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压缩机安装要求安装条件:1)设备经有关部门人员会同开箱检查确认:设备配件、专用工具等齐全完整、无缺、无损、无蚀、无制造缺陷,图纸资料齐全;技术交底、各专业任务交底明确;2)基础施工完,养护期满,地脚孔内杂物清理干净,经专业检查验收合格;3)运输、起重设备、人员准备就绪;4)人员、器材、工机具准备完毕;5)作业票据经有关部门确认签字,齐全、有效。
5.6安装前仔细检查零部件,数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测量复核地脚孔距,设备中心标高是否与基础实体对应符合;并在安装前适时按规定进行零部件的彻底清洗。
对基础进行检查,主要复查确认混凝土标号及强度,坐标,标高、地脚孔的中心、深度、垂直度等是否与设备实物相符,表面不平度,同时要对基础打麻面,麻坑深度10mm左右等情况,办理基础交接。
压缩机安装与调整6.1机体(曲轴箱)安装6.1.1安装方式:机身本体采用无垫铁安装,安装时机身解体;6.1.2安装步骤及质量标准:1)吊车配合现场吊装就,;注意捆绑部位合适、方式稳妥,起吊、运输平稳,避免碰撞和剧烈摇晃而损坏机件;2)就位找平:机体底板上如带有调节螺钉,在安装时在调节螺钉下面敷设一块厚10-20MM面积100-150M2钢板,用高强度水泥砂浆使其与基础相结合。
机组利用调节螺钉找平找正,完毕后用无收缩水泥砂浆一次灌浆完毕。
如果没有调节螺钉则采用自制螺纹千斤顶进行找平找正,然后一次灌浆完毕。
但应将千斤顶位置留出不灌,待砂浆强度达到70%后取出千斤顶再补灌留出位置。
3)地脚螺栓的安置:核实地脚螺栓的长度是否与基础对应,避免“顶天立地”和螺栓不满扣,核实时应考虑底座厚度、二次灌浆厚度、基础厚度、地脚螺栓孔深度等因素,地脚螺栓在安放前应去除油污,并在螺纹部分涂上油脂保护层,螺栓在预留孔内呈自由垂直状态,不允许有歪斜、靠边等现象,其不垂直度允差不超过地脚螺栓长度的1/10,不挤蹩地脚螺栓造成安装偏差;基础螺栓在置于曲轴箱的地脚孔中时,周围应有相同的间隙(用加工的四氟保护套保证),如机体上有妨碍往下穿地脚螺栓的地方,就位前地脚螺栓应先穿,就位时要注意地脚螺栓上的螺纹的保护,找平、找正后,基础螺栓与地脚孔间须按规定填充;基础本体与压缩机底部的空隙必须用较基础本体好的混凝土浇筑(要求见土建图)。
4)测量基准:机身的轴承座和十字头滑道;测量器具:精度不低于0.02的光学合像水平仪或框式水平仪,建议用光学合像水平仪,粗找平时可用精度较低的其他水平仪;测量方法:将基准面和水平仪的抵面擦拭干净,不允许有微粒或棉纱纤维等污物,划定测量位置,水平仪安放平稳,周围环境应尽量无振动干扰,纵向应与曲轴轴线重合或平行,横向应与曲轴轴线垂直,正反两个方向各测量若干次,取两个方向测得数据的均值,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水准框垂直,取两次数据相同或相近(误差不超过0.02)的一组数据为实测数据;质量标准:纵(曲轴轴线)横(垂直曲轴轴线)向水平度<0.05:1000;5)为安装、测量方便,视情况拆卸个别零件;安装、测量完工后按规定复位;6.2电机安装,电机、机身粗找正:6.2.1建议采用无垫铁安装方式,其方法见5.3.2中2)方法。
电机与曲轴箱的同心度由电机与底座间的垫片微调。
如果采用垫铁安装方式则按以下步骤。
6.2.2安装步骤及质量标准:1)现场吊车配合就位,注意事项同5.3.2的第一款;2)找平、找正:用三块垫铁(一平二斜),缓慢落下电机,用吊线法将电机的轴心线与基础的中心线对准;垫铁的具体要求:每组三块,最多不超过四块,只能二块斜铁;垫铁总高度在30-100mm,平垫应露出底座外缘10-30mm,斜铁应露出10-50mm,垫铁与地脚螺栓边缘的距离为50-150mm.机组垫铁的总数要保证通过垫铁传到基础上的压力不得超过1.2-1.5Mpa. 3)电机就位前要考虑和复核轴头距要求,就位前需要预穿地脚螺栓,电机就位时应注意保护地脚螺栓的螺纹(必要时),将电机与底座间预垫约两毫米的垫片或在粗找正时使电机低两毫米左右(供日后找正调整用),注意将电机与底座的联接螺栓置于电机地脚孔的中心,整体吊装就位,两对轮间留间距按图纸要求,以机身为基准,将电机底座调到合适高度(电机中心可稍低于曲轴中心)并找平、找正,方法:a、找平:垫铁法;测量部位:底座的上平面(或电机轴颈和电机瓦座中分面);b、找正:建议采用顶丝法(如底座上没有顶丝孔,须预先加工,可外加顶丝板与底座对焊.用小螺旋千斤顶、百分表或激光找正仪找正,(表具安装、读数取值方法略);质量标准:底座水平度(纵、横向)<0.05:1000,对轮同心度径向<0.03,轴向倾倾斜<0.04/1000,长地脚螺栓的安置要求(见5.3.2 第三款);4)精找同心度,放在基础浇注、机身水平复查、地脚紧固完成后进行;6.3电机、机体二次浇注注意事项:1)灌浆均匀,不得撬动设备、破坏设备的同心和水平;2)尽量不污染设备;3)不损坏设备测量基准;4)机体灌浆采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应在找正合格后24小时内进行,否则应对找正数据复查,无变化时方可进行.5)电机二次灌浆时应用细碎石混泥土(或水泥沙浆),其标号应比基础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灌浆时应捣固密实,并保证机器安装精度.6.4曲轴主轴瓦检查、调正,盘车器安装:6.5.1曲轴主轴瓦检查、调正(见分部零、部件安装)6.6.电机底板水平,电机、机身同心度复查,标准同前。
6.7.1施工步骤和质量要求:1)地脚螺栓紧固,注意地脚螺栓的均匀对称紧固,在紧固地脚螺栓时,在原水平测量点上架水平仪监控,必要时适当调整把紧力度和顺序,水平度符合质量要求;2)同心度精找正条件:基础浇注、地脚紧固完成;精找同心度的方法和器具同前;6.8气缸、接筒等内部件拆出(见6分部零、部件的安装)6.9气缸、接筒安装6.9.1安装方式:气缸撑板有垫铁安装;气缸、接筒结合整体安装就位;6.9.2安装步骤和质量标准1)吊车装车,载重汽车或叉车转运,至车间拆出活塞等内部件,本体再转运至现场安装,视现场施工进度,可能要分批运输,现场吊车配合就位,注意事项同5.3.2的第一款;2)就位找平、找正:A、安装顺序:先一级部件、再二级;B、为找平、找正方便,吊车的吊钩上须先挂手拉葫芦,应能实现部件调平;C、认真清理中体与机体的止口结合面,复核止口配合尺寸,按要求处理好结合面的密封,确保万无一失,按布置图要求对应安装各级部件,缸的位置不许弄错;D、气缸、接筒连接一体后,再将接筒另端与机身连接.BX系列机身十字头滑道中心线与机身主轴承孔中心线垂直度是靠精密设备加工保证的,安装时不需要进行检测.E、将部件缓慢就位到合适位置,均匀、对称地带上联接螺栓,并按要求的力矩把紧,在未安实之前,各级部件应在气缸的出口处设临时刚性支撑,以防蹩坏零部件,气缸找平后定位;F、用有垫铁安装方式安装气缸的支撑装置,其上的顶丝可调整气缸的水平;3)质量标准和测量方法:A、质量标准:十字头滑道轴心线水平度<0.05:1000,允许接筒、气缸有少许倾斜,但倾斜的方向应一致,不得相互交叉;十字头滑道轴心线对主轴的轴心线垂直度偏差<0.05:1000;汽缸与滑道对中偏差要求见下表:序号汽缸径向位移mm径向轴向倾斜mm/m1一级汽缸≤0.10≤0.042二级汽缸≤0.07≤0.02B、测量方法:水平度用合像水平仪在滑道和气缸的下弧面上测量(运行一段时间后,此两处一般不再作为测量基准),读数评判方法同上,同时在进气法兰面上也测量一组数据作为比照;同轴度用激光找正或钢丝法测量,其倾斜方向应与十字头滑道方向一致,如超过时应使气缸做水平或径向位移或刮研接筒与气缸止处连接平面进行调整,不得采用加偏垫或施加外力的办法;C、气缸支撑装置安装:气缸就位后,将支撑装置与气缸联接把上,松开下底板连接螺栓1至2扣,将调整顶丝顶下两毫米左右后带紧连接螺栓(以防基础下沉此处没有调整余地),注意一定要顶平,铲平安放垫铁的基础部分,垫铁应与基础均匀接触,手感无摇动迹象,并检查每组垫铁的组合平行度,垫铁安放前去除毛刺、飞边和油污,垫铁应尽量靠近地脚螺栓两旁,每组垫铁的总高40—60mm,每组垫铁不得超过三块(两斜一平),特殊情况不得超过四块(两斜两平),否则采取加厚垫铁的方法解决(二次灌浆前的就位粗找水平,不受此限,),垫垫铁时不能破坏水平度和垂直度,调整时适时适当调整临时支撑高度;6.10气缸支撑装置二次灌浆6.10.1注意事项:见5.5;6.11气缸、(接筒)、中体的水平度、同轴度,十字头滑道轴心线与机身主轴线的垂直度复查6.11.1施工步骤和质量标准1)气缸的支撑装置的垫铁以正规垫铁方式安放;地脚螺栓紧固,注意地脚螺栓的均匀对称紧固,在紧固地脚螺栓时,兼顾关联部分的支撑情况,严禁挤蹩和拉抬其它部件造成变形或损伤,在原水平测量点上架水平仪监控,必要时适当调整把紧力度和顺序,水平度符合质量要求;2)气缸、(接筒)、机身的同轴度复查,测量方法同前,数据符合质量要求;3)水平度、同轴度、垂直度的调整:一般通过垫片、调整联接螺栓的松紧和顺序进行调整,必要时可考虑改变止口或改变主轴位置,需在甲方确认和厂家现场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调整、紧固、复查完成后,气缸支撑装置的垫铁点焊固定,交土建抹面;6.12主机内零部件回装(见6分部零、部件安装)6.13润滑油系统安装(资料和设备未到):油泵的安装按其要求的程序进行,没有明确规定的按《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油路管线的敷设应按图纸要求施工,尽量避免急剧、短促和不必要的拐弯。
施工时应避免异物进入油系统,施工完成后还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以保证不污染润滑油。
开车前必须对所有的管线和接头进行检查,确保无错接和漏接;用1MPa进行油路压力试验,压力维持5分钟,不应有渗漏及油路不畅现象。
6.14其他附属设备和管线的安装:气缸润滑油管线等安装前应清洗干净,管线安装应沿机器表面,排列整齐,每隔一定间距用管卡固定,管线应避免急弯,尽量减少弯曲次数,做到美观又便于检修。
各级安全阀按要求整定起跳压力。
七.分部零、部件的安装(大多数零部件需吊车配合就位)7.1一般要求1)拆卸注意事项:A、按文明施工的要求,布置必需的搁架、铺垫和盖料;B、文明拆卸,不乱用大锤、扁铲、撬棍等易留下痕迹或损坏零部件的工具;C、根据要求一般本着“先部件后零件、由外及里”的原则对设备部件进行拆卸(具体部件具体规定),用记号笔或标识牌标识清楚并妥善存放,特别注意配套零件的装配顺序的标识(如填料组件),以免丢失或碰伤,特别注意各有配合或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表面的保护;D、注意大型部件的起吊安全;2)装配注意事项:A、严格按拆卸顺序的反顺序进行装配,按标识记号依次回装,以防错装漏装零件;B、装配前应将所有零部件清洗干净,气路、油路(孔)、水路用压力风吹扫干净,重要的配合面还要用面粉粘净或用洁净白布拭净,清洗完成后零部件上尽量不留余油;C、装配前检查各主要的配合间隙,以及有拉伸或相对摩擦部件的摩擦部位的原始尺寸的采集,并详细记录;7.2曲轴检查、调整安装质量标准:A、曲轴的主轴颈、曲轴颈等关键部位不得有机械损伤,内部缺陷的检查视甲方的要求可作无损探伤检查(如需要须抽出曲轴),主轴颈曲轴颈的直径、圆度、圆柱度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圆度、圆柱度要求(<0.03 mm),圆度为任意同横截面直径的最大差异,圆柱度为任意不同横截面的直径最大差异;B、曲轴轴承安装按照相应检修规程进行,轴承间隙0.2-0.3mm,螺栓紧固后要求螺栓伸长量为0.3-0.36mm.B、曲轴曲拐臂距差(曲臂张合度)≤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