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往复式压缩机安装方案

往复式压缩机安装方案

往复式压缩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往复式压缩机安装施工工艺过程和施工方法,本规范适用于化工、石油企业中对置式压缩机组现场组装(或整体安装)及验收。

1.2本标准与涉及到的机器技术文件,若出现规定不一致时,应按机器技术文件规定执行。

2. 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压缩机施工,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2.1.1.1机组的设备图、安装图及产品使用说明书等;2.1.1.2机组装箱清单。

2.1.1.3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安装施工方案。

2.1.2施工引用规范性文件2.1.2.1 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2.1.2.2 GB50275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1.2.3 HG20203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篇)2.1.2.4 HGJ206化工机器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2.1.2.5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1.2.6 SH3501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1.2.7 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1.2.8 HG20236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1.2.9 HG20201化工工程建设起重施工规范2.1.2.10 GB5018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1.2.11 GB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2.1.2.12 JGJ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2.2作业人员从事压缩机施工的人员,应根据所安装压缩机的类型,进行优化组合;按单位工程(二台机组)人员组合为基本见:2.3设备、材料的检查、验收、存放、保管2.3.1设备的开箱验收231.1设备开箱验收必须在由业主和监理组织的检验小组参加下共同进行。

设备开箱时,应合理选择开箱工具,注意避免损坏箱内设备。

2.3.1.2根据装箱清单核实设备零部件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附机、附件、备件、附属材料工具以及设备出厂合格证和其它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231.3检查设备外观质量,如有损伤、锈蚀、焊缝表面缺陷情况等,进行记录、拍照;对其中有质量问题的地方共同协商解决。

确认需做进一步质量检验的零、部件,应另行编制检验方案;2.3.1.4检查随机图纸、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主要材质的质量证明书等技术资料应齐全,符合合同要求。

按装配图检查各零部件的外形尺寸,焊缝质量应符合图纸及规范。

2.3.1.5设备的传动和滑动部件,在防锈油料未清除前,不得转动和滑动。

2.3.1.6对易损坏的仪表及小零件应妥善保管。

2.3.1.7开箱的技术文件应由专人保管。

2.3.1.8验收合格后,参与验收人员应共同会签验收记录,办理移交手续。

2.3.2设备的存放保管2.3.2.1设备验收合格后,应妥善存放与保管,精密机器及零部件存放在仓库。

2.3.2.2存放方式:设备和材料放存在道木架上,若存放在室外上面要盖上蓬布,对于精密设备及零件须设立专用库房摆放,将精密零部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后摆放在货架上,并挂上标签,严格禁止将其直接堆放在地面上。

对不锈钢设备和材料,根据设备和材料的材质与结构,应分开单独存放在室外或室内木板平台上,妥善保护。

2.3.2.3放置在露天的机器,必须保持完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器垫高,放置整齐;(2)宜采用临时遮盖,以保证机器不受太阳直射和雨雪的侵蚀;(3)机器及附机的进出口均应用盲板封住。

(4)定期对存放机器进行检查维护,尤其是防锈油脂超过保证期的机器。

(5)整机或散装装运到货的机器,均应保持原箱,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

2.324机器存放现场应备有相应的消防器材。

2.4主要施工机械2.5施工测量及计 '量器具2.6作业条件261对上工序的要求;261.1机组厂房土建工程全部完工,并经验收合格。

2.6.1.2厂房门窗安装完毕,以确保机组安装环境净洁。

261.3厂房行车安装完毕,并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

2.6.2现场施工应具备的条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要求,且具备以下条件:2.6.2.1施工用水、电畅通;262.2施工道路满足设备运输要求;2.6.2.3工具房、材料库和零配件货架布置;262.4消防设施按要求布置;262.5排式系统畅通;262.6固体废弃物存放点,并定期清理;3. 施工工艺3.1压缩机组组装工艺流程图3-1压缩机组组装工艺流程图3.2安装的一般规定3.2.1基础的验收处理321.1基础的验收应组织由土建施工单位、安装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参与,对基础进行验收。

3.2.1.2基础上模板应拆除干净。

混凝土基础表面应平整、无裂纹、孔洞,蜂窝、麻面和露筋等缺陷。

3.2.1.3基础上的纵横中心线、轴线、标高等应标注清晰。

3.2.1.4按随机供的机器基础图和装配图等技术资料检查基础的外形寸、纵横中心线、地脚螺栓孔的中心线与轴线的距离、地脚螺栓孔中心的距离、预埋式地脚螺栓孔的深度、锚板式地脚螺栓预埋套管的规格尺寸等。

3.2.1.5基础表面及地脚螺栓孔中的污垢、杂物、积水等应清除干净。

3.2.1.6基础检查验收完毕,如无问题,由接受单位办理交接手续,有关部门应在验收证书上共同签字认可,如有问题,应由基础施工单位进行返修整改,自检合格后再次组织验收。

3.2.2基础的处理3.2.2.1基础表面处理程序:3.222机组安装的基础处理:(1)机组安装宜采用垫铁;采用有垫铁安装时应根据机器底座结构和地脚螺栓孔的数量布置垫板, 要求如下:①每个地脚螺栓旁至少放一组。

② 负何集中的地方。

③ 机器加强筋中心处。

④ 相邻两组垫板之间的距离为 300〜700mm 。

⑤ 每组垫板不超过四块,厚的在下面,较薄的在上面,最薄的在中间,总高度不超过二次灌浆层 高度,每组允许有一对斜垫板,成对斜垫板允许错开的面积不超过该垫板面积的25%。

⑥ 垫板的材质为Q235,其规格视底座结构而定,一般长度为宽度的一倍,长度一定要超过地脚螺 栓的中心,并露出底座边 15〜20mm ,如图3-2-2-2 ( 1)所示,斜垫板的斜度为 1/20,斜垫板加工如图 3-2-2-2 (2)所示,厚度根据实际需要和材质而定。

3.223基础上垫板窝的处理 (1)按垫板布置图在基础上画好垫板位置, 采用扁铲铲磨垫板窝, 垫板与洼窝的接触面积为 75%且分布均匀,放一块垫板在洼窝里,用水平仪在垫板上检查,横向水平:w 1/1000m m,纵向水平: <2/1000 mm 。

(2)垫板窝铲好后,将基础二次灌浆层表面铲出麻面;麻点深度大于 10mm,密度为3~5个/平方分米,且基础表面不能有疏松层或有油污;(工作中应注意保护好机组基础的基准线,以便于重新画线);清除基础上的尘土和杂物,按计算的标高位置安装好垫板,待设备就位。

3.2.3基础上安装基准线的重新标定当基础上支承垫板洼窝铲制合格后,清除基础表面的杂物、油污等,用红线画出纵、横中心线、地 脚螺栓中心线,用红三角在基础侧面标出标高。

3.2.3地脚螺栓和锚板的处理首先清除锚板和地脚螺栓光杆上的油污、 铁锈等,再对光杆部分进行防腐,如说明书无规定,则对光杆部分涂防锈漆二遍,螺纹部分涂油脂。

3.3主机安装 3.3.1机身安装 3.3.1.1机身煤油试漏机身就位前应对机身进行试漏检查,检查按下列程序进行:(1) 用道木架立600〜700mm 的架子,将机身吊起坐落在道木架上,里外清理干净,并在外侧机 身涂上白垩粉。

(2)向机身注入煤油至最大油位, 8小时后,检查机身底部和侧面,观察白粉上是否有黑点,如发现有渗漏的缺陷,根据缺陷的程度,必要时通知制造厂家,商定处理方案,经报批后实施,对一般性 小问题,可底座地脚螺栓孔02—图3-2-2-2 (1)地脚螺栓与垫板配置图3-2-2-2 (2) 斜垫板加工图垫板行用尖铲铲去缺陷,充分暴露漏点大小,可采取措施处理。

处理过的机身必须再经 8 小时煤油试漏合格,然后清除外部白粉及内部脏物等,在机身上画上纵横中心线。

3.3.1.2 对于机身底部为网格结构的,安装前必须将网格空洞用水泥砂浆灌满,以保证二次灌浆的3.3.2 机身的安装找正3.3.2.1 机身就位前,将各横梁按照编号装上,不得装错。

3.3.2.2 机身就位时,调整其纵横向中心线与基础上纵横向中心线相吻合,机组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5mm ;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 5mm。

3.3.2.3 机器找正、找平时可选用 0.25kg 或 0.5kg 的手锤敲击垫铁,应无松动现象。

用 0.05mm 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及垫铁与机器底座结合面间的间隙,在垫铁同一断面处从两侧塞入的长度总和,不得超过垫铁长(宽)度的 1/3 。

3.3.2.4 卧式压缩机机身与中体的列向和轴向水平度分别在中体滑道和轴承座孔处测量。

均以两端数值为准,中间数值供参考,两者水平度偏差均不得大于 0.05mm/m 。

列向水平度倾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应高向气缸端。

轴向水平度倾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M 型机身高向电动机端。

H 型压缩机主轴系整体结构,应高向两机身的内侧轴承座孔;电动机采用双独立轴承,应高向两机身的外侧轴承座孔。

3.3.2.5 立式压缩机机身的找正及找平,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机身与中体、机身与气缸、中体与气缸的接合平面上进行测量;(2) 对于多级气缸、气缸与机身铸为一体的机组,可在气缸与气缸的接合平面上进行测量;(3) 机身的纵向及横向水平度偏差均不得大于 0.05mm/m。

3.3.2.6 对于分别位于电动机二侧的机身的找正及找平,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先找正、找平电动机;(2) 以电动机为基准,分别找正二侧机身。

但机身的轴向水平度倾向,应高向两机身的外侧轴承座孔。

其径向位移应不大于 0.03 毫米;轴向倾斜应不大于 0.05 毫米 /米。

3.3.2.7 多列压缩机各列轴线的平行度偏差不得大于 0.10mm/m 。

3.3.2.8 拧紧地脚螺栓时,机身水平度及各横梁与机身配合的松紧程度不应发生变化,螺栓螺纹露出螺母的长度,并不大于 1.5 个螺距。

3.3.3 主轴与轴承的安装3.3.3.1 主轴与轴瓦的检查:(1)用煤油(或其他清洗剂)对主轴颈进行清洗,油孔用压缩空气吹净,用3〜5倍放大镜子检查轴颈应无裂纹,划痕等其它缺陷。

( 2) 按零件图尺寸及公差要求,用外径千分尺检查轴颈其尺寸,应在图纸公差范围内,并测主轴颈的椭圆度,应在公差范围内。

( 3) 检查轴瓦,将轴瓦用煤油,或汽油洗净,用压缩空气吹净,用3〜 5 倍的放大镜观察表面是否有裂纹、夹渣、斑痕等。

再将轴瓦放入煤油中浸泡 30 分钟〜 1 小时,然后取出用布擦净,再用白粉沿瓦四周结合缝处均匀涂刷一层,半小时后检查结合面处是否有煤油渗出,对有煤油渗出者,白粉变黑,应根据渗漏情况进行处理。

相关主题