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热疮热疮的概念及病因病机1.概念:热疮是指发热或高热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常见于高热病后,或者高热过后。
本病以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的成群小疱为临床特征。
2.病因病机:外感风温热毒,阻于肺胃二经,蕴蒸皮肤而生,或肝经湿热下注、阴伤所致。
热疮的内治法:以清热解毒养阴为主要治法热疮的外治法(1)初起者:局部酒精消毒,三棱针浅刺放出疱液。
(2)局部外用药:紫金锭,或金黄散,青吹口散油膏,黄连膏。
蛇串疮概念与特点1.概念: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身体单侧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
2.特点: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或丘疱疹,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
多数患者愈后很少复发,极少数病人可多次发病。
好发春秋季节,四季皆有。
好发于成人,老年人病情尤重。
本病好发于胸胁部,故又名缠腰火丹,亦称为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
蛇串疮的辨证治疗练习题下列关于蛇串疮的叙述,正确的是A.皮损对称分布B.多无疼痛C.皮损为红斑,风团D.愈后很少复发E.相当于西医的单纯疱疹『正确答案』D带状疱疹的多数患者愈后很少复发,极少数患者可多次发病A.皮损对称分布:湿疹对称分布疣疣的内治法疣目,扁瘊皮损少者及鼠乳、掌跖疣、丝状疣均不需内服治疗。
疣的外治法各种疣均可选用木贼草、板蓝根、马齿苋、香附、苦参、白鲜皮、薏苡仁等中药,煎汤趁热洗涤患处,每天2~3次,可使部分皮疹脱落。
1.疣目:可选用推疣法、鸦胆子散敷贴法、荸荠或菱蒂摩擦法。
2.扁瘊:可选用洗涤法、涂法。
3.鼠乳:用消毒针头挑破患处,挤尽白色乳酪样物,再用碘酒或浓石炭酸溶液点患处。
若损害较多,应分批治疗,注意保护周围皮肤。
癣癣的治疗方法本病以杀虫止痒为主要治法,必须彻底治疗。
可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一)白秃疮、肥疮采用拔发疗法(二)鹅掌风、脚湿气1.水疱型:可选用1号癣药水、2号癣药水。
2.糜烂型:可选1:1500高锰酸钾溶液、3%硼酸溶液、二矾汤或半边莲60g煎汤待温,浸泡15分钟,次以皮脂膏或雄黄膏外搽。
3.脱屑型:可选用以上软膏外搽,浸泡剂浸泡。
(三)灰指甲每日以小刀刮除病甲变脆部分。
练习题患者,男,30岁。
两大腿内侧可见3枚钱币形红斑,边界清楚,中心消退,外围扩张,无明显疼痛,瘙痒感明显,多在夏季加重,入冬减轻。
应首先考虑的是A.圆癣B.紫白癜风C.白秃疮D.鹅掌风E.肥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圆癣即体癣的特点---中心消退,外围扩张B.紫白癜风:未涉及C.白秃疮:西医之白癣(灰白色鳞屑,头皮0.3-0.8CM处折断。
青春期自愈)D.鹅掌风:西医之手癣(掌部皮肤角化脱屑,手掌皮肤肥厚,状如鹅掌)E.肥疮:西医之黄癣(黄色癣痂堆积,鼠尿味,永久性脱发)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因皮肤油腻(油性皮肤),出现红斑,覆有鳞屑而得名,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2.特点:头发、皮肤多脂发亮,油腻,瘙痒,脱而复生。
以青壮年为多,乳儿期亦有发生。
脂溢性皮炎的辨证论治干性者以养血润燥为主。
湿性者以清热祛湿为主。
油风油风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头发突然斑块状脱落的一种慢性皮肤病。
因头发脱落之处头皮光亮而得名,又称鬼舐头、鬼剃头。
2.特点:斑片状脱发,多无自觉症状。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男女均可发病。
黄水疮黄水疮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是一种有传染性的化脓性皮肤病。
中医古代文献又称为滴脓疮、天疱疮等。
2.特点:皮损主要表现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的特性,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
黄水疮的辨证论治:以清暑利湿为主要治法虫咬皮炎概念与特点1.概念:被致病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毒毛而引起的一种皮炎。
常见的致病害虫有:蠓,螨,隐翅虫,刺毛虫,跳蚤,虱,臭虫,蜂。
2.特点:皮肤呈丘疹样风团,上有针尖大小的瘀点,丘疹或水疱,散在分布。
虫咬皮炎的内治热毒蕴结证证候:皮疹较多,成片红肿,水疱较大,瘀斑明显,皮疹附近臖核肿大;伴畏寒,发热,头痛,恶心,胸闷;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痒。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地肤子、白鲜皮、紫荆皮虫咬皮炎的外治初起红斑、丘疹、风团等皮损,用1%薄荷三黄洗剂(即三黄洗剂加薄荷脑1g)外搽。
发生于毛发处者,剃毛后外搽50%百部酊杀虫止痒。
感染邪毒,水疱破后糜烂红肿者,可用马齿苋煎汤湿敷,再用青黛散油剂涂搽;或外用颠倒散洗剂外搽。
松毛虫、桑毛虫皮炎可用橡皮膏黏去毛刺,外涂5%碘酒。
蜂螫皮炎应先拔去毒刺,火罐吸出毒汁,消毒后外用紫金锭磨水涂疥疮疥疮的病因病机疥疮是由人型疥虫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染。
其传染性强,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可相互传播,可因使用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服、被席、用具等传染而得。
疥疮的临床特点夜间剧痒,在皮损处有灰白色、浅黑色或普通皮色的隧道,可找到疥虫。
继发感染者,称脓窝疥疥疮的治疗:以杀虫止痒为主要治法1.疥疮以外治杀虫为主:硫磺为治疥疮特效药。
2.涂药方法:花椒9g,地肤子30g煎汤外洗。
疥疮的预防(1)加强卫生宣传及监督管理,对公共浴室、旅馆、车船上的衣被应定期严格消毒。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被褥常洗晒。
(3)接触疥疮患者后,用肥皂水洗手。
患者所用衣服、被褥、毛巾等均需煮沸消毒,或在阳光下充分曝晒,以便杀灭疥虫及虫卵。
(4)消灭传染源,注意消毒隔离。
家庭和集体宿舍患者应分居,并积极治疗,以杜绝传染源。
练习题疥疮的治疗原则是A.清热解毒B.清热燥湿C.祛风止痒D.燥湿解毒E.杀虫止痒『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疥疮的治疗:以杀虫止痒为主要治法。
湿疮湿疮的临床特点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体现湿),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急性湿疮以丘疱疹为主,炎症明显,易渗出;慢性湿疮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湿疮的病因病机由于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
湿疮的外治(1)急性湿疮:初起仅有潮红、丘疹,或少数水疱而无渗液时,可选用清热止痒的中药苦参、黄柏、地肤子、荆芥等煎汤温洗,或用10%黄柏溶液、炉甘石洗剂外涤。
若水疮糜烂、渗出明显时,外治宜收敛、消炎,促进表皮恢复,可选用黄柏、生地榆、马齿苋、野菊花等煎汤,或10%黄柏溶液、三黄洗剂等湿敷,或2%~3%硼酸水冷敷。
再用青黛散麻油调搽。
(2)亚急性湿疮:用三黄洗剂、3%黑豆馏油、2%冰片、5%黑豆馏油软膏外搽。
(3)慢性湿疮:一般可外搽青黛膏、5%硫黄软膏、10%~20%黑豆馏油软膏。
婴儿湿疮的病因、辨证论治1.病因:由于禀性不耐,脾胃运化失职,内有胎火湿热,外受风湿热邪,两者蕴阻肌肤而成;或因消化不良、食物过敏、衣服磨擦、肥皂水洗涤刺激等而诱发。
婴儿湿疮的内治法:婴儿湿疮的外治①脂溢性和湿性:用生地榆、黄柏煎水或马齿苋合剂、2%硼酸水外用冷湿敷,待流滋、糜烂减轻后,选用青黛散油、黄连油或蛋黄油外搽。
②干性:用三黄洗剂、黄柏霜外搽。
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的诊断要点(1)发病前有明显的接触史,均有一定的潜伏期。
(2)一般急性发病,常见于暴露部位,如面、颈、四肢。
(3)皮损的形态、范围、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质种类、性质。
皮疹一般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或大疱、糜烂、渗出等,一个时期内以某一种皮损为主。
(4)病因去除和恰当处理后可在1~2周内痊愈。
(5)皮肤斑贴试验若显示阳性,则提示患者对被试物过敏。
接触性皮炎的内治法:以清热祛湿止痒为主要治法。
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疮、颜面丹毒的鉴别(1)急性湿疮:无接触史,皮损呈多对称分布,易反复发作。
(2)颜面丹毒:无异物接触史;全身症状严重,常有寒战、高热、头痛、恶心等症状;皮疹以水肿性红斑为主,形如云片,色若涂丹;自感灼热、疼痛而无瘙痒。
药毒药毒的病因病机总由禀赋不耐,邪毒侵犯所致。
内有湿热或血热,外感风热之邪,发于皮肤,内攻脏腑药毒的诊断(1)发病前有用药史。
(2)有一定的潜伏期,第一次发病多在用药后5~20天内,重复用药常在24小时内发生,(3)突然发病,自觉灼热瘙痒,重者伴有发热、倦怠、纳差、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4)皮损形态多样,颜色鲜艳,分布为全身性、对称性,可泛发或仅限于局部。
药毒的内治法:停用一切可疑药物,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
瘾疹瘾疹的概念瘾疹是一种以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
西医称为荨麻疹。
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瘾疹的病因病机(了解)先天禀赋不足,风邪乘虚侵袭;或表虚不固,风寒、风热外袭,客于肌表,致使营卫失调而发;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厚,或肠道寄生虫,使肠胃积热,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
此外,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血虚生风生燥,阻于肌肤也可发生。
对食物、生物制品、肠道寄生虫等过敏亦发作本病瘾疹的内治法【记忆:瘾疹风起,应当麻烦消防】瘾疹的外治法1.中药熏洗风团红,瘙痒明显的,用马齿苋,白鲜皮熏洗。
风团白,皮肤干燥的,用当归,茯苓,白术熏洗。
2.中药灌肠因饮食不慎而发作的,用苦参,黄柏等灌肠以泄浊解毒。
牛皮癣牛皮癣的皮损特点皮损多是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搔抓后皮损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极易形成苔藓样变。
牛皮癣的外治法(了解)1.肝郁化火、风湿蕴肤证:可用三黄洗剂外搽,每天3~4次。
2.血虚风燥证:可外用油膏加热烘疗法,局部涂油膏后,热烘10~20次,烘后可将所涂药膏擦去,每天1次,4周为1个疗程。
3.羊蹄根散,醋调搽患处,每天1~2次。
4.醋泡鸡蛋,蛋黄与蛋白搅匀,用棉棒或棉球蘸其液外搽数次。
5.皮损浸润肥厚剧痒者,可用核桃枝或叶,刀砍取汁,外搽患处,日1~2次。
练习题患者,男,31岁。
颈项部皮肤增厚,干燥,瘙痒较剧,情绪波动时,瘙痒随之加剧,部分皮肤因反复搔抓形成苔藓样变化。
其诊断是A.接触性皮炎B.牛皮癣C.白疕D.慢性湿疮E.紫白癜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A.接触性皮炎:皮肤暴露部位,接触史B.牛皮癣: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皮损肥厚,苔藓样病变C.白疕: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筛状出血点D.慢性湿疮: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多型损害,渗出倾向+苔藓样病变E.紫白癜风:未涉及白疕白疕(寻常型)的皮损特点(重点)皮损初起为针头大小的丘疹,逐渐扩大为绿豆、黄豆大小的淡红色或鲜红色丘疹或斑丘疹,可融合成形态不同的斑片,边界清楚,表面覆盖多层干燥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则露出发亮的半透明的薄膜,再刮除薄膜,出现多个筛状出血点。
在头部可出现束状发,在指甲甲板可呈顶针状凹陷。
可见点滴状、钱币状、斑块状、地图状、蛎壳状、混合状等多种皮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