以有“脾主上升”的说法。
脾主升清和胃之降浊相对而言。脾气主上升与胃 气主降形成对立统一,共同完成饮食物质的消化 和输布。
脾气的上升能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恒定。脾气的 充盈防止机体内脏的下垂。
脾与体、华、窍、志、液、时的关系
自然界 五五 五五 五 五五 音味 色化 气 方季 角酸 青生 风 东春 徴苦 赤长 暑 南夏
宫甘 黄化 湿 中长 夏
商辛 白收 燥 西秋
羽咸 黑藏 寒 北冬
人体 五 五 六五五 五 五 行 脏 腑官体 志 声 木 肝 胆目筋 怒 呼 火 心 小舌脉 喜 笑
肠 土 脾 胃口肉 思 歌
金 肺 大鼻皮 悲 哭 肠毛
(二)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气 2、肺主行水,通调水道 3、肺朝百脉 4、肺主宣发和肃降 5、肺主治节
1、 肺主气
肺主气,人身之气均为肺所主。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主呼吸之气:肺为主司呼吸运动的器官,是体内 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 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促成气的生成, 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 体的生命活动。
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运化水湿 指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
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运 输到全身的各个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濡润的作用。 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传输给肾,通 过肾的气化作用形成尿,送到膀胱,排出体外。
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则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 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形成水肿。
健脾的药材及食物有山药、白术、苡仁、土豆、 白扁豆、红薯等,只要是长在地里深处的都可 以健脾。用它们熬粥、炖肉、单煮均可,如果 放一点荷叶,醒脾效果会更好。
食物 : 红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
二、肺 脏
(一)肺的生理特征
肺位于胸腔,左右 各一,上连气道, 喉为门户。肺在五 脏六腑中位置最高 的一个器官,覆盖 着其他脏腑。覆盖 诸脏,故有“华盖” 之称。
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
2.脾主生血统血
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 水谷精微,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
统,统摄、控制的意思。脾气能够统摄周 身血液,是血液正常运行而不致溢流于血脉 之外。
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脾的气摄作用来实现的。
气为血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血随气行。
3.脾主升清
升,指上升和输布;清,指精微物质。
水 肾 膀耳骨 恐 呻 胱
(三)脾脏亚健康常见症候
1.脾气虚 症候:不思饮食,脘腹胀满,肢体倦怠,大 便糖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肥胖或水肿, 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象缓弱。
2.脾虚气陷 又名中气下陷。 症候:脘腹重坠作胀,便意频数,肛门重坠, 久泻不止,甚至脱肛。头晕目眩,面白无华, 大便糖稀,小便浑浊如米泔(淘米水),舌 淡苔白,脉象缓弱。
脾主运化,指的是脾具有把饮食(水谷)化 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到全身的各个脏 腑组织中去。即脾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和运输的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包括两个方面:运化水谷和运 化水湿。
运化水谷 饮食物质进入受纳于胃,脾对饮 食物质磨谷消食,将水谷化为精微,经过消 化吸收后,又依靠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上输 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脉,再通过经脉输送全 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 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
中医认为:呼吸运动不仅靠肺来完成,还 有赖于肾的协作。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 根,肺主呼,肾主纳,一呼一纳,一出一 入,才能完成呼吸运动。
肺司呼吸的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 吸均匀。
若病邪犯肺,影响其呼吸的功能,则出 现胸闷,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症状。
肺主一身之气: 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 气的作用。
五行:五行属土。 在体:主肌肉,四肢。
脾健运则肌肉壮实,有弹性,四肢轻劲,有
活力。 其华在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的功能是否
正常。脾气充盈,口唇红润而有光泽。反之则淡 白不华。
脾开窍于口。脾与饮食、口味密切相关。
在志为思。思虑过度伤脾,不思饮食,脘腹涨闷。
在液:为涎。指唾液中较清稀者。 脾与长夏通应。
第一期《五脏之脾 肺肾》(ppt)
优选第一期《五脏之脾肺肾》
课程大纲
一、脾脏
(一)脾脏的生理位置 (二)脾脏的生理功能 (三)脾脏亚健康常见症候 (四)脾脏亚健康调理方法
二、肺脏
(一)肺脏的生理位置 (二)肺脏的生理功能 (三)肺脏亚健康常见症候 (四)肺脏亚健康调理方法
三、肾脏
(一)肾脏的生理位置 (二)肾脏的生理功能 (三)肾脏亚健康常见症候 (四)肾脏亚健康调理方法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气的生成,尤其宗气。
二是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气机是指气的运 动变化,如气的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存在形
式。
宗气
人体通过呼吸运动,把自然界的清气呼入于肺, 又通过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把食物变成水谷 精气,通过脾的运化上输于肺,相结合而成宗 气。
一、脾 脏
(一) 脾脏的生理位置
• 脾脏位于腹腔上 部,膈膜下面, 在左季胁的深部 ,附于胃的背侧 左上方,“脾与 胃以膜相连。
• 脏象学说中的 “脾”作为解剖 学单位就是现代 解剖学中的脾和 胰。
(二)脾脏的生理功能
1. 脾主运化 2.脾主生血统血 3.主升清
1.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