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1课时十几减9
教学内容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0页。

例1借助直观的游乐园创设情境,让学生能根据图列出算式,并交流讨论“15-9”的口算方法,在第一个层次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交流空间,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引发思维的主动运作,想出不同的口算方法;然后结合例题图重点理解“想加算减”和“拆十减”两种口算方法。

“做一做”是让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这两种算法,加深对减法算理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中除了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外,还需要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计算类似的题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寻找信息并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从而掌握算法。

2、通过小组或全班同学的合作、交流,体验到计算“十几减9”方法的多样化,初步感受到“拆十”的最佳方法。

发展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导入。

师:今天羊村里可热闹了,正在举行“游园活动”。

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去参加。

(课件演示投篮、套圈等活动。


2.看图提问。

(课件演示懒羊羊卖气球的画面,对话框“我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师:慢羊羊村长要懒羊羊去卖气球,从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你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生:还有几个气球?(课件演示。


二、自主探究,交流算法
1.算法交流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怎么列式?
生:15-9(板书)
师:15-9等于几呢?李老师要采访一列小火车看看。

师: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说不出来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请小朋友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哪组小朋友最聪明。

请个别学生进行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
①数出来的。

②一个一个减去的。

③10-9=1,1+5=6 (破十法)
④15-5=10,10-4=6 (连减法)
⑤6+9=15,15-9=6 (想加算减法)
⑥15-10=5,5+1=6
(说方法的同时提问:能借助小棒演示你的方法吗?若有请学生上台演示若没有师提问:有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用小棒演示破十法?)
2.尝试应用。

(课件演示:沸羊羊玩夹弹珠,有11个弹珠,夹了9个。

美羊羊玩套圈,有16个套圈,套中9个。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沸羊羊和美羊羊在玩什么。

师: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个游戏,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然后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用小棒摆一摆。

请个别学生进行汇报、演示。

三、巩固练习,熟练方法
1.圈一圈,算一算
(课件演示:教科书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师:请你开动脑筋来圈一圈,算一算。

“14-9”(板书)应圈出几个?
生:圈出9个。

师:还剩几个?计算好。

独立完成“17-9”(板书)。

2.看一看,说一说。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算出了这么多算式。

都是十几减9,我们这节课就是学习“十几减9”(板书课题)
师:你还知道哪些十几减9?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横着看,竖着看。

你发现了什么?
生:①都是减9。

②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大1.
……
师:我们都是观察小能手,有这么多的发现。

为什么得数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大1?这“1”是怎么多出来的?(引导学生发现,“1”是10-9得到的。


师: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算得又对又快。

4.想一想,用一用
(1)开小火车运用规律快速进行计算
(2)师:羊村的智慧树上长满了智慧果。

只有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才可以获得,想挑战一下吗?
(课件演示:智慧树上结满智慧果,逐一点击出示题目。


(1)18-9=□?
(2)□-9=5
(3)17-□=9
(4)换奖品了。

(课件演示)
第一次8分,第二次7分。

(9分换一本儿童时代)
两次得分够换一本吗?还多几分?
四、总结评价,师生交流
师:在羊村乐园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学习了今天的知识,老师要看看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问题是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的?
教学反思:
“十几减九”是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它是学生在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为学生学习退位减法铺路,又为四则计算奠定基础,是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注意学生的算法多样化。

当引入15-9=几时,要充分给学生考虑的时间,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计算。

鼓励算法多样化。

另外,我感觉想加算减对学生来说可能是最合适的,而且不应该只局限于一个具体算式,而应教给思考方法:如15-9=(),不应只让学生说出9+6=15,懂的学生知道怎么想,但对于不懂的学生来说要教给思考的方法:9+()=15?这样学生会有个思考的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