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产品结构工艺.(试题答案)

电子产品结构工艺.(试题答案)

电子产品结构工艺(中级)一.判断题1. 电子仪器仪表往往要求在恒温的室内等条件下工作。

(X)2. 工艺工作就象一条纽带将企业的各个部门,将生产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

成为一个完整的制造体系。

(“)3. 有了良好的电路设计,就能制造出优良的电子产品。

(X)4. 工艺工作的着眼点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改善工作环境。

(X)5. 影响电子仪器仪表正常工作的环境条件包含了气候条件、机械条件。

(X)6. 电子仪器仪表的生产必须满足设计对它的要求,否则是无法进行生产的。

(X)7. 电子仪器仪表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结构轻便及良好的工作条件等要求。

(“)8. 电子产品应具有便于更换备件、便于测量、便于拆装及故障预报装置等多个方面的特点。

(X )9. 电子产品在一定的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X )10. 可靠性主要指标有可靠度、故障率、失效密度等。

(X )11. 电子仪器仪表可靠性设计中原则是尽量发挥软件功能,减少硬件、尽量采用优化的标准电路、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器件、尽量追求高性能、咼指标等。

(x )12. 选择电子元器件正确的原则是电性能和工作环境条件相适应、提高元器件的复用率、元器件择优选用、选用经过筛选后的元器件。

(“)13. 气候因素的防护主要是三防,防潮湿、防盐雾、防霉菌。

(“)14. 电子仪器仪表的潮湿的有憎水处理、浸渍、灌封、密封措施。

(“)15. 电子仪器仪表防盐雾的主要是电镀,严格电镀工艺保证电镀层最小厚度,选择适当镀层种类。

(x )16. 电子仪器仪表防霉的主要措施有密封、应用防霉剂、使用防霉材料等方式。

(x )17. 电子产品的金属防护方法有改变金属内部组织结构、电化学保护法等方法。

(x )18. 电子仪器仪表的传热有传导、对流、辐射等三种方式。

(“)19. 电子仪器仪表的强制散热方式有强制风冷、蒸发冷却、半导体致冷等。

( x )20. 电子仪器仪表中的大、中功率管一般都用平行筋片散热器。

(x )21. 自然冷却是一种最简便的散热形式,它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子仪器仪表。

(V)21. 自然冷却是一种最简便的散热形式,它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子仪器22. 电子仪器仪表自然冷却需要对内部的元器件自然散热、元器件的合理布置极内部的合理布局。

(“)23. 在长时间的震动作用下,电子仪器仪表因疲劳而降低了强度,导致损坏。

这种损坏称为疲劳损坏。

(“)24. 减震器能将支撑基座传来的机械作用的能量释放,并缓慢传送到产品上。

支撑基座反作用,减震器将能量还给支撑基座。

(X )25. 金属弹簧减震器的特点是对环境条件反应不敏感,适用于特殊环境。

( X )26. 电子仪器仪表的变压器应安装在设备的中心的底部。

(X )27. 电子仪器仪表内部存在着寄生耦合,这不是人为设计的。

(“)28. 将线圈置于屏蔽盒内,既能使线圈不受外磁场干扰,也使线圈磁场不干扰外界。

(“)29. 电磁屏蔽一般用低阻的半导体材料作屏蔽物而且要有良好的接地。

( X )30. 线圈屏蔽罩的结构要求正确的是从尺寸、材料、形状、壁厚、结构与工艺等几个方面考虑。

(“)31. 低频变压器的屏蔽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浸漆屏蔽、单层屏蔽、多层屏蔽。

(X )32. 电路单元中的屏蔽原则是高增益放大器级与级之间、高频情况下低电平与高电平之间、宽带放大器共射电路之间、不同频率的放大器之间等(V)。

33. 电路的屏蔽结构包括了屏蔽隔板、共盖屏蔽、双层屏蔽及电磁屏蔽导电涂料等。

(X )34. 在绝缘的基板上制成三层以上的印制板称为多层印制电路板。

(V)35. 敷铜箔板基板有酚醛纸基板、聚四氟乙烯玻璃布基板、环氧酚醛玻璃布基板及多层基板。

( X )36. 在电子仪器仪表中,印制电路板的互联包括印制导线和电子元器件之间的平面互连。

(V)37.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就是根据工艺人员的意图,将电原理图转换成印制版图,并制定加工技术要求的过程。

( X )38. 印制电路板的封装设计一般是决定其材料、尺寸、外部连接和安装方式;布设导线和元件、确定导线的宽度、间距和焊盘;制作底图。

(V)39. 印制电路板的元器件规则排列一般只适用于低频、低电压电路中。

(V)40. 当电路工作频率较高或在高速开关的数字电路中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常采用短而直地线。

( X )41. 印制电路板的对外连接方式有导线互连和接插式互连。

(V)42. 焊盘是指印制板上的导线在焊接孔周围的金属部分,供元件引线、跨接线焊接用。

(“)43. 印制电路板设计中应先选定印制板的材料、元器件和版面尺寸。

(X )44. 印制电路板的丝网漏印法生产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成本低廉及适合大批量生产。

(“)45. 手工制作印制板的方法有描图法、贴图法、铜箔粘贴法、刀刻法。

(“)46. 印制板的质量检验一般有目视、连通性、绝缘电阻、可焊性、镀层附着力等检验。

(V)47. 印制电路板CAD的方法很大程度避免传统的缺点,缩短了设计周期,改进了产品质量。

(V)48. Protel 具有丰富的编辑功能、完善有效的检测工具、灵活有序的设计管理、丰富的原理图元器件库、电路印制板库等。

(X )49. EDA技术采用硬件描述语言的优点是:语言的公开可利用性;宽范围的描述能力;便于大规模系统设计;设计与工艺的相关性。

(X )50. 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 印制板将向印制导线细、间距小、在高频的工作场合使用。

(V)51. 多层印制板在制造上有特殊的工艺;有内层板制造与处理、层与层之间的钻孔、叠压等。

(X )52. 电子仪器仪表组装的目的,就是以较合理的结构安排。

最简化的工艺。

实现整机的技术指标,快速有效制造稳定可靠的产品。

(V)53. 电子仪器仪表的组装是由;元器件的筛选引线成型技术、线材加工技术、焊接技术、质量检验技术多种技术构成的。

(X )54. 电子仪器仪表的组装方法为;功能法;组件法;(X )55. 电子仪器仪表布线原则是;减小电路的分布参数;避免相互干扰和寄生耦合;尽量消除地线的影响。

(“)56. 电子仪器仪表产品的电气连接主要采用印制导线连接、导线、电缆、以及其他导电体连接。

(“)57. 印制电路板组装是电子仪器仪表整机组装中的关键环节。

(“)58. 元器件成形工艺就是根据焊点之间的距离,将其校直成需要的形状。

(X)59. 插入印制电路板需弯折引线的元器件弯折方向应与焊盘铜箔走线方向相同。

(“)60. 波峰焊的核心是波峰发生器主要有机械泵式、传导式液态金属电磁泵、感应式金属电磁泵。

(“)61. 印制板组装流水线操作就是把一次的复杂工作分成若干道简单的工序。

(V)62. 手工焊接的五步法为;准备工序、加锡、撒锡、移开烙铁、剪去余线。

(X)63. 印制板手工组装的工艺流程为;待装元器件-整形-插件-调整位置T固定位置T焊接T剪切余线T检验。

(“)64. 印制板自动插装机,对元器件装配的一系列组装工艺措施都必须适合自动装配的一些标准要求。

(X )65. 电子仪器仪表整机组装结构形式只有;单元盒结构式、插箱结构式、底板结构式、机体结构式。

(X )66. 零部件的安装是指将安装配件放置在规定部件的安装过程。

(X )67. 电子仪器仪表机械结构的装配应便于设备的调整与维修。

(“)68. 电子仪器仪表整机联装的目标是利用合理的安装工艺,实现预定的各项技术。

(X )69. 电子仪器仪表整机联装工艺过程要符合上下道工序装配顺序灵活,总装过程中的部件和元器件损耗最小。

(X )70. 微组装技术(MPT就是将若干个裸芯片组装到多层高性能基片上形成集成电路块或电子产品。

(X )71. 微组装技术(MPT有三个层次的技术;多芯片组件(MCM;硅大圆片组装(HWS);三维组装(3D)。

(V)72. 微组装技术(MPT的发展。

完全摆脱了传统安装的模式,使产品体积减小、功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V)73. 微组装技术是在微电子学,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当代最先进的组装技术(V)74. 表面组装元器件(SMD的优点是;尺寸小、无引线、重量轻,寄生电感和分布电容小,适用于自动化组装。

(“)75. 表面组装元器件的发展方向是;体积进一步减小,质量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咼。

价格进一步降低。

(x )76. 表面组装技术(SMT的主要特点有;组装密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性能高,可靠性高,生产成本低。

(“)77. 表面组装技术工艺发展方向是与新材料,新特性相适应,与高密度方式和三维组装方式相适应。

(x )78. 表面组装技术采用专门技术直接将表面组装元器件安装在支架上。

(x)79. 表面组装技术对电子,机械,化工等多学科、多领域都提出了高新技术要求。

(x )80. 表面组装技术的组装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单面混装,双面混装,全表面组装。

D81. 单面混合组装工艺中先将贴片元件用粘接剂暂时固定在PCB板的贴装面上,待插装分立元件后再进行波峰焊接。

这种方法称为先贴法组装。

(V)82. SMT产品组装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SMC/SM贴装工序。

(V)83. 自动贴装机是由计算机控制,集电,气及机械为一体的高精度自动化设备。

(X )84. 再流焊工艺就是预先在PCB板的焊盘上涂敷粘接剂,再贴上表面组元器件固化,利用外部热源使焊料再次流动达到焊接目的。

(X )85. 表面组装采用双波峰焊技术的目的是;除去多余钎料,消除毛刺、桥接现象。

(“)86. 表面组装焊接特点是;元器件受热冲击大、各种不同类型的引线焊接、焊接点的强度高、可靠性高。

(X )87. 清洗工艺技术根据清洗方式不同可分为溶剂清洗和超声波清洗。

( X )88. 调试工作是按照调试工艺对电子仪器仪表进行调整和测试,使其达到技术文件所规定的技术指标。

(“)89. 调试方案的制订对于电子仪器仪表产品调试工作,不仅影响调试质量,也影响调试工作的效率。

(“)90. 在选择调试仪器仪表时应考虑测量仪器的误差、测量范围和灵敏度、量程、阻抗、频率范围。

(“)91. 调试仪器的配置应符合便于观察、便于操作、注意安全、接线应尽量短。

(“)92. 调试时所用调试仪器及电器材料,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不得超过指定值。

(X )93.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有技术文件的准备、仪器仪表的选择和布置准备、被调产品的准备、调试现场的准备。

(“)94. 调试工作一般有;电源调试、分级调试、整机调整、环境试验、整机通电老化、参数复测。

(X )95. 电子仪器仪表的电源调试一般两个步骤;电源通电检查、电源加载调试。

(X )96. 静态调试是指;电路在交流工作状态下,调整、测量各个工作点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X )97. 动态调试的主要方法有;波形的观察与测试、瞬态过程的观察、频率特性的测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