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河流专题复习

高三地理河流专题复习

2013高三地理河流专题复习一、知识体系提供淡水排水不畅二、相关概念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 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 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 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 (最冷月月均温),⑤ 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2•河流水系特征描述:(水系特征是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 落差等要素,与地形最密切)① 河流长度、流向 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 (如;密西西比河是放射状水系) ④河网形态、密度 ⑤落差或峡谷分布⑥ 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

3•水位变化:补给、气候——水位(1)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2) 以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径流量大) (3) 有冬季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形成春汛和夏汛一一;东北地区的河流(4) 墨累一达令:上游流经亚热带湿润气候一一 ;夏汛;下游流经地中海式气候一一冬汛。

4. 流速:从地形坡度(落差)分析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坡度小,河流的流速小 5. 含沙量:从植被覆盖情况分析土质气候流速经济活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尤其是上游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例如:珠 江,东北地区的河流。

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少,夏季暴雨集中,冲刷严重,含沙量大。

6冰期:从纬度位置、气候分析例:东北一一纬度高,中纬度,寒温带,秦淮以北一一位于暖温带,冰期短, 秦淮以南一一流经亚热带,冬季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无冰期7 .入海口盐度:入海口水量的季节变化与雨季结合 例:长江:冬季——盐度高夏季一一盐度低 8.水系形态(1) 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 地貌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 水系与自然灾害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f.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三、 河流与地貌1、 侵蚀作用 ---- 沟谷、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2、 堆积(沉积)作用:山口的冲积扇,下游河口的冲积三角洲,大江大河中下游的 冲积平原(如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3、 地偏力的作用形成: 侵蚀岸一一陡峻,堆积岸一一坡缓四、 河流补给类型河流补给指河流的水源,一般分为 5类:1.雨水补给。

它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一般多在夏季和秋季补给河流,个别地区也发生在冬季。

雨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往往造成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2.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主要发生在春季,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的特点,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 化来得平缓。

3. 冰雪融水补给。

主要指在流域内的高山地区,永久积雪或冰川的融水补给。

这类补给也发生在干发 流 长流 支 水 分 流 注 源 经域流 系 段 向入 地 地度面 状 形 情 海区积况状况洋雨 季节性 地下 冰雪 湖泊 水 积雪融 水补 融水 水补 补水补给给补给给给源流概况 河流补给改造流水结含流 落 量位冰沙速差变期量1化4水源补给 来水大 开发水能 发展航运整治 河道兴修 水库 水 利 工 程正面影响保持 水土负面 影响 控制来水 泄洪 调洪蓄洪加固堤坝 利用洪涝-河流特征气候 植被 地形影响旱、半干旱的山区和部分较温润的山区。

冰雪融水补给最显著的特点是单位面积出水率高,并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

这类补给的河流水量的年变化幅度比雨水补给的河流小。

4.湖泊沼泽补给。

山地地区的湖泊,常成为河流源头。

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能汇集湖区许多来水,增加河流流量,较大湖泊对河流水量起调节作用。

沼泽水补给,对河流水量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补给的水量也较小。

5.地下水补给。

它是河流水量可靠、经常的来源。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过程线变化更为平缓,径流的年内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河流一般很少为单一补给,通常是具有某种补给类型占优势的混合补给。

①河运的起点、终点:赣州市②河流交汇处:宜宾(岷江)、重庆(嘉陵江)、武汉③河口:上海、广州、伦敦、鹿特丹(莱茵河)、亚历山大(尼罗河)④河流曲流处或河心岛(天然河面利安全防卫),如伯尔尼、巴黎;⑤位于过河点位置(渡口),如伦敦。

2•布局:上游一一居民、自来水厂,下游一一工业区,清洁水源一一微电子3 .河流对城市的作用——供水,运输,旅游五、河流的利用(一)河流航运价值六、有关河流的问题1.洪涝一一修水库、分洪区调节洪峰2.空间分布不均一一跨流域调水地形:平坦水流缓、自然条件气候:降水多而均匀河水航运条件好]1 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河流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L流程:干流长,支流多,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大IJ I人文条件:流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运输量大,货物运输量大,河流流向与货物流向一致(俄罗斯不一致)西欧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1平原地形,水流平稳2、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3、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航运价值大4、运河沟通天然水系,形成发达的运输网(二)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1.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2•径流量大(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三)水利工程一一跨流域调水1。

中国一一南水北调2、澳大利亚一一东水西调3、东北一一北水南调(嫩江T辽河)4、巴基斯坦一一西水东调(印度河T塔尔沙漠)(四)河流与农业1 •灌溉水源黄河:宁夏平原(银川)、河套平原(内蒙古)河西走廊一一弱水(祁连山积雪融水)2。

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东部的湟水谷地;黄河谷地3。

绿洲农业:西亚、北非、西北(五)河流与城市1、区位3.水土流失一一小流域治理4.水污染一一保护水源5.绿洲荒漠化一一控制开发规模6.河流“断流”(1)洪涝灾害的原因:①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 .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来水大--- Y厂原因彳排水不畅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河道淤积气候水系植被-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围湖造田洪涝治理丫中游泄洪----疏通河道、调洪蓄洪(3)典型大河的治理紅下游---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修建梯田----控制来水裁弯取直加固堤坝、增加入海口A. 黄河:灾害及原因①洪灾一一水土流失、地上河中游:水土流失:土质疏松、暴雨集中,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破坏,不合理耕作、开矿下游:地上河②凌汛:自南向北流的河段(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刘家峡t包头;开封t河口南北跨纬度大,不同纬度地区河水结冰期和解冻期不同发生在初冬和初春时节现象是冰坝阻塞河道③断流自然原因:流经区多为干旱、半干旱,蒸发大;降水少,流量不大;支流少,汇水面积小;下游严重渗透。

人为原因:中上游工农业、生活大量引水;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缺乏统一水资源管理;植被破坏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各种灾害防治措施①洪灾的防治措施:中游:植树种草、整修梯田、打坝淤地、保持水土,调整农业用地结构、高产稳产、种树种草、复垦下游:加固大堤、建分洪工程②断流的防治措施:统一管理、节水灌溉、跨流域调水B. 长江洪水灾害及原因自然原因:①雨带造成全流域同期降雨增多,洪水量猛增,愈向下游愈甚;②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③上游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剧增,导致泥沙在中下游淤积河床湖泊中淤积,使湖面积缩小,降低泄洪蓄洪能力④中游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蓄洪能力降低⑤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低,调洪、滞洪能力低。

防治措施: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下游裁弯取直,疏通河道,退耕还湖还林,兴修水利工程。

C. 淮河淮河发生洪灾原因①流量季节变化很大,夏季集中②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泥沙淤积,何床抬高,形成地上河③植被破坏、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塞河道,疏水不畅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使用都不同程度地对河流水源污染防治措施:①洪灾:上游:修水库,蓄洪水,水土保持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泄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堤坝、疏通河道②污染:关闭小型污染厂、做好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D海河海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①降水集中,多暴雨,容易夏季发生洪涝灾害。

②海河是扇状水系,遇到暴雨,支流同时涨水,下游河道难以容纳。

③海河各支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区,河流含沙量大,淤积河道,泄洪能力差。

④上游缺乏滞洪水库,下游河堤不牢固,入海口少防治措施:1 •在主要支流的上游兴建水库;2•改造水系的形态,开挖新河,减轻洪水的压力;3•平原地区利用洼地分洪、蓄水。

(4)我国河流“断流”的成因类型①东北封冰型断流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40。

N-50° N之间,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地区,属中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该地区又近冬季风源地,受大兴安岭地势西高东低对冬季风的影响,更加剧了气候的寒冷。

据统计,一月平均气温在—20° C以下,黑龙江畔的莫河镇极端最低气温可达—52° Co 河流封冰,土壤冻结,地下水补给极少。

冬季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地面与河面覆盖着很厚的积雪,河流径流难以形成,黑龙江封冰期达140天以上。

②华北干旱缺水型断流华北地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的暖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变率大是其主要特点。

在春季( 3-5月),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很快,蒸发旺盛,春旱严重,各河下游沿岸又是农业灌溉用水的高峰期,使枯水期河流的径流减少,以至使河流形成断流。

加上华北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需水量逐年增加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各河断流时间,断流河段越来越长,断流已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③西北冰雪难融与干旱型断流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非季风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植被稀少,沙漠广布。

河流的补给源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径流量的大小随气温高低变化而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