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判断与选择、会计准则专题案例分析答案1、甲、乙两家公司同属丙公司的子公司。
甲公司于2009年3月1日以发行股票方式从乙公司的股东手中取得乙公司60%的股份。
要求:请按照适当的会计政策分析计算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并做相关会计处理。
答: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发行股票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发行股票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2000×60%=12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80盈余公积 100未分配利润 20贷:股本 15002、2009年4月20日乙公司购买一块土地使用权,购买价款为2000万元,支付相关手续费30万元,款项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
企业购买后准备等其增值后予以转让。
该项土地使用权在2009年取得租金收入150万元,已存入银行,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年末经复核,该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
乙公司线管的会计处理如下: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2030贷:银行存款 2030借:银行存款 150贷:营业外收入 150借:资产减值损失 30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0要求:请分析判断以上处理是否正确并予以纠正。
答:不对,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入账。
正确处理:对原账务处理以红字记账凭证冲销借:投资性房地产--- 土地使用权 2030贷:银行存款 2030借:银行存款 150贷:其他业务收入 15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30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经协商用一项长期股权投资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
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2500万元,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00万元,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155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为2000万元,增值税率17%。
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补价60万元。
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要求:按照适当的会计政策判断交易性质并对甲、乙公司进行会计处理。
答:(1)判断:换入资产的未来先进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对甲公司而言,收到的补价60/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2400×100%=2.5%﹤25%,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2)甲公司会计处理(收到补价方)借:库存商品 2000=2400-340-6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银行存款 60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00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0投资收益 200乙公司会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 24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银行存款 60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0存货跌价准备 50贷:库存商品 15504、2007年12月31日,A公司发现2004年12月31日购入的一项利用专利的技术设备,由于类似的专利技术在市场上已经出现,此项设备可能减值。
(1)如果该企业准备出售,市场上厂商愿意以220万元的销售净价收购该设备;(2)如继续使用,尚可使用5年,未来5年的现金净流量现值为229万元;(3)2007年末账面原价800万元,已经计提折旧200万元,以前年度已计提减值准备50万元。
要求:分析判断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并进行相关会计处理答:资产公允价值=220﹤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229,所以,应以229为可收回金额资产账面价值800-200-50=550,发生减值=550-229=321借:资产减值损失 321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215、B公司决定中秋节给每个员工发2盒自己生产的产品——月饼,每盒月饼的成本为50元,计税价格(公允价值)为1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B公司职工共计183人,其中工人100人,车间管理人员15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13人,专设销售机构人员15人,在建工程人员40人。
要求:按照适当的会计政策进行相关会计处理答:视同销售计算借:生产成本 100×100×2×(1+17%)=23400制造费用 15×100×2×(1+17%)=3510管理费用 13×100×2×(1+17%)=3042销售费用 15×100×2×(1+17%)=3510在建工程 40×100×2×(1+17%)=9360贷:应付职工薪酬 42822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42822贷:主营业务收入 36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增值税(销项税额)6222借:主营业务成本 18300贷:库存商品 183006、甲公司发生下列事项,请按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并进行会计处理:(1)甲公司2004年8月收到法院通知被某单位提起诉讼,要求加公司赔偿违约造成的经济损失130万元,至本年末,法院尚未作出判决,甲公司对于此项诉讼,预计有51%的可能性败诉,如果败诉须赔偿对方90万-120万元,并支付诉讼费用3万元。
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要做出如何处理?理由是什么?作出会计分录。
(2)甲公司因或有事项应确认了一项负债50万元;同时,因该或有事项,甲公司还可以从乙公司获得赔偿40万元,且这项赔偿金额基本确定能收到。
则甲公司在年末应确认的资产和负债的金额分别为多少?依据是什么?(3)甲公司涉及一起诉讼。
根据类似的经验以及公司所聘请律师的意见判断,甲公司在该起诉讼中胜诉的可能性有60%,败诉的可能性有40%。
如果败诉,将要赔偿60万元。
要求分析甲公司应否确认负债?如果要确认,金额是多少?答:(1)由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三个条件,甲公司应确认预计负债=(90+120)÷2+3=108万元,同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信息。
借:管理费用 3营业外支出 105贷:预计负债 108(2)或有事项准则规定,如果清偿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份预期由第三方或其他方补偿,则补偿金额只能在基本确定能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本案例基本能确定收到补偿,因此应确认40万元的资产。
因或有负债事项确认的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本案例应确认的负债为50万元。
(3)与或有事项相关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其中的条件之一是“履行与或有事项相关的现时义务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超过50%,但尚未达到基本确定的程度。
”本案例的败诉的可能性为40%,故不用确认负债。
7、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甲公司申报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时,涉及以下事项:(1)2010年,甲公司应收账款年初。
税前扣除。
(2)2010年9月5日,甲公司以2400万元购入。
所得额的金额。
(3)甲公司于2008年1月购入的对乙公司。
股息、红利免税。
(4)2010年,甲公司将业务宣传。
年度税前扣除。
(5)其他相关资料①2009年12月31日,。
所得税资产650万元。
②甲公司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3000万元。
③除上述各项外,。
其他差异。
④甲公司预计。
不会发生变化。
⑤家公司对。
则规定进行处理。
要求:(1)确定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有关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及其计税基础,并计算相应的暂时性差异,将相关数据填列在如下“甲公司2010年暂时性差异计算表”内。
(2)计算甲公司2010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3)编制甲公司2010年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递延所得税资产=(2000+300)×25%=575递延所得税负债=200×25%=50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650(3)应缴所得税额=3000-2600+2000-200-200+300=2300应交所得税=2300×25%=575所得税费用=575+50-(575-650)=700借:所得税费用 700递延所得税资产 57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75递延所得税负债 50递延所得税资产 6508、甲公司2009年5月2日以银行存款从二级市场购入A公司股票10万股,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股买价8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1万元。
2009年6月30日股票市价发生暂时性下跌,市价为每股7元,甲公司确认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9年12月31日股票市价下跌为每股4元,预计市价还将继续下跌,甲公司继续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10年6月30日,公司股票市价回升为每股10元,基于节税的需要,甲公司没有调整。
要求:分析判断甲公司上述的处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原因,并作出甲公司当时的会计处理。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应计入资本公积,所以09年6月30日的股票暂时下跌甲公司确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错误的;(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市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应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而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的处理错误;(3)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在以后的会计期间由于公允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的股票减值的转回不计入资本公积。
甲公司2010年6月30日公允价值回升但没有调整的做法是错误的,属于操纵利润。
甲公司正确的会计分录:2009年5月2日购入A公司股票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81贷:银行存款 812009年6月30日A公司股票市价下跌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万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1万2009年12月31日A公司股票市价继续下跌,预计还会下跌;借:资产减值损失41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减值准备 302010年6月30日,A公司股票市价回升: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减值准备 30-公允价值变动 3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9、2006年1月甲公司以获取价差为目的购入上市公司股票100万股,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2008年1月1日按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价。
该公司会计资料保管齐全。
所得税(2)编制相关分录,并指出应调整2008年末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和金额。
答:(1)这是由于准则要求对其末计价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该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1)调整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递延所得税负债 30(2)调整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贷:盈余公积 9应调整资产负债表的相关项目和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