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四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第一课骨骼教学内容:课本P2-4教学目标: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骨骼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5、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拼人体骨骼图教具准备:人体骨骼模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出示一块骨头),同学们,你知道你的皮肤下面硬硬的东西是什么吗?那就是我们的骨骼。

(板书课题)2、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3、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结构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多少块骨头?2、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三部分——头、躯干、四肢。

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

(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3、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4、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5、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光却可以。

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6、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7、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比一比:你拼对了吗?8、小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206块。

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

三、探索:了解骨头的结构特点1、探索活动:发现骨头的特点。

(1)拿出熟的动物骨头和一块石头和相关观察工具;(2)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和动物骨头;(3)用锤子轻轻敲打石头和动物腿骨的表面;(4)掂一掂这两样物品,感觉一下各自的重量;(5)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交流。

3、观察活动:观察骨头的结构图,说说骨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4、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

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第二课时四、体验:人体骨骼的作用1、谈话: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2、观察P4图片学生交流讨论。

3、组织活动: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4、学生汇报活动体验。

5、拓展: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6、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

五、安全教育1、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2、对学生进行骨骼保健教育。

六、完成并评议《科学探究手册》。

板书设计:1.1骨骼(成人206块)构成:头骨、躯干骨、四肢骨作用:运动支撑保护教学反思: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第二课关节教学内容:课本P5-6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

2、知道什么是关节。

3、知道关节的作用,4、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教具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方便用来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胶带等物品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2、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2、讲述: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与骨之间又是通过关节相连的。

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

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

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

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

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

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

3、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

4、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5、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6、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

9、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第二课时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4、谈话:你的预测正确吗?请阅读资料: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

5、学生交流讨论。

6、完成下列各项活动:(1)转动你的胳膊;(2)推开门;(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4)大幅度甩手;(5)转动你的头;(6)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到的关节的类型。

7、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四种常见关节类型。

9、小结: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式运动。

四、总结拓展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

4、小结关节的缓冲作用。

第三课时完成并评议《科学探究手册》。

板书设计:1.2关节一、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头1.关节面(关节软骨)——灵活\关节窝2.关节囊:结缔组织构成、韧带加固——牢固3.关节腔:内有滑液——灵活二、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三、脱臼及脱臼的急救教学反思: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第三课肌肉教学内容:课本P7-9教学目标:1、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2、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3、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工作的。

4、会制作手臂以及膝关节的简易模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骨骼的运动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引发的。

教学难点了解人体内的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够完成各种运动。

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教具准备:制作手臂活动模型的材料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你们有没有手和脚被冻麻的经历?那个时候你能拿住东西、做出你想做的动作吗?为什么?2、讲述:仅靠骨骼和关节还不能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板书课题)二、肌肉的分布及类型1、提问: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2、学生交流。

3、讲解: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1)骨骼肌,就是使骨头活动的随意肌;运动系统所讲的肌肉属于骨骼肌,它能在意识控制下做强力的收缩,人的四肢、躯干上可以自由活动的肌肉都属于这一类。

在神经的支配下,肌肉收缩产生运动。

一个人有600多块骨骼肌。

(2)平滑肌,就是为血管、胃、消化器官以及其他内脏充当衬里的不随意肌;人的内脏大部分是平滑肌,平滑肌不受意识支配,不能随意活动,但受植物性神经支配,因此保持经常收缩、放松,但收缩力不大,缓慢持久,不易疲劳。

(3)心肌,就是心脏所特有的肌肉组织,能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

心肌也具有纹理,但纹理比骨骼肌疏。

心肌也是不随意肌。

心脏以一定的速率跳动,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

4、观察人体肌肉挂图,了解人体的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5、活动:摸摸自己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6、小结:肌肉占到了人体体重的40%,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第二课时三、观察体验:肌肉是如何工作的1、活动体验:(1)站直后向前弯腰。

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2)左手掌心向上,用指敲桌面。

用另外一只手摸手臂的前部和手臂的后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再把手翻过来使劲压,胳膊各部分有什么感觉?2、学生体验交流,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人体在做各种运动时,肌肉变硬的部分。

3、出示肌肉的收缩舒张图片,讲解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4、小结。

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四、制作肢体的运动模型1、寻找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手臂活动模型。

2、请学生说出制作的材料提到和制作要领。

(代表骨骼的材料选用硬质材料,代表肌肉的材料选用弹性材料,关节部位做成可以活动的结构)3、要求:提醒学生主要外形和科学原理上的仿真性。

4、用上述方法制作一个其他的肢体运动模型。

5、学生动手制作6、展评活动,自评、互评总结拓展五、总结拓展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对人体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游戏:谁是木头人?讨论:当我们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第三课时完成并评议《科学探究手册》。

板书设计:1.3肌肉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教学反思: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第四课骨骼、肌肉的保健教学内容:课本P10-12教学目标:1、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2、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和作用,知道不同动作锻炼的肌肉和关节不同。

3、了解不同运动队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4、能够针对具体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5、知道摄入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教学难点分析具体运动锻炼的骨骼和肌肉部位。

教具准备:人体骨骼模型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健康歌》,跟着音乐跳起来。

2、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主要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3、谈话:骨骼和肌肉配合起来能让我们做很多动作,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

(板书课题)4、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二、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1、谈话: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必须合理地参加一些运动。

2、提问: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3、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和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5、谈话: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阅读教材11页资料)6、思考、比较、讨论:(1)要想提高自己的耐力,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2)要增强身体的柔软性,可以参加哪些运动?(3)要提高体力,可以推荐参加哪些运动?(4)哪一项体育运动对增强身体各方面能力效果比较好?7、交流:平时你最喜欢参加哪些体育运动?你知道这些体育运动对你身体的哪一个方面有好处吗?8、同桌一起对做一节广播体操,并讨论:这些动作对锻炼身体的哪一部分肌肉、关节特别有用?9、交流、小结。

第二课时三、了解运动中的安全要求1、谈话:我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发生骨折、扭伤、脱臼、肌肉拉伤等损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