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_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因素
第四章_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因素
穿心莲
• 北京植物所药用研 究组发现,穿心莲总 内脂含量在全光照条 件下,较遮荫条件的 高10%~)%,光对次生 代谢的影响可能通过 光合磷酸化而发生。
三、温度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 高温高湿的土壤有利于无氮化合物的合成,不 利于生物碱的合成,而高温低湿环境有利于生物碱 的积累,不利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合成。 • 对于某种药用植物来说,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生 长状况有一定差异。海拔高度对药用植物生长的影 响实质上是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同一种 植物次生代谢吻含量上的差异。
第四章 影响植物次生代谢的因素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初生代谢与酶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 第二节 环境因素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 第三节 遗传因素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第一节 初生代谢与酶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 一、初生代谢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 二、酶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第二节 环境因素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 • • • 一、地理环境 二、光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三、温度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四、土壤因素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
• (1) 海拔 • (2) 地理位置
(1) 海拔
不同海拔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如: • 生长在低海拔的假薄荷(如乌鲁木齐、乌苏、吐 鲁番),主含氧化胡椒酮(4.1%~63.0%)、氧化椒 烯酮30.0%~53.9%,不含或仅含少量胡薄荷酮与薄荷 酮; • 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如阿勒泰、塔城等)既有氧 化胡椒酮(23.5%~48.8%)、氧化胡椒烯酮 (10.8%~21.5%),也含一定量的胡薄荷酮(8.1%~ 35.0%)和薄荷酮(9.0%~15.6%)。
(2) 地理位置
•
• • • •
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 次生代谢产物。如分布于不同地区的薄荷所含有的主 要成分不同。 分布于南方各省区的主要含有薄荷酮和胡薄荷酮; 分布在北方新疆、辽宁等地的主要含有氧化胡椒 酮和氧化胡椒烯酮; 分布在西南各省区的主要含有香芹酮和柠檬烯; 分布在苏皖地区的主要含有薄荷酮和薄荷醇乙酯。 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不仅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
2、对次生代谢物成分种类的影响
•
除了在次生代谢物含量上有明显差异以外,不同 倍性植株有时在次生代谢物成分种类上也存在明显的 差异。 • 对印度洋葱不同细胞型中有关的次生代谢物进行 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细胞型在成分种类上有明显差异。 • 对欧蓍草(锯齿单)的研究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 发现欧蓍草三倍体植株在整个生长季节中,体内含有 一种叫甘菊色素的成分,而六倍体植株在同样的生长 季节中却不含有这种成分。这种差异在医学上是非常 重要的,因为甘菊色素对人和动物来说是一种细胞色 素,能促进细胞溶解,因而选用不同倍性的核株入药, 可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杜仲
• 例如杜仲,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生长的同一年龄、 同一生长时期的不同无性系,次生代谢物含量 存在显著差异。
二、植物染色体与染色体组多态性对 次生代谢的影响
• 1.对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2对次生代谢物成分种类的影响
1.对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体数目与结 构的变化往往会对表型特征及次生代谢物含量产 生很大影响。现有资料表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对植物次生代谢物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例如, Rowson(1944)发现曼佗罗四倍体植株叶中生物碱 的含量比二倍体要高许多,同样的颠茄同源四倍 体植株生物碱含量比二倍体高出1536%;多倍体 植株中生物碱的含量高于二倍体植株是个普遍的 趋势
第五章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调控
• 一、优良品种的选育 • 二、多倍体植物的培育 • 三、转基因植物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节 遗传因素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 一、植物多样性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 二、植物染色体与染色体组多态性对次 生代谢的影响
一、植物多样性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 长期野生或栽培的植物品种,由于自然选择和入 工培育,产生了适应于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不同土 壤和不同耕作制度的植株生态型,形成了植物的多样 性和生理代谢上的复杂性。 • 不同生态型的同一种植物,即使现在处于同一年 龄、同一生长时期,是生长在同一立地条件下,其不 同生态型个体的次生代谢物含量仍有较大差异,而是 是复杂多样的。
二、光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 光是植物发育的重要生态因素,它作为一种调 节信号调节植物各种生理代谢过程。光对于黄酮、 黄酮醇、花色素苷、蒽醌、多酚、挥发油、萜烯及 其他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和积累具有重要影响。
金银花
• 光照对秦岭金 银花绿原酸积累动态 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生长在阳坡的植物叶、 花蕾、茎中的绿原酸 含量均高于生长在阴 坡的同类样品。
山莨菪
• • 产于青藏高原的山 莨菪碱含量随海拔的 升高而增。三白叶草 的环境湿度能决定基 因型,进而影响药材 品质产生差异。 • 因此、遗传因素 的多态性和生物因素 的多样性,都能对植 物次生代谢物的含量 产生影响。
四、土壤因素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由于土壤类型、质 地、含水量、pH值、肥力状况以及所含微量元素 的不同,造成了植物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差异。研 究表明,某种微量元素的短缺,可能影响某种次 生代谢物的合成量(吴炳辅等,1986)。药用植物 微量元素含量与其生长的土壤中该元素水平密切 相关。
黄花烟草
• 黄花烟草在海拔 800 m含烟碱3.58%, 在2 000 m含5.44%;
•
麻黄
• 生长在赤峰的麻 黄生物碱含量(1.4%) 低于大同的(1.8%~ 1.9%)。
•
厚叶岩白菜
• 厚叶岩白菜生长 在海拔400 m处,根 茎中鞣质含量为15%, 生长在海拔2 300~2 400 m处的含量达 2.5%,中海拔地区的 鞣质含量则介于两者 之间。
微量元素的吸收
•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存在着主动吸收和 被动吸收的问题。选择性地吸收和富集与植物的基因 有关,同时它又与外界的生长条件有关。也就是说, 它既受自身遗传因素的影响(主动吸收),也受产地等 生态因素的影响(被动吸收),二者所占比例各是多少, 通常是很难确定的。因此,在分析微量元素对次生代 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时,要综合分析,更应注重植物 自身吸收朗微量元素,因为植物吸收的微量元素与其 自身的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积累直接发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