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趋势分析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趋势分析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创近7年新高【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内贸信息中心独家发布】2020年1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连续5个月回升,创2012年6月以来新高。

数据显示,1月份CCPI总指数152.53点,比上月上升3.2点,涨幅2.2%;比上年同期上涨23.1点,涨幅17.8%;与年初持平。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月度走势
环比来看,1月份,共有七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上涨,其中牲畜类、油料油脂类、食糖类、能源类、矿产类、农产品类和有色类分别上涨5.1%、3.9%、3.4%、3%、2%、0.8%和0.6%;钢铁类、橡胶类分别下降1.3%和0.5%。

棕榈油价格连续六个月上涨,环比涨幅达9.1%,创2017年1月以来新高。

棕榈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主产区库存有所减少,棕榈油供给不及预期。

我国棕榈油市场供给基本依赖进口,国际棕榈油供给减少将对我国棕榈油价格造成较大影响。

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局数据,2019年12月,主产区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为133万吨,创2018年6月份以来最低水平;同期棕榈油库存降至201万吨,为2017年9月份以来最低点。

二是国际市场需求攀升,棕榈油进口价格继续走高。

主产区印尼宣布2020年起启动B30生物柴油计划,印尼棕榈油消费量预计将增加约300万吨,导致国际棕榈油价格持续上涨。

三是国内棕榈油替代需求继续增长。

受我国进口大豆减少影响,豆油市场供给偏低,棕榈油等替代油脂市场需求继续增长。

据中国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19/20年度,我国棕榈油进口需求预计将增至685万吨,创我国棕榈油进口历史高点。

猪肉价格仍处高位,环比上涨 6.5%。

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猪供给仍然偏紧。

2019年四季度以来,生猪产能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但受非洲猪瘟影响,总体水平仍然偏低。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全国400个监测县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2.2%,连续3个月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生猪存栏31041万头,比
三季度末增长1.2%,但同比下降27.5%。

二是猪肉消费季节性增长。

1月份临近春节,肉类加工企业积极备货,居民消费比前期增加,猪肉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旺季。

同比来看,1月份,共有六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上涨,其中牲畜类、能源类、食糖类、油料油脂类、矿产类和有色类分别上涨100.6%、15.9%、13%、9.5%、8.7%和1%;橡胶类、农产品类、钢铁类分别下降4.2%、3.1%和0.2%。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月度数据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止涨回落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独家发布】2020年2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有所下降,结束连续5个月上涨态势。

数据显示,2月份CCPI总指数为143.69点,比上月下降8.8点,降幅5.8%;比上年同期上涨10.1点,涨幅7.5%;比年初下降8.8点,降幅5.8%。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月度走势
环比来看,2月份共有六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下降。

其中,能源类、油料油脂类、矿产类、有色类、钢铁类和橡胶类分别下降10.2%、6.8%、6.7%、6.6%、4.9%和4.4%;牲畜类、农产品类和食糖类分别上涨2%、0.9%和0.4%。

原油价格高位回落,环比降幅达17.2%,跌至去年8月水平。

原油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供应充足。

2月份美国原油保持1300万桶/日的历史高位水平,加之欧佩克减产力度不佳,现有原油供给充裕。

二是需求下降。

受疫情在多国扩散影响,全球油品市场需求预期走弱,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最新月报显示,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下调23万桶/日至99万桶/日。

锌矿价格连续十一个月下降,环比降幅达10.2%,创2016年9月以来新低。

锌矿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供应整体宽松。

受海外矿业巨头产量增长影响,2019年全球锌矿产量为1289.7万吨,较上年增长0.9%,锌矿整体供给偏宽松格局不改。

二是需求有所下降。

受疫情影响,企业多处于停工状态,房地产企业施工和基建开工需求延后,汽车、家电需求大幅下滑。

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月份全国汽车产量为28.5万辆,同比降幅达79.8%。

三是库存持续累积。

据万得数据,2月底,国内锌锭社会总库存达28.94万吨,比上月增加18.05万吨,高出上年同期6.02万吨;上期所锌库存16万吨,比1月底高11.07万吨。

同比来看,2月份共有六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下降。

其中,橡胶类、钢铁类、有色类、矿产类、能源类和农产品类分别下降8.2%、6.3%、6.3%、5.4%、3.4%和1.9%。

牲畜类、食
糖类和油料油脂类分别上涨114.3%、11.4%和2.8%。

从年初比看,2月份共有六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下降。

其中,能源类、油料油脂类、矿产类、有色类、钢铁类和橡胶类分别下降10.2%、6.8%、6.7%、6.6%、4.9%和4.4%;牲畜类、农产品类和食糖类分别上涨2%、0.9%和0.4%。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月度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