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理解“仍然”的意思,并会用它写一句话。
3.结合词句,抓住人物的神态,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1倾斜的伞很小的时候,我就十分喜欢❶下雨。
段导读:第1自然段写“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雨,为下文在雨中发生的故事作了铺垫。
每逢(féng)淅(xī)淅沥(lì)沥的雨声在窗2外响起,外公便会来到学校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
[①句中的“每逢”“便”意在说明什么?]我就一蹦一跳地跑向外公,[②“一蹦一跳”说明了什么?]钻进伞下,挽(wǎn)住外公的胳膊,一同走进雨的世界。
3[③“钻”“挽”说明了什么?]段导读:写了每逢放学下雨时,外公便打着伞来接“我”,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
抬起头,我惊讶❷地发现,头顶的天空已变成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
[④“惊讶”的原因是什么?]外公4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外公,伞歪了。
”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
”我困惑(huò)了:“怎么,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⑤外公知道伞歪了吗?“我”为什么感到困惑?]外公笑而不语。
[句导读:外公说伞“没歪”,一半是逗外孙女,一半是为了坚持把伞倾向外孙女,好让她不淋着雨。
面对“我”的困惑,外公“笑而不语”,这笑里包含的是对外孙女深深的爱。
]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我”发现外公把伞打歪了,外公却说没有歪,这使“我”感到困惑。
回到家里,我发现外公上衣的一边肩膀都湿透了。
5[⑥外公被淋湿的原因是什么?]“外公,您肩膀都淋湿了,快擦❸擦吧!”外公拿起一块干毛巾,一边擦衣服,一边问我:“丹丹,你淋湿1知识点详解☜❶喜欢:喜爱;喜好。
2①说明外公每次下雨时都会为“我”撑伞,体现了外公对“我”的关爱。
②体现了“我”看见外公后的喜悦心情。
3③重点句解析:“钻”既可以看出“我”怕雨淋有些着急,也说明“钻”这一动作的娴熟。
“挽”表明了“我”和外公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里挽住的不仅是外公的胳膊,更是外公对“我”的爱。
4❷惊讶:感到意外、奇怪。
④是因为雨中的天空变成了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仿佛那伞有多大,天空就有多大。
⑤外公知道伞是倾斜的,那是他故意那样做的,伞明明是歪的,外公却说“没歪”,这让“我”感到困惑。
5⑥外公把伞的大部分都让给“我”遮雨了。
❸擦:指用手、布等揩(kāi)拭。
了吗?”[句导读:祖孙俩的对话表现了外公和“我”的互相关爱。
“我”虽然年纪小,但是一回家就注意到外公淋湿了,让外公赶紧擦一擦,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外公用大半个伞为外孙女挡雨,还担心她淋湿了,可见心里全是对外孙女的疼爱和关怀。
祖孙俩的一番平常的对话,包含着动人的亲情。
]“没有哇!你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呢!”我说。
外公听了,开心地笑了起来。
6[⑦外公为什么开心地笑了起来?]段导读:第4自然段写回到家里,外公自己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却还担心“我”被淋湿。
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7[⑧“每次”“总是”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段导读:第5自然段写每次外公把“我”从雨中接回来,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我”小时候,外公为“我”撑伞的事情。
8 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
[⑨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段导读:第6自然段承上启下,把时间推移到多年以后,交代的人与物一如从前,但人的角色转换了。
“丹丹,伞歪了。
”传来外公微微颤(chàn)抖的声音。
[⑩外公的声音为什么“颤抖”?]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
9[“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为什么?]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外公当年做过的事。
10[句中的一个“热”字,有什么含义?]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
[这句话与前文有什么关系?]段导读:第7自然段写“我”打伞的动作让外公激动不已。
11 回到家里,我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zhuó)的双眼泪光点点。
12[从“微微一颤”“双眼泪光点点”的神情里,可以看出什么?]段导读:第8自然段写的是面对“我”被淋湿的情景,外公内心非常激动。
第二部分(第6~8自然段):写多年后,“我”为外公撑伞,这伞中传递的是晚辈对长辈的浓浓亲情。
6⑦因为外孙女没有淋湿,外公感到很欣慰;更因为外孙女的天真,她误认为是因为伞大才没有淋湿自己的,她逗笑了外公。
7⑧说明经常是这样,从中可以体会出外公对“我”的无尽的关爱。
8⑨承上启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撑伞的人和被伞呵护的人之间的角色进行了转换。
⑩因为激动而“颤抖”。
因为那个曾经年幼的小女孩儿如今的这个举动所传达出的无限爱意而激动。
9因为“我”将伞偏向外公那边了。
10重点句解析:反映了“我”心灵感悟的历程。
当年的“惊讶”“困惑”在“不知不觉”中,在外公一片爱心的潜移默化下冰释了。
11照应前文,说明爱的传递。
12可以看出外公被“我”的爱深深感动了。
13 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的伞,我会永远珍(zhēn)惜它,爱护它。
[这个结尾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写“我”会永远珍爱这把充满温情的伞。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生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1.板书:伞。
请同学说说伞的作用。
(遮阳挡雨)2.补充板书:倾斜的。
(1)理解“倾斜”。
(2)读课文题目,质疑。
(伞是怎么倾斜的?为什么会倾斜呢?)二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我”小时候十分喜欢下雨。
每逢下雨,外公打着伞和“我”一同走进雨中的世界。
每次外公总是把伞向“我”倾斜,而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
“我”长大了,撑伞的人变成了“我”,这时的伞总是向着外公那边倾斜。
)三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新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困惑:(遇到问题)不理解。
颤抖:哆嗦;发抖。
浑浊:(水、空气等)不纯洁,不明澈。
3.归类记忆生字。
左右结构的字:招胳膊眯服湿微颤抖挽浊珍上下结构的字:喜墨惑歪半包围结构的字:逢透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膊”,左右结构,不要丢掉右上的“点”。
“微”,书写时注意不要丢掉中间的小“横”。
13重点句解析:结尾紧扣题目,点明了中心,升华了“倾斜的伞”所蕴含的思想意义。
作者表面是说“珍惜”“爱护”那把伞,而实际上所“珍惜”“爱护”的是可贵的亲情。
四朗读全文1.分段读课文。
读准字音,巩固生字、新词。
2.朗读全文,看谁读得流利。
1.学生们对伞都不陌生,所以教师可直接揭题让学生说说伞的作用,然后以问题导入课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领会祖孙之间的爱,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
1.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
3.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投影,有关下雨的图片。
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倾斜的伞》。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习了生字、新词。
那么同学们都掌握字词了吗?2.认读生字、新词。
3.夏天的时候,我们经常遇到雨天。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张有关雨的图。
请看投影,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请把看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小结:在茫茫的雨中,人们撑着伞行走。
远远望去,仿佛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丽极了。
雨中,这把倾斜的伞更美丽。
因为伞下有着动人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4.讲故事。
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把倾斜的伞下的动人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听?(注意不是说主要内容,而是生动地讲述故事。
)二感悟课文1.听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旨:亲人之间深深的爱。
)2.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外公对丹丹的爱?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投影句子。
(1)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①“本来”是什么意思?②外公头顶上的天空为什么变了?体现了外公的什么感情?(体现了外公对丹丹的爱。
)③说说你的体会。
(2)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①“每次”“总是”是什么意思?②如果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还一样吗?(“每次”“总是”说明经常是这样,从中可以体会外公对“我”的无尽关爱。
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感情就不强烈了。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小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丹丹在外公的关爱下健康幸福地成长着。
3.你又从哪儿感受到了丹丹对外公的爱?(1)朗读第七自然段。
(“我”做着外公当年做的事。
) (2)理解句子。
投影出示句子: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
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①“仍然”是什么意思?(“仍然”表示情况没有发生变化。
)②从这两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很多年过去了,“我”做着外公当年做的事,表达了“我”对外公的爱。
)③练习用“仍然”写一句话。
回到家里,我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①朗读这句话。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从“微微一颤”“泪光点点”体会到外公的激动与幸福。
)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三 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对雨中两个感人小场景的描写,表达了祖孙间的挚爱亲情。
四 谈谈感受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结合你课前搜集的有关长辈关心晚辈的资料和你的日常生活经历,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同学们自由发言,谈感受)2.老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亲人的疼爱,有邻居的关心,有老师的体贴,有同学的帮助,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爱的包围中成长着。
我们在接受别人关爱的同时,更应该学会帮助别人。
1.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从“倾斜”入手提问,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祖孙两代打伞的时候伞都倾斜了?”以此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的兴趣。
2.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可适当设计人物的独白,在课堂上有感情地说出来并配以动作,让学生在体会文字美妙的同时与课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效果很好。
1.看拼音,写词语。
xiānɡféng(相逢) zhāo shǒu(招手) chàn dǒu(颤抖) xǐhuān(喜欢) gē bo(胳膊) shītòu(湿透)2.比一比,再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