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偏执型人格障碍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偏执型人格障碍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辙,只能提早工作了。

三、测试与观察
1、测试:
根据个案的抵触心理较强,做任何心理问卷调查都不利于下一步的辅导,而个案对绘画有很大的兴趣,因此采用心理投射测验——《房·树·人》。

在一张A4纸上画房、树、人。

要求认真画,时间很充裕。

2、教师观察:
军训第一天,个案很快和几个同班同学聚在一起活动了。

黑瘦的脸,眼睛却炯炯有神。

和寝友说说笑笑,乐观外向。

除了耳朵上带闪闪的耳钉和头顶上的小辫子,没有其他异样的感觉。

个人自理能力较好,没有父母亲戚来陪同打理,她在寒暑假也经常去打工,看店铺,酒店礼仪等,个人经验显得和她的年纪不太协调。

她和同学也夸耀自己的见闻,同龄人都对她很欣赏。

个案对画画很有兴趣,还经常在课上给聚精会神的同学画画,讥笑话别人认真学习,但成绩比自己好不了多少。

让小W为黑板报画插画,写粉笔字,她还是挺乐意。

有时画得不好,她就擦光重画,对自己
要求很严。

有几个男生叫“画得真蠢”,她绝不会忍气吞声,“操,有本事你来画,没能耐那边凉快那边呆着去”,有时还会举起凳子追着砸男生。

因此,得名“母老虎”。

由于个案对减免学费存在自卑心理,和个案谈话后,她也不希望学校老师对她特别公开关注,不希望同学看不起她。

因此,对她在学习生活上的补助,我们都保密得很好。

希望能得到她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减少不必要的偏见。

在自修课上,小W与一个男生又说又笑,影响了学习环境。

值班员就当众劝导她做功课不要说话。

她不领情,大声叫“你凭什么管我,你又没能力,我不服你!”事后,值班员就向教师反映情况。

还没等教师插手,小W气不消,在教室里议论值班员一有事就告密,小人一个。

讨得不少讲意气学生的赞同。

当老师私下问她,她还是认为值班员学习成绩不拔尖,我不服她。

在寝室里,小W私下把值班员挤在一个角落里,用异样凶煞眼神对其恶狠狠地说“如果你再搞事,你一定会后悔的!”虽然后来在老师的干涉下和解了,但并没有改变两人紧张的关系。

虽然家境贫穷,但旁人一点也看不出来。


W用姐姐打工挣的钱买眼影线笔和睫毛膏,平时在学校里打扮得眼睛很大的样子。

一但有班委或老师过问她怎么化妆了,她就瞪人,不理人,走为上策。

如果是班委,免不了一顿骂。

班委都不愿管她了。

小W还把手机,MP3,流行的言情小说等时尚的玩意带到学校里来,不仅自己在课上看,还借给“好友”一起分享。

这些东西自己买不起,都是初中的同学借给她的。

进校文化成绩排名中等偏下。

在摸底考试中,年级到倒数第六的成绩。

但她表现得很乐观,“我只要认真学习,就可以考前三名”。

但在几次大考中都有考试作弊,作弊形式多样,隐蔽性很好。

看到学生来办公室问题目,就怀疑学生来向老师告状,认为别人对自己存心不良。

等学生回去后就是逼问。

四、综合论断:
经过多次家访,了解学生成长的历程,教师平时的观察和同学的交流,并同心理辅导的老师商讨,个案可以综合为以下几点:
其一,认识狭隘有偏颇。

主要表现为固执,敏感,
多疑,情感不稳定,易躁易怒,心胸狭隘,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

其二,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

其三,个案有根深蒂固的自卑心理。

平时表现出来的“唯我是尊”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其四,个案在长期家庭教育和社会中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

个案已经很难改变自己的习惯和思维。

属于典型的偏执性人格障碍学生。

五、辅导策略
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

具体采用以下方法。

由于个案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她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每周至少一次谈心工作,向她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
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

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2、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

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3、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

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

4、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

生活在复杂的大干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旺。

交友训练法。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

交友训练的原则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

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
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

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

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

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肯定个案的优点,表扬个案黑板报宣传工作非常努力。

对学生的学习抓得更紧,不让其有放弃的念头。

在与她的谈话中,个案认为“老师管我学习,我就不要学;如果不管我,我承诺下次考试进步十名。

”但个案的表现只是上课埋头打盹,非但承诺无法兑现,而且表现更差,期末考试名列倒数第一。

个案的学习靠发誓或愿望显然达不到。

六、分析反思
个案实践了上述策略方法,但效果不理想,心理依然存在问题。

不仅学习成绩更差,而且在教育中,会与辅导老师“谈条件”,打游击战。

这样的个案虽然是极其少数的,但有些“不可教也”。

长期的性格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改变。

在家
庭、学校、社会的关注下,希望能有更好的专业机构人员来帮助个案走出困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