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工作方案范文4篇

社区工作方案范文4篇

社区工作方案范文4篇为探索“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途径,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根据西湖街道工委决定,在街道党建办的指导下,xx湖社区支部全面开展了党务公开试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广大党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原则和目标1、坚持宜公开即公开。

凡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用)»和其他党内法规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是党员和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凡是程序性、制度化的党务工作内容,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应当及时公开。

2、实行党务公开与居务公开有机结合。

把党务公开与居务公开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党务公开带动和促进居务公开。

3、坚持“规范、实用、简明、灵活”和便于党员群众监督的原则。

4、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化。

经过试行,逐步对党务公开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主要方式和反馈机制等形成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建设。

5、健全党务公开监督机制。

通过党务公开工作,建立意见建议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尊重和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进决策民主化、党务公开化、监督全程化,建立健全党的工作公开监督机制。

三、党务公开具体做法按照党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从目标任务、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工作动态等六个方面内容进行公开。

经过支部研究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支部概况:即支部成立时间,本年度共有党员人数及人员结构情况;2、支部成员及分工:介绍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的姓名、职责、分工,并附有本人照片;3、党旗和入党誓词;4、支部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及当前季度工作进展情况;5、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和党务公开小组监督电话等;6、支部党员缴纳党费情况:包含缴费标准和缴纳情况;7、入党积极分子基本情况;8、党员结对帮扶一览表;9、重大事项及其他事项公布栏:接上级通知需要公开的文件、临时发生或经支部会议集体审查通过的决定、意见等事项。

根据支部党务公开内容的不同,采取固定分开、定期公开和即时公开相结合的方式,以固定党务公开栏为主,辅以支部会议、文材料等临时张贴公开,不尽全面之处,我们将在以后的党务公开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通过党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支部的民主政治建设。

乡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案社区工作方案范文(2)| 返回目录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部署,优化我镇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加快发展我镇社区卫生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根据东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东府〔XX〕96号),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一)领导机构镇成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群众相关问题。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叶孔新(镇委副书记、镇长)副组长:袁雪明(镇委委员、分管领导)成员:陈锦成(计生办)李旭华(科教办)徐淑如(社会事务办)陈旭辉(组织人事办)郭林飞(规划所)杜伟权(城建办)周润坤(文广中心)卢寿文(财政分局)梁惠宝(社保分局)陈仲勤(镇医院)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镇社卫办),暂设在镇计生办,办公室主任由袁雪明同志兼任,副主任由陈仲勤、陈锦成兼任;办公室专职人员包括陈锦成、李旭华、陈涛、赵明其。

镇医院成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由医院院长陈仲勤同志兼任,成员包括植绍权、赵明其、神月风。

二、总体工作目标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在本镇已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建设。

确保我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9月—12月通过全市的统一考核验收;确保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的目标;确保我镇群众在社区可以享受到疾病预防、基本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

三、工作措施(一)建立工作机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镇政府组建的、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隶属于镇政府,由镇政府负责行政管理运作。

1、明确领导责任。

镇政府承担发展镇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镇长为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由于市政府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纳入《东莞市镇(街道)领导班子年度量化考核办法》的考评体系,并对领导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镇街,将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因此,我镇各相关部门必须明确工作职责。

2、建立会议制度。

我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及时通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相关问题,详细布置每一阶段的工作。

3、建立上报制度。

镇社卫办在每个实施阶段过程中,要及时将实施情况向镇领导小组汇报,并在每个实施阶段结束后的第一周内将该实施阶段的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市社卫办。

(二)明确工作职责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互相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1、镇社卫办。

镇社卫办要负责全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及具体实施。

2、镇医院及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协调小组。

镇医院要按照全市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五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装备、统一管理)的标准,优先改革现有医疗机构、避免重复建设,并结合我镇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好全镇“一中心、四站点”的选址及功能布局,做好“一中心、四站点”建设、装修、设备采购、人员工资、日常管理等各项费用的粗略预算,形成书面报告,供镇委镇政府制定各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措施提供可行依据,更便于镇财政部门做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专项经费预算。

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协调小组要负责处理好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移交及医院保留机构建设成专科或综合医疗门诊的相关事项。

3、村委会。

对“一中心、四站点”选址所在的村委会,应全力协助镇社卫办做好“一中心、四站点”的建设工作。

4、规划部门。

要尽快对镇府研究确定的“一中心、四站点”的规划选址做好上报审批。

5、城建部门。

要尽快对“一中心、四站点”的建筑设计、装修做好具体预算及报建手续。

6、镇财政分局。

要根据市财政局即将制定的社区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政策和财务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快落实XX年全镇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支出,做好全镇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预算。

协助做好“一中心、四站点”的医疗设备招投标采购工作。

7、镇社保分局。

要按照市社会保障局建立门诊医疗保障制度的要求,尽快将我镇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方便全镇广大群众(含新莞人)就医。

8、组织人事办。

市人事局目前正抓紧制定社区卫生人才引进政策,制定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聘用制度。

我镇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落实市人事局的各项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进各类卫生专业人才。

9、文化广电中心。

镇文化广电中心要根据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广泛宣传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及意义,介绍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服务项目、服务指引等,发动全社会共同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四、实施步骤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一)准备阶段(XX年10月—12月)1、成立机构。

镇成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镇医院成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协调小组。

2、动员部署。

我镇于XX年10月中下旬召开全镇动员大会。

3、制定规划。

摸清全镇卫生资源和需求以及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社区)卫生站、门诊部运作情况,确定可整合、转型或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机构,制定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规划。

(二)实施阶段(1—8月)1、按规划组织建设。

我镇要严格按照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规划,优先整合现有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村(社区)卫生站、门诊部,转型或改造为镇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按计划逐步推进。

我镇要严格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和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规划,逐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我镇要重点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并选择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示范点。

务必在8月底前完成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规划的实施。

3、按功能逐步健全。

我镇医院要根据《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录》要求,逐步将疾病预防、健康教育、保健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于4月组织督导组对各镇街进行阶段性督导。

(三)考核验收阶段(9月—12月)9月,我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自评,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市社卫办。

10月,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组对我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全面考核验收。

验收分两部分:一是对镇街组织机构建设情况、设置和布局情况、政策落实情况等进行验收;二是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设置情况、人员配置情况、群众满意度等进行考核验收。

建设绿色社区工作方案社区工作方案范文(3)| 返回目录建设绿色社区工作方案范文创建“绿色社区”工作是我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促进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重大举措。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环境管理水平,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镇将从年上半年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

现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创建绿色社区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生态平衡;提高环境意识,变革价值观念;提倡绿色消费,共建绿色文明。

通过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社区环境管理模式,倡导符合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道德意识,使广大居民自觉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切实改善我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二、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创建工作,推进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镇政府成立中堂镇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和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

具体成员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环保分局,具体负责协调创建绿色社区各项工作。

办公室主任由张应良同志担任,成员分别从环保分局、宣教办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

.三、基本内容和条件绿色社区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环境美化、环境质量、环境意识、环境行为、环境特色等七大部分,既有硬件要求,又有软件要求,具体内容详见《东莞市绿色社区考评标准》。

绿色社区的基本条件为:以已建成的、相对独立的住宅小区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500户家庭或1500名居住人口。

小区规划布局合理化,工程质量标准化,建筑材料环保化,能源消耗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环境建设生态化,公众参与制度化,消费行为绿色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