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届中小学班主任素质大赛]班主任素质大赛

[第二届中小学班主任素质大赛]班主任素质大赛

[第二届中小学班主任素质大赛]班主任素质大赛第二届中小学班主任素质大赛理论测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单位: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党的十八大提出:把()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A.大力促进教育公平B.促进教育均衡C.加强教师队伍建设D.立德树人2.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建设活动要以学生行为规范()为重点内容。

A.养成教育B.文明教育C.规则意识D.公民意识3.()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

A.德育骨干B.团队工作者C.教师D.班主任4.写好班主任评语的前提是()A.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学生B.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C.掌握标准D.以情感人5.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具备(A.绝对的职权B.较高的职位C.丰富的学识D.人格的魅力6.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因为学生享有()。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7.各中小学要把德育实践活动纳入()管理。

A.教育B.教学C.课程D.实践8.对性格内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宜采用()谈话。

A.谈心式B.循导式C.渐进式D.商讨式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10.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

A.总目标B.基本原则C.具体目标D.主要任务11.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2.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A.班级环境布置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C.班级制度与规范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1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德育为先的主要体现。

A.育人为本B.教学为主C.创新发展D.全面发展1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15.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班主任有采取()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A.适当B.讨论C.任何D.体罚16.班集体建设的灵魂是什么()。

A.方向性原则B.情感性原则C.民主性原则D.活泼性原则17.中小学定期评定学生品德行为和定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中学)、优秀班集体是依据()。

A.《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B.〈〈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C.〈〈小学生德育纲要〉〉和〈〈中学生德育纲要〉〉D.〈〈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18.“孟母三迁”这一典故指的是下列()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1-)A.学校环境B.社区环境C.家庭环境D.社会环境19.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A.四分之一B.一半C.一倍D.二倍20.济南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建立中小学全员育人(),实现学校教职工全员参与德育,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协同育人机制。

A.导师制B.奖惩办法C.考核制度D.协作制21.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取得联系。

A.父母B.监护人C.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D.社区2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十六B.十四C.十八D.十二23.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24.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5.作为班主任,如你班学生在校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正确的处理程序一般应为()。

28.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C.班主任工作D.体育竞赛29.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30.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A、开除B、批评教育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A.集体性B.自主性C.针对性D.时效性2.德育工作的原则是()。

A.全员育人原则B.全面发展原则C.知行统一,注重实效原则D.一致性3.家委会的基本职能是()。

A.参与教育教学B.提高家庭教育水平C.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D.加强与社区的联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B.学校在教育管理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

C.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

D.学校应定期组织对班主任进行考核。

A.首先救助受伤害学生,然后告知学校相关领导,再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

5.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有()。

B.首先救助受伤害学生,然后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再告知学校相关领导。

A.全面了解班内每一名学生C.首先告知学校相关领导,然后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再救助受伤害学生。

B.认真做好班级管理D.首先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然后救助受伤害学生,再告知学校相关领导。

C.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开好班、团队会26.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观察法B.问卷法C.谈话法D.调查法A.电脑技术、网络技术B.教师家访C.电话沟通D.家长会-2-D.组织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6.班主任的教育方式应是()7.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应是()A.班主任尊重科任老师对班务工作的建议与意见27.()实现家校联系和教育的信息化是家校联系在信息社会上的新创新。

A.灌输式B.启发式C.说教式D.务实式B.严禁学生中不尊重科任老师的言行C.恰当反映、慎重转达学生对科任老师的意见。

8.撰写操行评语的基本原则是()原则A.客观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公正性原则9.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紧密结合起来。

A.文化教育B.法制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

10.班主任如何判断自己的工作是不是素质教育?()A.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B.是片面发展,还是全面发展?C.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发展,还生动活泼地发展?D.是以说教为主,还是以引导为主?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为了维护班主任的权威,不能让学生民主评论班主任。

()2.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3.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4.建立中小学社会实践档案,将中小学生参加实践情况纳入学业考试。

()5.“四颗糖的故事”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故事。

()6.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内容。

()7.班主任要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对学生奖惩有决定权。

()8.学校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整到低年级任班主任。

()9.教师要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发挥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拓宽教育渠道,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体系。

()10.家委会有责任帮助学校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

()11.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12.“四块糖的故事”主人公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13.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

()14.知识是班主任个人影响力的资源。

()-3-15.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6.班主任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

()17.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偶发事件是在所难免的,遇到这样事情,要有自我控制能力。

()18.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是班主任工作的必然趋势。

()19.班主任谈话要注意自己的对象,点明问题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

()20.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更应是学生的益友。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1.如何让学生在站队时做到“快、静、齐”?2.请说出五条以上班主任的权利是什么?3.班主任如何做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4.班主任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有哪些具体的措施?五、实例分析(10分)六、主题班会设计(50分)-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