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规划内容

环境保护规划内容

小城镇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内容一、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包括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生态恢复区
●城市环境系统:I类环境保护区、II环境保护区、III类环境保护区要求每个城市环境保护区有确定
①大气环境容量:各种大气污染排放物排放量的控制
②水环境容量:各种水污染排放物排放量的控制
③固体废物排放及垃圾处理
④环境噪音控制指标
⑤人口容量、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
⑥绿地率指标。

(一)、大气环境质量保护
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3、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①适用于城市地区;
②适用于牧业区和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区,蚕桑区;
③适用于农业和林业区。

(二)环境噪声控制
环境噪声控制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区域。

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列于下表:
等效声级LAeq: dB
①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dB执行。

②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③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④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⑤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能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行该类标准。

夜间突发噪声。

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

(三)地表氺环境质量控制
1、地表氺环境质量控制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
该标准按照地表水五类使用功能,规定了水质项目及标准值、水质评价、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2、水域功能分类
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
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类别的,依最高类别功能划分。

3、水质评价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GHZB 1-1999)鉴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