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第十期 总第十六期 2011 年 10 月9 月份 CCPI为 157.0 点,较 8月份下降 0.8点,降幅为 0.5%。
分品种看,9月份,能源类、钢铁类、有色类和食糖类连续回调;矿产类、橡胶类、牲畜类和油料油脂类先抑后扬;农产品类连续小幅上扬。
9 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延续了 8 月份的回调态势。
数据显 示,9月份CCPI平均为157.0点,与 8月份相比,下降0.8点,降幅为0.5%;与 年初相比,上升13.7点,涨幅为9.6%;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1.8点,涨幅为 25.4%,与8月份同比涨幅相比,缩小2.8个百分点。
环比来看,9 月份,9 大类商品中,油料油脂、农产品和牲畜等三大类商品 价格指数不同程度回升,矿产、能源、钢铁、橡胶、有色和食糖等六大类商品不 同程度回调。
其中,油料油脂类涨幅居首,上涨 2.6%,农产品类和牲畜类分别 上涨1.9%和1.3%;有色类降幅居首,下降 4.5%,食糖类和橡胶类降幅分列二、 三位, 分别下降3.5%和3.2%, 钢铁类、 能源类和矿产类降幅较小, 分别下降1.1%、 0.5%和0.4%。
与年初相比,9 月份,9 大类商品中,有色、油料油脂和橡胶等三大类商品 价格指数不同程度回调,能源、矿产、钢铁、牲畜、食糖和农产品等六大类商品 不同程度上扬。
其中,有色类降幅居首,下降 4.4%,油料油脂类和橡胶类分别2011 年第十期 总第十六期 2011 年 10 月 下降 3.1%和 0.6%;牲畜类涨幅居首,上涨 31.1%,能源类涨幅位居第二位,上 涨12.7%,食糖类和农产品类分别上涨6.5%和 5.4%,矿产类和钢铁类涨幅较小, 分别上涨1.4%和0.2%。
与去年同期相比,9 月份,9 大类商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其中,牲畜 类、橡胶类和能源类涨幅居前,分别上涨 42.9%、36.9%和33.8%;矿产类、食糖 类、农产品类和油料油脂类涨幅均在 15.8%‐17.6%之间,钢铁类和有色类涨幅较 小,分别上涨8.8%和7.3%。
表: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月度数据类别 2011年9月环比涨跌环比涨跌幅 (%)同比涨跌同比涨跌幅(%)与年初比涨跌与年初比涨跌幅(%)总指数 157.0 ‐0.8 ‐0.5 31.8 25.4 13.7 9.6 油料油脂类 219.2 5.6 2.6 29.9 15.8 ‐7.1 ‐3.1 农产品类 165.3 3.1 1.9 22.9 16.1 8.5 5.4 牲畜类 253.5 3.3 1.3 76.1 42.9 60.1 31.1 矿产类 174.5 ‐0.6 ‐0.4 25.3 17.0 2.4 1.4 能源类 142.9 ‐0.7 ‐0.5 36.1 33.8 16.2 12.7 钢铁类 137.3 ‐1.5 ‐1.1 11.1 8.8 0.3 0.2 橡胶类 153.1 ‐5.0 ‐3.2 41.2 36.9 ‐1.0 ‐0.6 食糖类 142.8 ‐5.2 ‐3.5 21.4 17.6 8.7 6.5 有色类 89.7 ‐4.3 ‐4.5 6.1 7.3 ‐4.2 ‐4.4 从周度走势来看,9月份CCPI连续小幅回调。
2011 年第十期 总第十六期 2011 年 10 月能源类价格指数9 月份,能源类价格指数平均为 142.9 点,与 8 月份相比,下跌 0.7 点,跌 幅为0.5%;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6.1点,涨幅为33.8%。
从周度走势来看,9月份能源类价格指数阶梯性震荡回调。
一方面,欧美经 济数据不佳导致市场对世界经济前景担忧加剧,投资者纷纷看低大宗商品;另一 方面,随着评级机构不断下调欧元区国家和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欧元区债务风 险不断扩散,投资者纷纷抛弃原油等大宗商品,而选择美元作为避险工具。
正是 受以上两方面利空因素影响, 9月份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 9月 30日, WTI和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收盘价分别为79.2美元/桶和 102.76美元2011 年第十期 总第十六期 2011 年 10 月/桶,较 8月末收盘价分别下降 10.8%和 10.5%。
虽然 9月份国内煤炭价格出现了 小幅上扬, 但是由于原油价格降幅相对更大, 最终导致能源类价格指数整体走低。
矿产类价格指数9 月份,矿产类价格指数平均为 174.5 点,与 8 月份相比,下跌 0.6 点,跌 幅为0.4%;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5.3点,涨幅为17.0%。
从周度走势来看,9月份矿产类价格指数先扬后抑,继续小幅上升后,连续 三周明显回调。
铁矿石价格前期冲高的原因是进入“金九” ,市场预期较好。
铁 矿石中后期回调则主要是受钢材市场弱势下跌的影响。
由于钢材终端销售缓慢, 钢价持续下跌,钢厂适当减少采购压低了铁矿石价格。
另外,行业内资金较为紧 张也对矿价产生了向下的影响。
钢铁类价格指数9 月份,钢铁类价格指数平均为 137.3 点,与 8 月份相比,下跌 1.5 点,降 幅为1.1%;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1.1点,涨幅为8.8%。
2011 年第十期 总第十六期 2011 年 10 月从周度走势来看,9月份,钢铁类价格指数回调幅度不断扩大。
钢材价格持 续回调,一是受钢材期货回调带动;二是由于全球经济二次探底预期加大,今年 以来持续的资源供应压力在 9 月份出现较为明显的爆发;三是市场心态较为消 极。
有色类价格指数9月份,有色类价格指数平均为89.7点,与 8 月份相比,下降4.3点,降幅 为4.5%;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6.1点,涨幅为7.3%。
从周度走势来看,9月份有色类价格指数呈加速回调态势,回调幅度不断扩 大。
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并有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扩大之势,全 球经济二次探底忧虑不断升温,打击市场投资信心,有色金属等金融属性强的商 品价格出现暴跌,迅速回吐前期涨幅,部分品种价格回落至 2010 年初水平。
预 计短期在希腊违约风险居高不下,全球经济增速衰退忧虑不减情况下,有色金属 价格将继续震荡调整趋势。
2011 年第十期 总第十六期 2011 年 10 月橡胶类价格指数9 月份,橡胶类价格指数平均为 153.1 点,与 8 月份相比,下跌 5.0 点,降 幅为3.2%;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41.2点,涨幅为36.9%。
从周度走势来看, 9月份橡胶类价格指数先扬后抑, 小幅上扬之后开始回调, 后两周回调幅度明显加大。
月初, 由于市场需求形势较好, 且天胶产量增速放缓, 橡胶市场供需局面有所改观,助推橡胶价格小幅上扬。
之后随着市场对世界经济 前景担忧加剧以及欧债危机风险不断扩散,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原油、橡胶等大 宗商品价格整体下滑。
2011 年第十期 总第十六期 2011 年 10 月 农产品类价格指数9 月份,农产品类价格指数平均为 165.3 点,与 8 月份相比,上升 3.1 点, 涨幅为1.9%;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2.9点,涨幅为16.1%。
从周度走势来看,9月份农产品类价格指数延续了8月份的稳步上扬态势。
9月份,受欧债危机风险扩散和市场对欧、美经济前景担忧加剧等因素影响,原 油、有色、橡胶、矿产、钢铁等大宗生产资料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农产 品是9大类商品中仅有的继续维持上涨态势的品种。
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 格持续上涨,一方面是由于前期农资产品价格上涨使今年的种粮成本大幅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通胀预期犹存,种粮户对后市粮食价格看涨,惜售心理增强。
牲畜类价格指数9 月份,牲畜类价格指数平均为 253.5 点,与 8 月份相比,上涨 3.3 点,涨 幅为1.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76.1点,涨幅为42.9%。
2011 年第十期 总第十六期 2011 年 10 月从周度走势来看,9月份,牲畜类价格指数先扬后抑,前两周小幅上扬,后 两周小幅回调。
进入9月份之后,一方面天气逐渐转凉,另一方面中秋、国庆双 节来临,肉类消费需求增加,牲畜类价格普遍上涨;9中后期,随着生猪养殖户 在节前集中屠宰,市场供应增加,猪肉价格出现了小幅回落,但是牛、羊肉价格 仍在小幅上扬。
油料油脂类价格指数9月份,油料油脂类价格指数平均为219.2点,与8月份相比,上升 5.6点, 涨幅2.6%;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9.9点,涨幅为15.8%。
9月初,受限价令解 除以及中秋、国庆双节来临,食用油消费需求增加增因素影响,油料油脂价格曾 出现了短暂上扬。
之后,随着国际欧债危机风险扩大以及市场对世界经济前景担 忧加剧,金融属性较强的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回调,榨油用大豆和棕榈油价格双双 回调,最终带动油料油脂价格整体走低。
2011 年第十期 总第十六期 2011 年 10 月从周度走势来看,9月份油料油脂类价格指数先扬后抑,在经历了月初的小 幅上扬之后,后三周连续回调。
食糖类价格指数9 月份,食糖类价格指数平均为 142.8 点,与 8 月份相比,下跌 5.2 点,降 幅为3.5%;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1.4点,涨幅为17.6%。
从周度走势来看,9月份食糖类价格指数连续回调,后期显现企稳迹象。
一 方面,随着中秋来临,食糖采购需求逐步减少;另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的整体 回调也对食糖产生了明显的利空影响。
受此影响,9月份食糖价格逐步走低。
2011 年第十期 总第十六期 2011 年 10 月 10 月份大宗商品市场走势展望国际方面:9月 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 告》。
在报告中,IMF对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进行了重新预测,与6月份的预测 相比,9 月份,对今年全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值由 4.3%降至 4.0%,其中,将先 进经济体的预测由 2.2%降至 1.6%,将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预测由 6.6%降至 6.4%,美国、欧元区、中国以及印度经济的增长预测均有不同程度下调。
世界经济前景持续疲软不仅会减缓大宗商品需求增长, 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市场预期,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经过9月份欧债危机的热闹之后,美元对欧元已经得到一定程度回升,美国 欲借助欧债危机来提振美元的目的已经基本实现。
但是,由于强势美元并不利于 美国经济复苏,所以预计短期内美国可能会暂时停止对欧债危机的炒作,并帮助 缓解欧债危机, 从而促使美元短期走弱, 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构成一定支撑。
10 月 4 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表示,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很不 乐观,美联储有可能会采取进一步措施刺激经济复苏,并在必要时为缓解欧元区 债务危机提供帮助。
此外,欧洲央行推出新救市计划,10 月 6 日,欧洲央行行 长特里谢表示, 欧洲央行将于11月重启规模约 400亿欧元的银行债券购买计划, 同时,欧洲央行还将向欧元区银行提供两次无限额的长期再融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