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水回用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中水回用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中水回用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目录1 前言 (1)1.1 中水回用概述 (1)1.2 本设计概述 (1)1.3 设计研究背景及意义 (2)1.3.1 研究背景 (2)1.3.2研究意义 (2)2 设计依据 (3)2.1 设计规及标准 (3)2.2 设计原则 (3)3设计水量及水质 (4)3.1 设计原水水量情况 (4)3.2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 (4)3.3 设计进出水水质 (5)4 工艺方案设计 (6)4.1 工艺流程的选择 (6)4.2 工艺流程图 (7)4.3 流程简述及工艺说明 (7)5 工艺流程的设计计算 (9)5.1 设计流量 (9)5.2 中格栅 (9)5.2.1设计原则 (9)5.2.2 中格栅的设计与计算 (9)5.2.3 格栅除污机的选择 (12)5.3 污水泵房的设计 (12)5.3.1 污水泵站的设计原则 (13)5.3.2 水泵的设计计算 (13)5.3.3 集水池 (14)5.4 毛发聚集器 (14)5.5 平流式沉砂池 (15)5.3.1 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参数与设计原则 (15)5.3.2 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与计算 (15)5.5.3 平流式沉砂池的尺寸确定 (17)5.6 调节池(含搅拌设备) (18)5.6.1 调节池的设计原则 (18)5.6.2 调节池的设计与计算 (18)5.6.3搅拌设备的选择 (19)5.7 CASS反应池 (19)5.7.1 CASS反应池的设计计算 (20)5.7.2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 (24)5.7.3 滗水器的设计计算 (26)5.7.4 剩余污泥的计算 (26)5.7.5 最终出水水质的估算 (27)5.8 液氯消毒 (27)5.9 中水回用池 (29)5.9.1 中水回用池的的设计计算 (29)5.10 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30)5.10.1 高分子自动泡药机的选择 (30)5.10.2 污泥浓缩一体机的选择 (30)6 主要构筑物和设备 (32)6.1主要构筑物 (32)6.2 主要设备与材料 (32)7 中水回用构筑物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34)7.1 平面布置 (34)7.1.1 平面布置原则 (34)7.1.2 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图 (34)7.2 高程布置 (34)7.2.1 高程布置原则 (34)7.2.2 构筑物高程布置 (35)8 投资估算 (37)8.1 土建投资 (37)8.2 设备与材料估算 (37)9 运行成本估算与经济分析 (39)10 结论 (41)参考文献 (42)附录 (44)1 前言1.1 中水回用概述我国大部分河段的有机物污染已经十分严重,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此外多数城市的地下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1]。

因此实施中水的回用迫在眉睫,它是解决城市缺水、水污染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水也称为再生水,是指各种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的排水,可以在生活环境等围杂用[2]。

中水的水质标准在饮用水水质标准与污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的排放标准之间[2]。

世界各国对中水的回用十分重视,如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已将中水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养殖业、市政绿化、景观用水、生活洗涤等方面,美国城市中水回用量达9亿m3等[3]。

据报道,目前仅东京一地的大型建筑物已建成的中水道系统就达60余处,总供水能力达10万 m3/d[3]。

以色列目前已有70 %的废水经过处理并用来灌溉农田,全国由废水回用来解决的需水量达16 %[3]。

近十几年来,我国中水回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目前,城市中水回用的重点,仍集中在比重较大的工业废水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中水回用会逐渐扩展到缺水城市的其他行业[4]。

目前中水回用以建筑中水为主,近年向农业灌溉和工业发展[4]。

中水回用已是势在必行。

1.2 本设计概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中提到的,现有2481所高等院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3347.236万人(截止至2013年底)。

随着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已成为城市的用水大户。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有责任率先建立科学的节水系统。

由于高校生活污水的水质比较稳定,而且容易处理,水量大且集中,所以将高校的生活污水(盥洗、洗衣和洗浴废水等)经收集后,再生利用于冲厕、绿化、道路清洗、人工湖等,既可以节约用水也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中水回用系统现已应用到许多大学中。

例如:聊城大学建设了规模为2000m3/d的中水处理站,用途为校湖补水、养鱼、校园绿化灌溉和聊城市体育公园[5]。

此外,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和大学新校区也建立了中水系统工程。

中水回用是解决当前用水紧,水资源贫富的一种切实有效的办法。

1.3 设计研究背景及意义1.3.1 研究背景*************现有统招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900人(截止到2014年04月22日),2011年水费2089701.28元,2012年水费2094990.35元,2013年水费2386653.99元,2014年水费2377309元。

可见水费在不断上升,尤其是2013年,水费上涨了接近30万元。

众多的学生人数和不断上涨的水费,不仅加重了学校的经济负担还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对于校园的污水回用已经迫在眉睫。

1.3.2研究意义水资源紧缺的需要:将污水回用不仅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减少了污水的排放,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实施中水回用是提高中国水资源利用率的必要措施之一。

经济发展的需要:中水回用的价格相对于自来水的价格要低,因此中水回用可以为学校节省水费、排污费。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为给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一个美丽、美好的环境,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都在实施城市绿化和环境美化,需大量景观用水、绿化用水、浇洒用水等。

将城市生活污水进行中水回用技术处理后进行回用是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

2 设计依据2.1 设计规及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GB 50014—2006)(2014年版)(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 50015—2003)(2009年版)(3)《建筑中水设计规》(GB 50336—2002)(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6)《宿舍建筑设计规》(JGJ 36-2005)2.2 设计原则在中水处理站的总体工艺方案确定中,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工艺控制调节灵活;2、工程实施切实可行,运行维护管理方便;3、投资运行费用节省,占地面积小;3设计水量及水质3.1 设计原水水量情况本设计中,中水原水取自宿舍用水和饭堂用水(属杂排水),用于宿舍和教学区冲厕用水、绿化用水以及楼道卫生用水(属城市杂用水)。

学校人数按25000人计算——在校学生为23900人,其余职工等人人数为1100人。

根据杜宏的毕业设计《************888中水回用可行性分析》可知,中水原水水量为:Q=2251.20m3/d=93.80m3/h=0.0260m3/s;故:为预留空间满足未来学校发展需要本设计的中水回用系统的最终处理规模为:2300m3/d。

3.2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回用水标准应符合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的水质要求。

如下表所示:表3.1 城市杂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项目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PH 6.0~9.0色(度)≤30嗅无不快感浊度(NTU)≤ 5 10 10 5 20 溶解性总固体(mg/L)≤1500 1500 1000 1000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10 15 20 10 15 氨氮(mg/L)≤10 10 20 10 2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1.0 1.0 1.0 0.5 1.0 铁(mg/L)≤0.3 ——0.3 —锰(mg/L)≤0.1 ——0.1 —溶解氧(mg/L)≥ 1.0(接上表)总余氯(mg/L)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总大肠菌群(个/L)≤ 3表3.2 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指标(GB/T 18921—2002)(单位:mg/L)项目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河道类湖泊类水景类河道类湖泊类水景类基本要求无漂浮物,无令人不愉快的嗅和味PH值(无量纲)6~9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0 6 6 悬浮物(SS)≤20 10 —a浊度(NTU)≤a 5.0 溶解氧≥ 1.5 2.0 总磷(以P计)≤ 1.0 0.5 1.0 0.5 总氮≤15.0氨氮(以N计)≤ 5.0色度(度)≤30石油类≤ 1.0余氯b≥0.0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粪大肠菌群(个/L)≤10000 2000 500 不得检出a:“—”表示对此项无要求。

b:氯接触时间不应低于30min的余氯。

对于非加氯消毒方式无此要求。

3.3 设计进出水水质参照《建筑中水设计规》(GB50336-2002)及国相似工程确定中水原水;参照《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的水质要求,确定出水水质。

表3.3 进出水水质指标项目pHCOD Cr(mg/L)BOD5(mg/L)SS(mg/L)NH3-N(mg/L)LAS(mg/L)TN(mg/L)TP(mg/L)原水水质7.5 450 220 220 45 8 55 5出水水质6.0~9.0≤50 ≤10 ≤10 ≤10 ≤0.5 ——4 工艺方案设计4.1 工艺流程的选择中水回用处理工艺一般包括预处理、中心处理还有后处理三个阶段。

其中,预处理包括格栅、初沉池、调节池等工艺,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均匀水量、水质;中心处理主要靠生物、化学处理,可选用气浮、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处理、二次沉淀、膜处理及土壤处理等处理工艺,是中水回用处理的关键,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后处理为过滤、活性炭以及消毒等处理方式[6][7]。

中心处理可分为以物化处理方法为主的处理工艺,以生物处理为主的工艺以及以膜处理为主的工艺三种:(1)物理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气浮)、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当以优质的杂排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中水的主要处理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少量有机物,降低水的浊度和色度,可以采用以物化处理为中心的处理工艺。

(2)生物处理法:污水中常规的生物处理法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质[7][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